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何偉 張俊義
乳腺癌是一種嚴重影響婦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近年來發病率明顯上升,并且日趨年輕化。彩色多普勒超聲顯像檢查可清晰了解乳腺組織形態、邊界、有無腫物、大小、形態、性質(囊性或實性)等情況,為乳腺癌診斷提供比較可靠的依據。本文對60例超聲診斷乳腺癌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探討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對乳腺癌的診斷價值。
1.1 一般資料 本組60例,均為女性,年齡26~68歲,平均41歲。全部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并經手術病理證實。
1.2 方法 使用Philips HDI5000和Philips iU22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線性高頻探頭,探頭頻率為7-12MHz。患者取仰臥位及雙側臥位,上臂上舉,充分暴露雙側乳房,對內外上下4個象限及腋窩進行直接掃查,二維超聲圖像觀察病灶的位置、大小形態、邊界、內部回聲、后方有無衰減、腫塊的縱橫比及內部有無微小鈣化灶并記錄腋窩有無淋巴結轉移;再觀察彩色多普勒血流分布情況,按Adier方法對血流信號進行分級[1]:0級:病灶內未見血流信號;Ⅰ級:少量血流,可見1~2處點狀血流信號,管徑小于1mm;Ⅱ級:中量血流,可見一條主要血管,長度超過腫塊半徑,或幾條小血管;Ⅲ級:豐富血流,可見4條以上血管,或血管交織成網狀。
超聲診斷60例乳腺癌患者經手術病理證實有54例為乳腺癌,診斷準確率為90%;誤診6例,其中3例為增生結節,2例為纖維腺瘤,1例為炎性包塊。
2.1 二維聲像圖特征 均為低回聲,邊界不規整、呈蟹足狀、毛刺狀、小分葉狀48例,占88.9%,邊緣尚清晰6例,占11.1%;病變后方回聲衰減32例,占59.3%;病變縱橫比大于1者35例,占64.8%;內部見微小鈣化灶者25例,占46.3%;腋窩淋巴結轉移者29例,占53.7%。
2.2 腫塊位置 位于外上象限40例,占74.1%,外下象限8例,占14.8%,內下象限4例,占7.4%,內上象限2例,占3.7%。
2.3 彩色多普勒情況 所有病例均檢出血流信號,Ⅱ~Ⅲ級41例,占75.9%,0~Ⅰ級13例,占24.1%,RI值大于0.7為35例,占64.8%。
2.4 病理類型 浸潤性導管癌40例(74.1%),浸潤性小葉癌5例(9.3%),導管內乳頭狀癌5例(9.3%),原位癌2例(3.7%),硬癌2例(3.7%)。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工作和生活的觀念也在改變,越來越多的女性將重心由家庭轉移到工作上。但由于女性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性,以及緊張的工作節奏,一些婦科腫瘤已經成為威脅女性健康的重要原因。其中乳腺癌是近幾年導致女性死亡的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具有極高的致死和致殘率。關于乳腺癌的診斷和治療的研究已成為近來的社會關注熱點。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是近幾年臨床廣泛使用的檢查手段。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從多方面提供診斷依據,比如檢測組織的血液供應情況,血流動力學情況,及組織的二維聲像圖。而血液供應,血流動力學指標,和組織的形態學特點往往是診斷是否為腫瘤,及腫瘤的惡性度的金指標。首先彩色多普勒超聲能多方位,多層次對腫塊中血流進行檢測。腫瘤在彩色多普勒超聲上往往反映有豐富的血流,血流速度較正常組織快,而且腫瘤的惡性程度與血流量大小和血流速度快慢呈一定比例。除此之外惡性乳腺癌在二維聲像圖上還表現為形態的不規則性,腫塊邊界往往因為癌組織的浸潤和大量纖維組織的生長而不清晰。腫塊內能檢測出大量細小鈣化灶,這是由于惡性腫瘤組織內細胞大量壞死,之后鈣鹽沉積填充形成,鈣化灶越多,意味著腫瘤內壞死的細胞越多,并且預示腫瘤的惡性程度也越高。
乳腺癌是乳腺導管上皮及末梢導管上皮發生的惡性腫瘤。早期常無任何癥狀,常偶然發現,最初表現為一側乳房無痛性腫塊,腫瘤逐漸長大時,可侵入筋膜或庫帕韌帶,出現皮膚凹陷、橘皮樣外觀及乳頭內陷[2]。乳腺癌典型超聲表現為腫瘤形態不規則、邊緣呈毛刺狀,內部多呈低回聲,后方回聲衰減,部分可見微小鈣化灶,腫瘤縱橫徑比值>1;內部血流信號豐富,腫瘤內部動脈血流的RI值>0.70[3]。二維超聲有時很難檢出乳癌病灶中的微小鈣化,本組檢出率約為46.3%,也難以發現小于1.0cm的乳腺癌。后方回聲衰減病例在本組中占59.3%,許多乳癌腫塊后方回聲并不衰減,一部分纖維腺瘤也可以出現后方回聲衰減,本組就有2例后方伴明顯聲衰減的纖維腺瘤誤診為乳腺癌。由于癌細胞能生成血管生成因子,刺激周圍及內部新生毛細血管生長,彩色多普勒表現為腫塊內部及周圍可檢出較豐富的彩色血流,甚而可見腫塊內粗大的穿支血管,頻譜多普勒為高速低阻型,有資料表明,以RI>0.7作為惡性腫瘤特征,具有較理想的鑒別診斷價值[4](本組血流檢出率100%,RI值大于0.7占64.8%)。
綜上所述,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能較準確判斷乳腺腫塊位置、形態、邊界、內部有無微小鈣化、后方有無聲衰減、有無腋窩淋巴結腫大及腫塊血流分布情況。超聲檢查方便、無創、安全、無輻射,對乳腺癌的明確診斷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對于影像學特征不典型的乳腺癌,可超聲引導下乳腺腫塊穿刺活檢。近年來,隨著超高頻探頭,高分辨力超聲儀器及超聲造影劑的應用,三維超聲成像,實時剪切波彈性成像等新技術的應用,明顯提高了診斷乳腺癌的準確性。
[1]鄧敏君,馮寧娜.彩色多普勒超聲在乳腺癌診斷中的價值[J].當代醫學,2011,17(7):94-95.
[2]周永昌,郭萬學.超聲醫學[M].4版.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3:395-405.
[3]周永昌,郭萬學.超聲醫學[M].4版.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4: 401-410.
[4]燕山,詹維新.淺表器官超聲診斷[M].南京:東南大學出社,2005:196-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