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冬香 蔣松琴
糖尿病足(diabeticfoot,DF)于1956年由Oakley首先提出,是糖尿病(DM)的嚴重慢性并發癥之一。1972年Callerall再次明確其定義:糖尿病患者因神經病變而失去感覺或因缺血失去活動能力、合并感染所致的足部疾患[1]。隨著糖尿病發病率的增加,糖尿病足群體也在逐漸擴大,甚至達糖尿病患者的49.5%。2008年1月(2011年9月,我科共收治糖尿病足患者17例,利用負壓封閉引流(vacuum sealing dvainage,VSD)技術及二期閉合創面的方法進行治療,效果良好。在對該組病人實施護理的過程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現總結報告如下。
本組17例,男13例,女4例。年齡48~82歲。17例患者中,治愈4例,好轉12例,1例效果不理想,總有效率94.12%。
2.1 術前護理
2.1.1 心理護理 糖尿病本身是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足部潰瘍遷延不愈又給患者造成更大的心理壓力,極易產生焦慮、恐懼的心理。因此,護理人員要從多方面給予關心、照顧,多巡視并耐心細致地與其交談,了解患者的需求。對糖尿病足患者術前的心理護理應針對疾病的輕重、年齡、性別、文化程度不同,分別給予疾病知識的宣教和心理疏導,耐心地勸慰、啟發,講解糖尿病足的病因病理,自檢自查方法,飲食療法,藥物療法等,以有效的控制血糖。以親近、體貼的工作方式,使患者產生依賴,安全感及戰勝疾病的信心。說服家屬要理解患者的心理,合理安排飲食,加強營養,使他們感到家庭和親人的溫暖。配合醫務人員做好患者的護理工作。經常與病人及家屬交流,逐漸將糖尿病足和VSD的優點及相關知識灌輸給病人。給予患者明確有效的信息,從而建立良好的護患信任關系。另一方面,可以讓治療效果較好的患者現身說法,使患者得到心理安慰。
2.1.2 一般護理
2.1.2.1 飲食護理 飲食是糖尿病治療的基礎。根據患者的身高、體重來計算每日所需總熱量,然后按照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占全天總熱量的百分比計算每種營養成分的攝入量,多食血糖指數低的玉米面,蕎麥面等粗糧,以及含水分多的葉莖類蔬菜、瓜果。同時強調吸煙、酗酒的危害性,大量吸煙容易導致尼古丁中毒,血管收縮,引起動脈硬化,長期飲酒對肝臟功能損害嚴重。因此,應勸導病人戒煙戒酒。
2.1.2.2 尿糖血糖監測 根據醫囑按時監測,使血糖控制在7.0mmol/l內為最佳。并教育病人自我監測的重要性及方法,讓病人親自示范并給予指導,直到病人掌握為止。
2.1.2.3 降糖藥應用 介紹口服降糖藥的分類、作用、服用時間及副作用的觀察等。需要胰島素注射的病人應注意劑量、部位、時間,示范并教會病人注射方法,介紹注意事項及儲存要求。
2.1.2.4 合理使用抗生素 對糖尿病足潰瘍的分泌物進行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應用敏感藥物行靜脈和局部換藥,以最短的時間控制感染為手術創造條件。
2.1.2.5 一般護理 訓練臥床排便,協助病人擦澡更衣,保證充足睡眠,做好皮膚準備。做好藥物敏感試驗,按時測量體溫、脈搏、血糖,佩戴手術識別帶,術晨排空大小便。
2.2 術后護理
2.2.1 基礎護理 術后6小時去枕平臥,監測血壓、脈搏、呼吸、血氧飽和度等,按時監測血糖,遵醫囑注射胰島素。每2~3h翻身一次,側臥時間以15~30min為宜,預防壓瘡的同時利于引流液的排出。翻身時由護士協助,動作應輕穩,鼓勵病人術后6h后開始臥床活動,做深呼吸,雙手上舉,擴胸運動,有效咳嗽,咳痰,有利于肺部活動,排出分泌物。順時針方向按摩腹部,促進腸蠕動,防止發生腹脹和便秘。
2.2.2 VSD護理
2.2.2.1 環境護理 為患者創造一個整潔、溫馨、舒適、安全的住院環境。定時開窗通風;保持適宜的溫濕度,光線柔和, 夜班護士注意調節病室光線。為患者提供平整、干凈的床鋪。避免噪聲。
2.2.2.2 臥位護理 患肢用軟枕抬高,保持功能位。避免壓迫足背,以防足下垂。每日定時按摩肢體,進行各關節的被動活動鍛煉,以防肌肉萎縮和靜脈血栓形成。經常更換患者體位,同時防止VSD裝置的引流管被壓迫、扭曲、脫出或折疊,如有堵管應及時處理。引流管加強低位引流,避免感染。防止由于牽拉及阻塞而造成患者的不適,使患者體位與姿勢保持安全舒適。
2.2.2.3 VSD有效引流的護理 根據創面大小維持負壓在-300~-400mmHg(1mmhg=0.133kpa)之間[2]。VSD敷料是否塌陷、引流管管型是否存在、引流液的色、質、量、有無大量新鮮血液被吸出。選用透明的吸引瓶,每日更換一次。在更換吸引瓶時,先鉗住引流管,關閉負壓源,然后更換吸引瓶。
2.2.2.4 鎮痛護理 翻身時協助患者避免因引流管牽拉引起疼痛。擠壓引流管時用手固定引流管近端,可減輕引流管刺激引起的疼痛。使用靜脈鎮痛泵時出現惡心嘔吐、頭痛頭暈等不舒適者,可暫時關閉鎮痛泵,根據其疼痛程度決定鎮痛泵的使用。指導患者運用非藥物方法減輕疼痛,如按摩療法、放松療法、深呼吸等。
2.3 出院指導 堅持合理飲食,進行量力而行的運動,勞逸結合,定期復查,遵醫囑規律用藥。學會用試紙自測尿糖及注射胰島素的方法,教會病人低血糖的預防及急救,加強足部護理,減輕對足的壓力,預防外傷。保持樂觀情緒,提高生存質量。
[1]趙金苓,李希玲,陳潔.糖尿病足的評估與護理[J].國際護理學雜志,2007,26⑴:132.
[2]趙巨偉,周慶文.負壓封閉式引流技術治療手指高壓注射傷7例[J].中華手外科雜志,2010,4(26):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