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林
(荊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手術室, 湖北 荊州 434000)
手術室骨科手術患者60例整體護理分析
陳燕林
(荊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手術室, 湖北 荊州 434000)
目的:對手術室骨科手術患者60例的整體護理進行探討并分析其效果。方法:醫(yī)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的120例骨科手術患者隨機平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給予手術室整體護理,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統計分析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手術安全性,并統計醫(yī)療糾紛的發(fā)生率,采用滿意度調查問卷和焦慮自評量表評價患者的滿意度和焦慮度。結果:實驗組患者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患者的焦慮度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手術室骨科手術患者實施整體護理可以明顯提高手術質量,降低患者在手術中的焦慮度,大大提升了患者滿意度,保證了患者醫(yī)療安全,減少了醫(yī)療糾紛的發(fā)生,在整體上提升了醫(yī)院的聲譽。
整體護理;手術室;骨科
近年來整體護理已成為護理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是適應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發(fā)展模式的一種新型護理模式[1]。隨著整體護理在世界各國的普遍開展,我國的護理理念也在發(fā)生改變。我院現在正在骨科手術室實施整體的系統化護理,骨科手術室的護理模式由原來單方面的手術中配合轉變?yōu)閷κ中g患者的整體的人性化的圍手術期護理,使得手術患者在手術室不僅僅在身體上得到人性化的整體護理,而且手術期間在心理上也得到整體的人性化的護理。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對60例手術室骨科手術患者按照整體護理的要求實施整體護理,以給予常規(guī)護理的60例手術室骨科手術患者為對照,比較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手術成功率、患者焦慮度等并對其進行分析。
1.1對象
本組120例骨科手術患者,男性68例,女性52例。年齡14~78歲,平均36.80歲。骨感染或骨病45例,創(chuàng)傷62例,其他13例。其中上肢骨折43例,下肢骨折41例,腰椎骨折27例,其它9例。將120例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資料及基本情況在統計學上無明顯差異(P>0.05)。
1.2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
1.2.2 實驗組 成立整體護理小組,組長由科主任擔任,副組長由護士長擔任,骨科全體護士為組員。實施輪流值班及包床到護,科室的護士每人每天對3~5名骨科病人實施責任制護理。
對護士進行嚴格的整體人性化護理理念的教育,包括規(guī)范護士行為、語言、舉止、著裝等。根據要求對護士進行規(guī)范化的護理培訓,要求護士語言禮貌規(guī)范、儀表大方。組織護士認真調查實驗組患者的各種需求,包括身體的、心理的、生理的、社會的等各方面的需求。在身體方面:骨科手術患者一般病情都比較嚴重,疼痛是骨科患者最大的痛苦;在心理方面:手術患者普遍存在對手術過程的恐懼、害怕、焦慮等問題;在生理上:因為病變的原因,骨科手術患者基本都存在著體液穩(wěn)態(tài)的失衡,如酸堿失衡、體液丟失等;在社會方面:要對病人家屬進行心理安慰,指導其怎樣照顧病人。
針對患者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好準備,為其提供真正的整體人性化的護理服務。實施步驟如下。
1)術前護理 在接到手術病人手術通知單后,由洗手護士、巡回護士對病人進行術前訪視。認真閱讀患者病歷,掌握病人的一般資料(如姓名、性別、年齡、手術日期及手術時間長短、主刀醫(yī)生、麻醉方式、有無手術史、有無藥物過敏史等),并了解病人的基本身體情況、心理需求等。一般病人會對手術產生擔憂、焦慮、恐懼等。教給病人有關在手術中的配合知識,告知病人手術的整體過程。對于病人及其家屬的一切疑問,護士應耐心認真地解答。根據病人情況對手術患者開展術前健康教育,告訴他們需要注意的地方。對于術前檢查,護理人員應全程陪護病人,以消除病人的焦慮、恐懼感。護士應對病人進行心理教育,使患者用科學的態(tài)度對待手術,減輕患者的恐懼和焦慮[1]。
2)術中護理 病人進入手術室后,護士應立即到病人的床旁,親切地與患者談話,核對病人信息,做好手術前的各項準備且動作要嫻熟,以消除病人的緊張感,并及時疏導病人的焦慮心理,準確的告訴病人手術及麻醉中的注意事項,在心理上充分的安慰病人。當病人進入麻醉狀態(tài)后,護士仍不得離開手術床,應密切地觀察患者體溫、呼吸、心率、脈博、血壓、出血量、尿量、止血帶是否完好及止血帶的起始時間、輸液量等,以確保手術安全、順利地進行。
在手術的整個過程中,護士要有步驟、正確地填寫病人的手術室護理記錄單,其主要內容包括:姓名、性別、年齡、日期、床號、手術名稱、術前準備、麻醉種類、有無過敏史及整個手術的時間長度,術中輸血、輸液量、尿量、病人血壓、脈搏、呼吸情況等。填寫好認真核對后,把記錄單和手術病人的病歷放在一塊,一起存檔保管。
3)術后康復 護士在手術后1~2d去病房回訪手術病人,椎管內麻醉的病人術后會有頭痛頭暈的情況,護士應向病人解釋,并讓病人不必擔憂。在穿刺的過程中硬脊膜會造成裂隙,可能會出現腦脊液外漏的現象,顱內壓可能會下降,而且不能排除顱內的組織形態(tài)發(fā)生改變的可能,以上現象有可能牽動顱內神經而產生頭暈頭痛的現象,這些情況都應向病人說明。并且囑咐病人采取正確的臥位以減少腦脊液的外滲、維持顱內壓的正常水平。
手術患者最大痛苦是術后骨折處的疼痛,護士應正確認真地對手術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行評估,采取有效的措施為病人減輕痛苦:如放松療法等。如果病人的疼痛過于劇烈,護士可讓病人服用適量的止痛藥物。骨科手術患者大都需要術后康復治療,護士應該耐心正確地指導患者康復訓練,把患者的康復計劃一一列出,叮囑患者一定要按計劃進行康復鍛煉。早期,在家屬或護士的幫助下進行鍛煉,以患者感到疲憊為鍛煉結束;中期,患者可以加強鍛煉的強度及時間;末期,護士及家屬應鼓勵患者自己鍛煉,以增強患者的自信心,有計劃的科學的康復治療可以使患者獲得最好的康復治療效果。
本組120例手術室骨科手術患者,以滿意度調查問卷和焦慮自評量表的形式分別調查這兩組患者及其家屬的滿意度和焦慮度;以再自制問卷的形式調查其他事項,調查內容包括:護士服務態(tài)度、醫(yī)院衛(wèi)生條件、手術室環(huán)境、舒適程度、醫(yī)護人員基本操作技術等綜合評價。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為97.5%,高于對照組的76.5%(P<0.05)。實驗組患者的焦慮度為64.3%,明顯低于對照組的89.3%(P<0.05)。另外實驗組患者對護理的服務態(tài)度、醫(yī)療衛(wèi)生條件、手術室舒適環(huán)境等滿意度都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我們還對醫(yī)療事故的發(fā)生率做了對比,結果顯示實驗組醫(yī)療事故的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以上結果說明整體護理對提高患者滿意度、降低醫(yī)療事故的發(fā)生、提高醫(yī)院聲譽等具有積極意義。
在手術室實施整體護理,就是在醫(yī)療護理的全過程中融入人性化護理、整體護理。重點提高在職護士的整體素質,更新知識、更新觀念,有組織、系統地開展繼續(xù)教育[2]。不僅僅對患者身體進行護理,同時還提供骨科手術患者所需的一切護理服務,這種整體護理模式不僅滿足了患者生理上的需求,而且還使患者得到了精神、心理、社會的全面滿足。
3.1手術中病人可能發(fā)生的護理問題和可能存在的危險情況及護理措施
3.1.1 麻醉時 護士應時刻在病人身旁,備好手術用品及搶救藥品、氧氣等,配合麻醉師做好麻醉工作。時刻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如體溫、血壓、呼吸、脈博、輸液量等。
3.1.2 呼吸道堵塞的可能 護士應時刻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暢。
3.1.3 椎管內麻醉患者可能頭痛頭暈 此時應讓患者平臥,可以遵照醫(yī)囑給予止痛劑。
3.1.4 可能有尿潴留和排尿困難 護士應密切注意病人尿量,對于導尿患者應確定尿管通暢。
3.2整體護理的優(yōu)越性
3.2.1 整體護理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降低了患者的焦慮度 對骨科手術患者在手術室實施整體護理,可以大大提高患者對手術的滿意度,大大減少患者的焦慮度,減少了許多不必要的糾紛。整體護理解除了手術患者不必要的精神負擔,使手術患者獲得安全感[3]。
3.2.2 整體護理提高了患者的舒適程度,減少了醫(yī)療事故 開展整體護理,實施包護到人可以明顯提升護士的責任心,大大提升了患者的舒適度,也明顯降低了醫(yī)療事故的發(fā)生率。
3.2.3 整體護理建立了良好的醫(yī)院形象,明顯提高了醫(yī)院的聲譽 在手術室實施整體護理使患者的滿意度明顯提高,樹立了良好的醫(yī)院形象,提高醫(yī)院的聲譽,增加了醫(yī)院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石艷,王清波,王燕.護理與護理法問題的研究[J].齊魯護理雜志,2005,11(5):4781.
[2]朱麗君.深入開展整體護理需要解決的三個問題[J].現代護理,2001,7(2):48.
[3]牛玉賢.在骨科手術室實施整體護理的體會[J].中華醫(yī)學全科雜志,2003,2(11):84.
[編輯] 何 勇
10.3969/j.issn.1673-1409(R).2012.10.021
2012-07-26
陳燕林(1972-),女,湖北荊州人,主管護師,主要從事臨床護理工作。
R472.3
A
1673-1409(2012)10-R04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