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海榮,譚家華,李小山,李春雷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基礎醫學系,重慶 404120)
淺談我校機能實驗學教學體系的建設與改革
付海榮,譚家華,李小山,李春雷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茖W校基礎醫學系,重慶 404120)
醫學實驗課教學是保證和提高醫學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環節和必要手段,對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創新意識、科學思維方法和嚴謹的科學態度至關重要。在前人機能實驗教學改革取得的成績的基礎上結合學?,F狀及改革中面臨的一些問題進行探討,旨在探索出更加科學實用的機能實驗學教學模式。
醫學機能實驗;實驗教學;教學改革
醫學機能實驗學是將生理學、病理生理學、藥理學內容有機融合在一起,以基礎與臨床的密切結合為指導,從整體觀出發,以人才培養目標為出發點而形成的一個新的綜合性實驗課程體系。它既避免了實驗內容的重復、資源的浪費,又有利于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創新能力,是實驗教學改革的產物,也是時代發展的需求??梢姍C能實驗室是高等醫學院校開展教學、科研的重要基地,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重要場所[1]。機能實驗室建設已成為基礎醫學迫在眉睫的改革內容,以便更好的優化教學配置、實現資源共享、提高教學質量,并能充分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隨著當代醫學教育的迅速發展,新的學科不斷涌現,學科間的聯系日益緊密,新的理論和技術不斷誕生,社會對醫藥衛生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實驗教學是培養21世紀高素質醫學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推行素質教育的關鍵[2]。機能實驗學打破了學科的界限,將生理學、病理生理學和藥理學的知識相互融合,將正常的生理活動、異常的病理模型、藥物的作用有機結合起來,通過綜合實驗,一方面實現了資源共享,提高了教學效率;另一方面學生活躍了思維、提高了學習興趣,在鞏固和掌握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培養了其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創新意識和科研能力,為今后的學習與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梢姡瑱C能實驗室的建立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實踐能力等方面發揮著獨特的作用。
此外,傳統的實驗教學中存在很多不足,如以前教學工作大多以各教研室為單位,各管一方,致使部分內容重復和不必要的教學資源浪費;有些實驗方法陳舊,不能緊密聯系臨床實際;大多數實驗屬于驗證性實驗,,缺乏學科間教學內容的相互融合與滲透,即不利于學生對知識進行系統的全面的理解,也不利于綜合素質和能力培養。所以建立一個標準的機能實驗室是醫學院校必不可少的一項工作。
2.1優化實驗設備,改善實驗條件
機能實驗大多為綜合性實驗,步驟復雜,對實驗設備的要求也較高,以前一些陳舊的設備已經不能滿足現有實驗的需求。如恒溫水浴箱,以前的恒溫水浴箱需要人工調節溫度,精確度和穩定性都較差?,F代的電子恒溫水浴箱,操作簡單,精確度和穩定性都很好,大大提高了實驗的成功率。還有如在失血性休克實驗中微循環的觀察,以前只能在顯微鏡下觀察,不利于教師的示教講解也不利于學生觀察整體圖像及動態效果。BI-2000A微循環觀測實驗系統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通過放大系統,可以在電腦屏幕上看到清晰的圖像,方便學生操作,在監視生理信號變化的同時,觀測微循環的動態變化。還可以進行免疫組化分析、動態圖像分析、形態分析、靜態圖像處理分析等多項操作,可以滿足教學科研的雙重需求。此外由于學生數量較多,雖然是小班教學,但在示教時還會出現學生不便觀察和學習的現象,計算機輔助教學就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法。利用多媒體播放實驗視頻,或用BL_420V生物機能實驗同步演示系統把示教內容呈現在屏幕上,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看得很清楚,而且可以同屏展示生物體和生理信號同步變化過程。
2.2優化實驗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
機能實驗是綜合性很強的實驗,而且根據各個學校的實際情況不同,應該制定符合本校情況的教學大綱和實驗指導。在師資和經費水平較高、學生基礎較好的學校在基礎實驗和綜合實驗之外可以開設探索性實驗;在一般的學校應當以基礎實驗和綜合實驗為主,以探索性實驗為補充。如把機能實驗常用儀器使用、常用實驗動物相關的知識、常用手術器械的使用方法等作為基礎實驗;把以前“三理”的實驗進行合理的融合作為綜合實驗,如:生理學的尿生理實驗,病理生理學的腎衰實驗和藥理的利尿藥實驗合并為尿生成—腎衰—利尿藥實驗。同類型者還有藥物對血壓的影響、血壓的生理調節、心功能—心衰—強心藥物實驗、微循環—休克—抗休克藥物實驗等;探索性實驗是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現有的知識,通過資料查詢自行設計實驗并寫出論文。這樣的改革使學生在掌握基本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鍛煉了動手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創新的意識,體現了培養“基礎扎實、知識面廣、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二十一世紀醫學人才培養目標。
此外,在完善教學內容的同時離不開教學手段的改革。PBL教學法非常適合機能實驗學的教學。通過預習—提問—討論—總結的教學方式,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可以從不同角度來觀察、分析、解決問題,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積極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討論,不但鍛煉了表達能力,對知識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和全面。
2.3改進實驗形式
在常規的實驗課之外,設置專門的開放實驗室:實驗室開放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其主動學習、創新意識和提高動手能力的重要舉措。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做不同的實驗,真正實現了個性化教育,體現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在實驗中,從實驗器具的洗滌、試劑的配制、實驗的操作與觀察等過程和實驗結果的分析,都由學生獨立完成,如果遇到不懂的問題,可以相互討論或上網查詢或請教老師。不但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獨立工作的能力及初步科研的能力,而且對于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作風及鍥而不舍、不畏艱險、頑強拼搏的科學精神發揮了重要作用。
虛擬實驗的開設:虛擬實驗室系統可以模擬許多機能學實驗,是機能實驗學的一個有益的補充。在這里,學生可以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對知識進行預習、熟悉和強化,極大程度提高了學習興趣。尤其對于一些操作較復雜,技能要求高,一般很難完成的實驗,虛擬實驗起到示范作用,增加了實驗的成功率,又可避免學生出現因為操作失誤或時間不夠不能完成實驗所帶來的遺憾。如有時在操作過程中由于某種原因實驗兔子死了,下面的實驗無法進行,重新做時間又不夠,除了和其它組共同繼續完成實驗外還可以選擇虛擬實驗。此外,虛擬實驗室的建立可以有效緩解很多高校在經費、場地、器材、時間等方面的矛盾和壓力[3]。
醫學機能實驗學教學改革有著它自身不可替代的優點,但在具體實施時也存在一些尚待解決的問題。
3.1課程整合以后的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脫節問題
機能實驗學雖然整合了“三理”課程的實驗內容,但理論知識還是分開上的,由各個教研室獨立完成,而且實驗內容大多為綜合性實驗,同時涉及生理、藥理和病理生理三大學科的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術,經常會遇到實驗內容與理論學習不同步的現象。如果學生課前沒有好好預習,不能很好的將三門課程的知識融會貫通,實驗就很難開展,更別說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應用了,根本起不到實驗課應有的作用。此外,由于病理生理學和藥理學與臨床知識關系密切,學生沒有學過專業課程也沒有接觸臨床,即使按要求完成了實驗,也不能系統地、全面地掌握相關知識。
3.2機能實驗的管理模式問題
在很多高校的實驗改革過程中,雖然機能實驗學作為一門獨立的課程存在,但由于是個純實驗的課程,所以沒有專門的帶教老師,教學工作常常是根據實驗內容的側重學科不同而由相應的教研室安排完成,而且多數都是年輕教師。年輕教師由于經驗匱乏、操作技能不夠嫻熟、理論知識相對局限等都會影響到實驗課的教學效果。此外,由于實驗教師的不穩定性,一方面不利于教學的統一管理和協調;另一方面,教師在指導學生實驗操作技能上難以做到規范統一,常常出現對于同一種操作,不同的老師有不同的說法,如移液管的正確操作、解剖家兔過程中的一些操作技術等;再者,實驗教師的不斷更換,老師很難掌握班級學生的整體情況,不能很好地做到因材施教;學生也要花費時間和精力不斷地適應新老師,大大影響了學習的興趣,教與學不能很好的配合必然影響學習效果。
3.3課時較少與實驗內容較多的矛盾
因為機能實驗大多是綜合性實驗,還有設計實驗,每次實驗內容比較多,難度比較大,操作比較復雜,很難在2~3個學時內完成,常常遇到的現象是下課鈴響了,可很多同學實驗還沒做完,既不能達到實驗目的,也不能完成實驗報告,而且也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由于同一個機能實驗在由3門課教師的教學計劃中都存在,但實驗帶教并不是三人同時進行,故存在學科間課時難以核算問題。如神經體液因素和藥物對血壓的影響等綜合實驗均出現上述問題。
此外,還存在實驗教師工作量加大的問題。因為機能實驗具有綜合性創新性的特點,所以對實驗教師理論知識、操作技能、管理協調等各方面的要求有所提高,需要他們對生理學、病理生理學、藥理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都要掌握。因為當學生在做實驗過程中,常會出現一些不可預測的現象或結果,實驗教師要能合理解釋。如在用BL生物信號采集系統做兔減壓神經放電及藥物對放電的影響實驗時,常常出現異常波形或看不到預期的波形,實驗老師要能夠及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即使最終不能做出理想的實驗結果,對現有的結果要能分析出原因。再有,因為是小班教學,同一個實驗要重復上很多次,無形中增加了很多工作。超負荷工作必然會影響工作的質量,進而影響教學質量。
總之,機能實驗學是基礎醫學的核心課程,機能實驗室是實施素質教育、創新教育、培養高素質醫學人才的基地,機能實驗學改革是適應現代基礎醫學教育迅速發展的重要環節。雖然現在機能實驗教學改革已有了很大進展,但存在的許多問題需要我們進一步思考和探索,還需要我們不斷發現問題并解決,找出一條更適合現代醫學教育模式、更好的實現資源共享、更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的途徑。
[1]張琦.淺談高職高專醫學機能實驗學的教學改革[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11):43-44.
[2]傅小達,林忠文,韋紅華,等.建設高職高?!叭悇e、四模塊”醫學機能實驗學課程體系的實踐[J].西北醫學教育,2007,15(1):67-68.
[3]王冬梅,田余祥.醫學院校機能學實驗教學現狀分析與發展思路[M].實驗室科學,2009 (3):46-48.
[編輯] 一 凡
10.3969/j.issn.1673-1409(R).2012.02.027
R3;G642.0
A
1673-1409(2012)02-R051-03
2011-11-28
付海榮(1979-),女,四川三臺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生物化學教學與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