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 爽 (湖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湖北 荊州 434020)
佘小偉 (長江大學臨床醫學院 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口腔科,湖北 荊州 434000)
石劭紅 (湖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湖北 荊州 434020)
多媒體課件配合PBL教學法在口腔修復教學中的應用
盧 爽 (湖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湖北 荊州 434020)
佘小偉 (長江大學臨床醫學院 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口腔科,湖北 荊州 434000)
石劭紅 (湖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湖北 荊州 434020)
多媒體課件在口腔修復教學中能夠很直觀形象的表達教師授課的內容;但是對于學生初次接觸口腔修復知識理解不夠透切,或存在一些誤解。通過多媒體課件授課結合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臨床實踐中提出問題,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調動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們臨床實踐操作能力。
多媒體教學;PBL教學法;口腔修復學
口腔修復學是一門理論及實踐性很強的學科。 目前,多數大專院校的口腔修復教學中采用多媒體課件講學,逐步取代了傳統教學方法。由于教學資源豐富,內容形象生動,授課信息量大等諸多優點,提高了教師授課質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單純從多媒體課件去直觀的了解授課內容,對于初學口腔修復的學生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在口腔修復理論授課過程中加入了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學方法,通過PBL課程的學習,進一步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并解決理論學習中存在的疑惑,逐漸提高學生臨床實踐操作技能。
1.1教學設計
通過多媒體視聽教材授課,讓學生對授課的內容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再圍繞如下兩點進行教學設計:①通過PBL課程學習,將授課內容緊密與臨床相結合,對臨床實際問題通過所學知識,設計出合理的修復治療計劃。②對理論課程學習中,遇到疑惑的問題,或者在臨床修復工作中仍未能解答的問題,通過查閱資料,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共同探討,最后再由帶教老師引導大家,得出一個明確合理的解答。
1.2受教對象與教材選用
我校口腔修復教學2010級學生30人,男生16人,女生14人;接受多媒體授課配合PBL課程學習的教學模式。 教材選用全國高職高專衛生部規劃教材《口腔修復學》第2版,第4章第2節金屬烤瓷牙的預備。
1.3教學方法
通過多媒體課件教授該章節內容,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向學生講授在金屬烤瓷牙的預備過程中的要求、細節以及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并在授課環節中,以視頻的方式為學生播放金屬烤瓷牙預備的整個流程;然后進入PBL課程學習流程:所有學生進入臨床實習,隨機分成5組,由帶教老師通過臨床病例向學生提出與臨床密切相關的問題,由每組組長組織該組學員查閱資料,自主學習,然后進行小組討論,最后每組成員隨機抽取若干名同學在課堂上進行答辯式的報告,老師在此過程中可以起引導作用,直至學生能夠正確的解答提出的問題。
1.4教學評估
通過匿名問卷調查,主要包括對該授課模式的接受度、是否利于激發學生對課程的興趣、對課程內容的理解程度、對金屬烤瓷牙預備的掌握等。
教學評估結果顯示,學生們對該授課模式反映良好,具體評價情況見表1。

表1 學生對多媒體課件配合PBL教學法的評估 %
口腔修復學的教學,單純的傳統授課模式以及多媒體講學,主要以教師為主,單向的向學生傳輸科學知識,學生只能被動接納,其學習主觀能動性很難發揮。因此,口腔修復學的教學方式有必要改進和完善。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教學法是“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法,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導向,以病例為先導,以問題為基礎,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法[1]。它是由美國精神病教授Barrow 1969年在加拿大麥克馬斯大學提的一種課程模式。1993年在愛丁堡世界醫學教育高峰會議中得到推薦,目前已成為國際上流行的教學方法[2]。筆者通過多媒體授課與PBL課程學習相結合,通過教學評估發現兩者相得益彰,很好地提升了教學效果。
3.1多媒體教學的特點
多媒體技術是指用文字、圖形、聲音、視頻等信息載體,通過計算機的處理和控制來表達某些信息的一種計算機應用技術[3]。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給傳統的黑板+粉筆+教案的授課模式帶來了新的活力,使得原本抽象枯燥、難以理解記憶的口腔修復學更直觀明了的被學生理解掌握。多媒體授課模式的特點具體體現在:①課件內容更加直觀形象化,最大限度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在講授金屬烤瓷牙的預備過程中,通過文字、圖片以及視頻的形式,使得原本抽象的制作流程,更加形象的展現給學生。②教學資源豐富,操作方便,提高了授課效率。采用傳統的板書式、掛圖式教學方法很難達到教學目的,而多媒體教學完美地解決了這一問題[4]。多媒體技術圖像質量更加優秀,信息量更加廣泛,多媒體課件的電子化操作使得課件的講授更加方便靈活,讓老師有更多的精力投入講述授課內容,部分課堂時間留給學生提問,活躍課堂氛圍。③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學習,多媒體將文本、圖片、視頻、聲音等信息有機結合,給學生多感官刺激,靈活交互的界面,使教學以生動、靈活、形象的方式進行,而且這種方式素材廣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趣味性強,易于記憶和運用,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5]。但是,在多媒體授課的過程中仍是老師為主導,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缺乏主觀能動性;其次多媒體課件的制作也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它不是教學內容的簡單堆積,大段的文字使畫面顯得呆板且重點不突出,使學生抓不住重點,畫面對象不要設置太多太花哨,這樣顯得雜亂無章,缺乏藝術性;同時注意把握多媒體課件制作效果,一個好的課件應遵循實用性、生動性、美觀性的原則,給人以賞心悅目的感覺等。因此,只有很好的應用多媒體技術,才能將授課內容提升一個層次。
3.2PBL教學的特點
PBL教學法作為一種自主學習模式,把學習設置于復雜、有意義的問題情景中,通過實踐解決問題,學習隱含于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培養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能力[6]。其特點鮮明主要體現在:①能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口腔修復學內容繁多,理論枯燥,設計復雜、操作難,如何讓口腔醫學生全面快速掌握各種修復理論知識和臨床技能,老師刻板的灌輸理論知識,學生接受起來恐怕就是半推半就;而PBL教學模式,學生結合臨床實際病例,從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這樣就拓寬了思路,增強了記憶,鞏固了理論知識。②提高了學生學習主動性,以及自學能力。在PBL教學中,學生通過查閱資料,解決臨床病例中遇到的問題,開拓了視野,增長了知識,讓學生養成了自覺學習,學會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在探索過程中發現新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和主動性。③增強了與人交流、溝通的能力。在臨床實踐中,面對患者沒有一個良好的溝通技巧,即使醫術再高都可能導致醫療工作無法進行,甚至引起不必要的醫療糾紛。因此培養醫學生的與人交流、溝通的能力也是大專院校必須重視的一門學科。④能夠養成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在PBL課程學習過程中,學生們對提出的問題相互配合,共同查閱資料,每個人都能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觀點,最終獲得解決問題的正確答案,充分體現了團隊的合作精神。PBL以其鮮明的特點,不論是在課堂的授課理解程度、學生的學習興趣等方面都有明顯的提高。從本次調查可以看出,很大部分學生對該授課模式給予很高的評價,但是我們也不難發現,仍有部分同學持懷疑或者否定態度。這主要體現在PBL課程學習在查閱資料,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需要大量時間,這對于專業課緊張的學生,其開展恐怕很難實現;其次PBL教學最重要的教學大綱及病例編寫、問題設計等都需要有PBL教學法經驗豐富的老師,因此對其推廣,需要學校組織培訓。
3.3多媒體與PBL配合的授課模式
口腔修復學的教學模式是我們每一位教學工作者都在探索的問題,其宗旨是進一步提高老師授課質量以及學生的接受知識的能力。多媒體授課與PBL教學法兩者相互配合的授課模式,一方面打破了老師主導,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的呆板模式,通過不同感官效果,使得課堂講授,更加生動,形象,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種信息、圖文、動畫、影像相互補充,反復刺激的作用,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其次有了扎實的課堂理論,再緊密結合臨床,就顯得游刃有余,那么對于臨床實際遇到的問題,或許課堂上沒有講授到,通過學生的查閱資料,共同討論,找到一個正確合理的答案。這樣讓學習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很好的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動性,提高了他們的臨床操作技能。因此,兩種教學模式相互結合,揚長避短,更好地提升了口腔修復學的教學效果。
[1]Newman M J. Problem-based learning:an introduction and overview of the key feature of approach[J].J Vet Med Educ,2005,32(1):12-30.
[2]安桂珍,劉佩梅,吳增強.初試“PBL”教學法[J].天津醫科大學學報,2003(增刊):223.
[3]劉敏,駱孔華,王頻.多媒體在口腔修復學教學中的應用體會[J].瀘州醫學院學報,2005,28(6):572-573.
[4]劉呈勝.多媒體課件在口腔修復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07,21(1):46-48.
[5]張萍.多媒體技術在醫藥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成人教育,2005(10):19-80.
[6]馮青,毛艷,李幸紅,等.PBL教學法在口腔修復教學中的嘗試與思考[J]. 醫學教育探索,2008,7(12):1291-1293.
[編輯] 一 凡
10.3969/j.issn.1673-1409(R).2012.02.026
R782;G424.2
A
1673-1409(2012)02-R048-03
2011-11-27
盧爽(1982-),女,湖北十堰人,講師,主要從事口腔醫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