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桃 (仙桃市中醫醫院內科, 湖北 仙桃 433000)
7例惡性腫瘤病人的跟蹤觀察與護理
劉小桃 (仙桃市中醫醫院內科, 湖北 仙桃 433000)
探討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通過改善不良習慣和行為,早期診斷、早期合理規范治療腫瘤。開展健康教育,加強護理,采取科學的態度治療惡性腫瘤,可提高腫瘤患者的生活質量。
惡性腫瘤;預防;治療;護理
腫瘤是機體在各種致瘤因素的作用下,局部組織的細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了對其生長的正常調控,導致細胞異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腫瘤是一類慢性漸進性發展性疾病,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對于提高治療效果、延長生存期有重要意義。惡性腫瘤往往有區域性淋巴轉移和血行轉移,近年來,在世界各國發病率和死亡率急劇上升。隨著腫瘤病因及發病學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對腫瘤的病因及其致病機制的認識也逐漸加深。目前,已發現許多化學的、物理的、生物的和機體內在的因素與腫瘤的形成有關。掌握惡性腫瘤的預防、治療、護理,防止并發癥和后遺癥,對促進患者病情好轉,提高生存質量意義重大。現就我院收治的7例惡性腫瘤患者的跟蹤觀察與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選擇1989年8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7例惡性腫瘤患者,均來自內科住院部。其中男性5例,女性2例。28~33歲3例,均是惡性淋巴瘤。59~68歲4例,均是肺癌。在59~68歲4例中僅有1例患病后生存期達3年,其余都沒超過1年,最短僅70d。其中男性3例,女性1例。有2人吸煙超過20年,2人無吸煙史;在28~33歲3例中除1例無規范治療在患病2年后死亡,1例患病后23年、1例13年至今仍然健康生活。
腫瘤的治療是根據病人的機體狀況、腫瘤的病理類型、病變的范圍和發展趨向,考慮合理的、有效的最佳治療方案,最大限度地發揮各種治療手段的作用,以提高治愈率和病人的生活質量。由于4例肺癌病人發現時已有淋巴轉移,又消瘦,年齡、身體都不適宜手術故只能放療加化療配合中藥治療。其余3例淋巴瘤因年齡輕、發現早、身體好全部手術切除,加上化療和放療配合中藥治療,只有1例無規范治療而死亡,其余健康生活。筆者認為雖然腫瘤性質不同,只要預防、治療、護理得當,可改善癥狀,促進患者病情好轉,提高其生活質量。
2.1以預防為主,采取科學的態度治療,防治結合
世界衛生組織第八次工作計劃強調,三分之一的惡性腫瘤是可以預防的,三分之一的惡性腫瘤如能早期發現并得到合適的治療是可以治愈的。如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和行為,戒煙、合理營養、控制環境污染、防止糧食霉變、合理使用添加劑;防治與腫瘤形成有關的感染性疾病;積極治療癌前病變;利用普查早期診斷的方法,發現早期惡性腫瘤病人,使他們得到早期治療。在治療時,需要病人和家屬的配合,嚴格遵醫囑治療,設法預防復發和轉移,防止并發癥和后遺癥,是可以取得較好療效的。
案例中死亡的淋巴瘤患者在治療1年后復查時體內無發現任何癌細胞,本應該繼續遵醫囑治療,由于其對化療和放療恐懼放棄了化療和放療。自己在家練氣功,尋求偏方不遵醫囑治療,結果2年后復發全身轉移而死亡。其余2例嚴格遵醫囑全程進行了化療和放療加中藥治療,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案例中肺癌的患者如能早期發現得到早期治療,結局就會完全不同。祖國醫學《四期調神大論》說:“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鋳錐,不亦晚乎?”明確指出病后用藥,亂后制造兵器,為時已晚。
2.2心理護理
心理因素可以致病,而疾病又反作用于人的心理狀態。不少惡性腫瘤患者有長期不正常的情緒狀態,尤其是有過度緊張和過度憂郁的歷史。加之疾病早期易出現“診斷休克”,無法面對現實失去理智。此時心理護理就顯得更加重要了。首先病人要經歷一個對疾病理解并接受治療的復雜心理適應過程。護士通過對病人提供疾病治療信息,并應用交流技巧,給病人以心理支持,可促進病人對這一緊張狀態的調整適應過程。
在治療過程中由于放療和化療的副作用,病人難以承受,對疾病的未知、恐懼、痛苦及死亡的威脅,此時的心理護理不可忽視。可以通過語言的引導或情感的支持、鼓勵或暗示、啟發等手段,對患者進行心理上的教育和治療,以達到穩定情緒、改善癥狀、適應環境、促進康復的目的。
疾病的晚期要防止出現意外,開展死亡教育。唯物主義認為任何生命都是有盡頭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我們應該認識死亡,坦然接受這一自然規律。爭取在科學的指導下,選擇適當的方式平靜而愉快地度過人生的最后階段。在死亡教育中應著重使人們擺脫對死亡的恐懼和痛苦,使人們認識到一個人壽命的長短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如何生活得更有價值。死亡教育不僅提供給臨終病人,而且要面向全民教育。只有正確認識和了解死亡過程,才能激發人們思考生命的意義和價值[1]。
2.3飲食護理
監測和記錄病人的進食量,評估病人進食情況和營養狀況;制定飲食計劃,如動、植物蛋白的合理搭配,氨基酸的平衡有利于抑制癌腫的發展。鋅和鎂對癌細胞有直接抑制作用,高膳食纖維的飲食可以刺激胃腸蠕動,加強消化、吸收和排泄功能;提供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飲食,滿足機體營養所需。安排多樣化飲食滿足病人的飲食習慣;化療期間應少量多餐,避免過熱、粗糙、酸、辣刺激性食物,以防損傷胃黏膜。治療前、后2h內避免進餐。有吞咽困難者應給流食,進食宜慢,取半臥位以免發生吸入性感染和窒息。
2.4疼痛的護理
疼痛與癌細胞浸潤、腫瘤壓迫或轉移有關,此時應注意傾聽病人對疼痛的訴說,觀察其非語言表達,作出準確的評估。如病人疼痛的部位、性質和程度,理解、同情、安慰和鼓勵病人,減輕病人的心理壓力。分散轉移其注意力,如聽音樂、看電視與病人交談。還可用物理方法止痛,如按摩、局部冷敷、針灸、經皮膚電刺激等,可降低疼痛的敏感性。還可遵醫囑三階梯止痛,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和鎮痛效果,警惕藥物副作用的出現。
2.5化學藥物的毒性反應觀察和護理
化療前向病人解釋化療的目的、方法及可能產生的毒副反應,使病人有充分的思想準備,有信心和勇氣配合治療;出現惡心、嘔吐可減慢藥物的滴速或遵醫囑口服或肌注滅吐靈。每周查血象1~2次,當白細胞總數低于3.5×109/L時及時報告醫生并暫時停用化療藥。遵醫囑給利血生等藥物以促進機體造血功能,當白細胞降至1×109/L時,遵醫囑輸白細胞及使用抗生素以預防感染,并進行保護性隔離;化療后病人涎腺分泌常減少,出現口干、口腔PH下降,易致牙周病和口腔真菌感染,口腔護理可用鹽水或復方硼砂溶液漱口,若為真菌感染時可選用碳酸氫鈉溶液漱口并局部涂敷制霉菌素;注意保護和合理使用靜脈血管,輸注化療藥物前、后輸注無藥液體,以防藥液外漏使組織壞死,并可減少對血管壁的刺激。若化療藥不慎外漏,立即停止輸注,迅速用0.5%普魯卡因液體10~20ml局部封閉,并用冰袋冷敷,局部外敷氫化可的松軟膏,以減輕組織損傷。切忌熱敷,以免加重組織損傷;鼓勵病人多飲水,既滿足機體需要,又可稀釋尿液內藥物濃度,防止腎功能損害。對脫發者做好解釋和安慰,并告知停藥后可再生,以消除顧慮。放療照射部位的皮膚忌貼膠布,不用紅汞、碘酊涂搽。洗澡時不用肥皂或搓擦,避免陽光照射或冷熱刺激。
近年來惡性腫瘤的發病率逐漸增高,尤其是晚期惡性腫瘤的病人。在各種疾病中,很少有如惡性腫瘤那樣給人以巨大的精神打擊。它不僅影響一個人的正常生活也危害其家庭,不僅破壞機體的正常功能,也可造成身體形象的改變,以及家庭中的角色轉換,加重病人的恐懼、疑慮、憂郁、絕望等情緒反應。惡性腫瘤有三分之一是可以預防的,三分之一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合理治療是可以治愈的。只要病人、家屬積極配合治療,做到積極主動采取干預措施,避免危險因素;崇尚健康的生活方式,樂觀地對待生活,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對高危人群做到定期體檢,早發現、早治療,完全可以提高生活質量,讓腫瘤病人活的更有尊嚴和價值。
[1]邱月花,石建華.惡性腫瘤病人護理現狀分析[J].山西職工醫學院學報,2008,18(2):84-85.
10.3969/j.issn.1673-1409(R).2012.07.013
R473.73
A
1673-1409(2012)07-R026-02
2012-04-01
劉小桃(1963-),女,湖北仙桃人,主管護師,主要從事臨床護理工作。
[編輯] 何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