重慶經貿職業學院教務處 郝位軍
目前由于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特別是那種較為傳統的重視理論、輕視實驗;重視學識、輕視實踐的教學方式,都已不再適應當前教育的需求?,F在,高等教育所面臨的重要問題就是怎樣培養在校學生的創新動手能力以及對其進行創新與素質教育。然而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正為其提供了條件,計算機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就算是對于一些抽象的化學物理等概念以及實驗過程,計算機技術都能使一些宏觀現象變為微觀化、微觀現象變為宏觀化。
多媒體教學技術是以計算機為核心從而進行的教育方面活動,使用多媒體計算機技術來控制和處理文字編輯、語言種類、符號變化、聲音大小、圖形圖像生成等等多媒體信息。這樣將多媒體之間的每一個要素都進行有機互相結合,使其在熒光屏幕上呈現,最終可以完成系統化的人與機器交互地操作。例如在高等教育教學過程當中,很多教學的計算機輔助性軟件或者多媒體庫會常常應用于老師課堂講解中,可以為較為形象的演示物理化學等學科教育中一些令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或者是在現實生活中不容易實現的現象,通常老師就會利用多媒體等多種教學軟件或者是在計算機外接傳感器以編輯與演示自己的教學文稿或一些難以理解的實驗現象,有益于說明講解,更好的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學到的知識[1]。可是在這一環節中學生也只是看書、聽講,并沒親自實際操作,所以,學習仍很被動。我國以前傳統的教學方式一直是教師講課學生聽的傳授式教學,學生一直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中。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忽略了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心理產生的變化,雖然對傳授系統的知識擁有良好的效果,但是其在培養學生學習創新能力等有所缺陷。
所以,在各學科的教學當中更多運用多媒體技術,更好的使各個學科和多媒體技術相互結合,將信息技術、方法、資源等都融入到各學科內容中去,從而改變了傳統的方法,從而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真正轉化成為知識形式的建構者和信息運用的主體,而不是客觀性被動接受。應用多媒體計算機技術更有益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以及體現出學習的主體。另外可以突出難點與重點,使教學效果得到提高。比如在高等教育中的理科試驗,少數具有危險性又不宜觀察,又或沒有辦法去操作的實驗,我們都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來進行模擬與演示試驗,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比價認真細致地研究與觀察以獲得感性的認識并且可以觀察實驗的現象以及細節,還有其操作的方式和過程。
隨著當前計算機互聯網的技術的快速發展,校園網絡化建設也一步步深入到高等院校。由于建立了校園網,便于進行學校的管理工作。學校的教學以及行政等部門都能通過校園網絡發布教學計劃和會議通知,另外也可以利用校園網絡傾聽優秀教師與學生對學校提出管理工作方面的意見。讓學校的管理更加具有效透明化,更有益于學校建設工作和網絡技術的發展為傳遞信息提供給予更加廣闊的空間,當前高等教育學校中主要擁有校園網和因特網兩種校園網路。其作用表現為以下幾點:
1.改變環境,將之前傳統的教室教學的環境變化為網絡環境,則有益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
2.師生角色之間互相轉變。使用網絡技術教學由傳統的教授學方式變化為以學生學習為主要目的的教學方式,而老師在整個的教學過程當中起到指導、組織、促進等作用,再主要利用的整個環境要素,要求學生盡可能發揮其積極創造性精神。然后計算機具有的網絡特性對于培養其合作精神并且促進較高的認知能力提供了條件;網絡特性和超文本特性互相結合有益于培養創新的精神以及促進信息不斷發展發現式的學習。
計算機技術輔助性教學改變了之前以灌輸知識為主的教學方式,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它重點鍛煉了學生動手能力,使學生能夠在實際的語境中較為輕松簡單地學習各門學科。它生動且感染力很強,不僅很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關鍵還能夠打破空間和時間的限制,讓學生更加清楚地觀察到事物發展的整個過程,由靜變動,由縈變簡,由虛變實,使要學習的知識變趣味化,抽象的轉化為形象化,道理由深奧變為簡單化,這樣更有益于學生對知識加以理解和吸收。所以,計算機技術能夠全面提高學生的創新和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2]。
1.計算機技術在高等教育過程當中應用,內容生動多彩,可以更好地體現出一些化學物理思想和實驗方法。
2.計算機技術在其他各專業各學科的教學中,根據教材里的內容與學生學習的特點,把計算機和傳統的教學方法互相結合補充,從而達到最理想的教學效果。
3.學生通過使用計算機技術,從里面獲取到內容信息、數據等,激發自身學習興趣,活躍大腦思維,然后互相分析探討、學習和交流,更好地把計算機和課程融為一體,然后得出結果。
4.計算機和多媒體技術課件具有生動、新穎等形象,能給學生留下較深刻的印象。
計算機技術在高等教育應用中當具有控制較為簡單,直觀性比較強,信息儲存量大,目標明確等特點,它的優勢主要在于計算機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教學輔助方式,它是一種嶄新的教學方式,馬克思主義哲學告知我們:內容決定了形式,形式又為內容而服務。所以,我們應當依據教學的內容來確定是否需要使用多媒體技術,至于什么時候使用,使用時間的多少,使用目的是什么,這要求教師要積極發揮自身主導作用,掌握好教學的節奏,接著再根據學生反饋的建議作出及時的改進。這樣才能做好計算機技術輔助性教學,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3]。另外在多媒體的課件制作上面,一方面不僅要考慮優化設計教學的內容,突出它的重點;另一方面還要在表現的形式上也需要符合學生的認知,一定要恰到好處地選用文字處理、圖片錄像等。通過以上內容來分析計算機技術在高等教育中的教學優勢:
1.多媒體課件將引入教學課堂,這樣不僅能優化教師教學的環境,而且還可以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發揮學生學習熱情和興趣;
2.計算機技術輔助教學有利于突破教育難點,能夠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掌握好各種知識;
3.計算機技術可以增加各種專業學科課堂的容量、增加信息量、充實教學的內容,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再充分利用計算機存儲的功能,老師可以在多媒體屏幕上展示和演示需要講解的內容信息,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開拓視野,更好迪幫助學生理解并掌握各門學科的知識。
一切事物都有兩面性,當然計算機技術也不例外。雖然在我國的高等教育中,計算機技術方面的應用已經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高,但是若只重視多媒體課件的開發,而不重視計算機教育理論以及新的教學方式的研究,應用能力也不能相對提高。計算機對于許多老師來說還是一個新事物,很多人對計算機技術應用并不熟悉,所以,也要加強他們對計算機技術的培訓。
參閱文獻
[1]曾方本.外語多媒體課件設計的圖形——背景論[J].遠程教育雜志,2009,03.
[2]陸漢權.大學計算機基礎教程[M].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
[3]彭亦學.論現代教育技術在大學物理教育中的應用[J].教師,2008,9.
[4]謝延紅.開放式Linux實驗教學平臺設計與實現[J].現代教育技術,2010(1).
[5]文東戈,王旭.Linux操作系統原理實驗教學平臺的設計與應用[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8,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