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平,馮勇軍,魯號峰 (長江大學臨床醫學院 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普外科, 湖北 荊州 434000)
超聲刀在治療重度混合痔中的臨床應用
劉建平,馮勇軍,魯號峰 (長江大學臨床醫學院 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普外科, 湖北 荊州 434000)
目的:介紹超聲刀在重度混合痔治療中的應用。方法: 患者取俯臥折刀位,擴肛,顯露內痔,用超聲刀將痔塊逐個縱行截斷,切剝,深達粘膜下層,縱行夾持痔體,用3-0可吸收線貫穿縫扎,注意保持結扎點之間的粘膜橋,而且每個切口間要保留足夠皮橋或黏膜橋。外痔同樣用超聲刀作棱型切除修剪。結果:手術均一次成功,術中出血少,肛門平整,無肛門狹窄,術后肛緣疼痛持續時間短,術后1~3d均排便,無便血,未見痔核脫出,無肛門異物感。結論: 超聲切割止血刀有選擇地分離切割痔塊,既減少了出血又可避免術后肛門狹窄。提高了手術效率,縮短了傷口愈合時間,術后并發癥少,是對傳統手術療法的發展和有益補充。
混合痔;痔核切除;超聲刀
重度混合痔是肛腸外科難治性疾病之一,我們運用超聲切割止血刀治療重度混合痔,取得滿意療效。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按照2000年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肛腸學組制定的《痔診斷暫行標準》,選擇符合混合痔診斷標準的患者。本組患者64例,其中女性28例,男性36例。年齡32~65歲,平均43歲。所有患者術前均表現為便血、脫出、嵌頓、肛門不適甚至疼痛,腸鏡均未發現結腸直腸其他病變。
1.2手術方法
采用單次硬膜外麻醉。患者取俯臥折刀位(年齡較大、肥胖、心肺功能較差者采用截石位),擴肛,觀察混合痔形態分布,組織鉗夾住痔塊,向外牽拉,顯露內痔,用超聲刀將痔塊逐個縱行截斷,切剝,深達粘膜下層,縱行夾持痔體,用3-0可吸收線貫穿縫扎,結扎點盡可能不在同一個平面,注意保持結扎點之間的粘膜橋,而且每個切口間要保留足夠皮橋或黏膜橋。外痔同樣用超聲刀作棱型切除修剪。術后肛緣凡士林紗條覆蓋, 外以塔形紗布、寬膠布加壓固定。
本組64例手術均一次成功,術中出血少,肛門平整,無水腫,無肛門狹窄,術后肛緣疼痛持續時間短,疼痛程度輕,坐浴即可緩解,術后1~3d均排便,無便血,未見痔核脫出,無肛門異物感。平均住院時間5d,創口愈合時間10.6d。
痔是外科常見病、多發病,無癥狀的痔無須治療,只有合并脫垂、出血、嵌頓和血栓時才須治療。重度混合痔的主要治療方法是手術治療,常用的術式有:痔切除縫合術、外剝內扎術、環切術、痔上粘膜環切術等等,均不同程度的存在著疼痛、出血、肛緣水腫、粘膜外翻、肛門狹窄等并發癥。
超聲刀的應用原理是通過超聲頻率發生器使金屬刀頭以55.5kHz的超聲頻率進行機械震蕩,使與刀頭所接觸組織細胞內水分子汽化,蛋白氫鍵斷裂,細胞崩解,組織被凝固后切開,血管閉合,從而達到切割組織和止血的目的。
近年來我們一直致力于重度混合痔臨床治療的探索,其治療難點是痔核較多較大、出血量大,為了減輕疼痛,減少出血,防止肛緣水腫,避免肛門狹窄,更好的保護肛門功能,我們采用了超聲切割止血刀有選擇地分離切割痔塊,既減少了出血又可避免術后肛門狹窄。超聲刀屬“低溫刀”,對周圍組織灼傷影響極小,有利于創面的修復,其優勢在于:一是術野清晰、安全性高,超聲刀可凝固3mm以下的血管,做到術中無出血,且極少產生煙霧、焦痂, 無電火花, 對機體無電生理干擾。與普通手術常用的電刀比較,超聲刀具有切割精確、止血牢固、可控性強等優點,其安全性與有效性更勝一籌;二是手術時間短,因術中出血少、層次清楚,且在皮膚粘膜層下潛行分離,能順利找到痔核的根部血管,提高了手術效率,縮短了傷口愈合時間,術后并發癥少,是對傳統手術療法的發展和有益補充。
10.3969/j.issn.1673-1409(R).2012.07.005
R657.18
A
1673-1409(2012)07-R012-01
2012-04-05
劉建平(1957-),男,湖北建始人,主任醫師,主要從事普外科臨床工作。
[編輯] 何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