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華玲 江金澤
(福建工程學院體育教研部,福建 福州 350108) (福建農林大學公共體育教學部,福建 福州 350003)
高校體育教學任務驅動與合作學習模式研究
鄭華玲 江金澤
(福建工程學院體育教研部,福建 福州 350108) (福建農林大學公共體育教學部,福建 福州 350003)
在當前我國教改步伐不斷加快的形勢下,對傳統高校的體育教學模式進行探索與改革成為大勢所趨。從任務驅動與合作學習模式的含義及理論依據出發,揭示了實施任務驅動與合作學習模式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意義,論述了任務驅動與合作學習學習模式在高校體育教學實踐中的具體應用。
高校;體育教學;任務驅動;合作學習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對高校體育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中指出:“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充分體現人性化思想,努力構建探究、合作、自主的體育課堂教學模式[1]。”目前的體育教學目標也逐步由傳統的“三基”轉化為學生的身心全面發展以及終身體育鍛煉習慣的養成。在當前教改步伐不斷加快的形勢下,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探索與改革成為大勢所趨。任務驅動與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與參與性,使學生在體驗、交流、合作中提高認知能力,激發學習動機,增強身心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把任務驅動與合作學習模式應用于現代高校體育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
任務驅動與合作學習學習模式是指學生在學習中,通過教師的指導,圍繞在教師布置的任務下,與同學進行合作、互動,主動對知識和技能進行積極的探索,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把在實踐活動中解決問題的方法內化為自身的素質的過程。任務驅動與合作學習模式一改傳統的單向式、灌輸式教學模式,是啟發性教學在實踐中的一種探索,是“雙主體”模式的一種體現,它不斷滿足學生獵奇、探索的學習需要,不但促進“三基”的掌握,而且對學生的學習狀態、心理情感、創新能力等方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1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
1)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不現是簡單的對動作進行重復,而是通過任務的設置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去體驗、學習、完善動作,并通過小組間的競爭,組員間的合作,主動掌握技術,在學生過程中實現自己的價值,展現自己的學習成果。使學生感受到強烈的成就感,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大幅提升。
2)尊重學生的差異性 “因材施教”是我國大教育家孔子最先提出的,強調教學中對學生的差別化對待。任務驅動與合作學習模式使得不同身體素質、不同組織能力、創新能力的學生在一起通過合作、互動進行問題研究,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各司其職”,使學生的特長與不足都能夠在活動中充分體現出來,在同學的幫助下自主改進,使的每位學生都能夠在活動中有所收益。
3)培養了學生的參與意識與團隊意識 學生的團隊意識是體育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學生在活動中通過同學間互相配合、協作,用集體的力量去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每個人在集體中的表現直接影響到小組的成績,促使學生集體凝聚力的形成,形成互相促進、競爭的良好學習氛圍。
2.2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在任務驅動與合作學習模式中,教師并不是布置完任務就萬事大吉,而必須對學生的任務進行必要的組織與指導。教師由傳統的知識的傳授者變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與促進者。從任務的選擇設計到任務的實施,再到總結評價,都有教師的參與,使教師的主導作用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3.1創設情境,確定任務主題
1)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在學習排球前,可為學生播放有關奧運會中國女排相關的視頻,激發學生的自豪感,使學生產生學習需求;在學習傳統武術選項課時,教師可進行一段傳統套路的表演,或者讓學生在課余時間搜集有關傳統武術的相關資料,激發學生探索傳統武術的熱情。
2)幫助學生確定任務主題,或使學生自主確定研究的主題 在任務主題確定前,教師要對任務的必要性、可行性進行充分的分析,對任務的總體目標、實施細節進行充分的考慮與規劃,做到心中有數,與《大綱》相一致。如在學習傳統武術時,可把學生分成小組,自主對套路進行改編,比一比哪組學生對武術的改編最具實用性、觀賞性,最有創意;在學習排球時,教師可根據教材內容,把小組排球全面學習做為一個母任務,把母任務分解為難度適中的傳球、墊球、比賽策劃、比賽等不同的子任務,通過一個個子任務的完成,使學生在活動中掌握排球技術。在任務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不同學生身體素質的差異,實施“層次化”、“階梯化”設置,將同一身體水平的學生分成2組,設置為小組競爭對手,使每組學生都能夠擁有獲勝的希望,更好的調動全體學生參與到任務中。
3.2組織任務的實施
為學生設置任務主題后,教師要在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前提下,對學生進行及時的組織與引導,這一階段并不是教師直接為學生解決問題,而是為學生提供有關問題的線索,由學生通過小組的集體力量去努力解決。一般要按照學生自主合作收集信息、分析信息、集體研究、完成初步方案、集體討論、修訂方案的流程進行[2]。如在排球的傳球練習子任務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進行排球練習的探索,找到最好的排球練習方法,不必強調所有小組都按照相同的模式進行傳球訓練,更不是“照本宣科”,直接把教材的技術要領傳授給學生。可組織學生小組通過互聯網、書刊等媒體進行排球傳球練習的相關資料的收集,小組自行選擇練習方法,進行一拋一傳、墊傳、對傳等傳球的訓練,使學生通過實踐理解傳球的作用,掌握傳球的技術。在學生自主練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對學生錯誤的動作予以提醒和糾正。組織學生間互相“挑毛病”、“找缺點”,對錯誤的傳球技術進行改進。在墊球子任務中,要盡量引導學生自發創編、組織體育游戲,通過游戲掌握墊球技術。游戲可以以小組內部的形式進行,也可以以小組-小組競賽的形式進行。游戲的設計完全由學生自主進行,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在玩中掌握排球的基本技能。如2個小組合作的“打獵”游戲,在場地劃一個圈,一組的學生站在圈內,另一組學生站在圈外,圈外的同學用墊球與傳球擊中圈內的“獵物”,從而出圈變為獵人;可以舉行墊球接力跑游戲,在50m跑道上,讓學生一邊墊球一邊移動,看哪個小組最先完成。各小組間可以利用不同的游戲進行練習。在小組排球比賽的任務中,教師不是直接向學生講解比賽規則,而可以通過組織學生自行進行排球比賽規則及比賽策劃等方面相關信息的收集,比一比哪個小組的比賽策劃設計的最好,通過小組間的討論與評選,選擇最優的設計方案,進行一場比賽。通過學生的主動參與,使得學生在掌握了基本技術的基礎上,能夠親身體驗到排球比賽策劃的流程,培養了學生的合作、參與精神與創新意識。如在傳統武術的改編時,可以組織學生在搜集相關資料的基礎上,進行小組討論、集體研究,對改編動作進行充分的實踐論證,發揮學生的創造思維和想象力。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把傳統武術套路改編成健美操、街舞等形式,使傳統武術的魅力形象的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通過創造與改編對傳統武術的技術、套路進行更加深刻的理解與領悟,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
3.3總結評價
任務驅動與合作學習模式下,對學生進行及時的階段性與總結性評價是必不可少的。
1)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性 在教師評價的基礎上,要積極鼓勵學生與學生、小組與小組間進行評價,使學生通過交流、溝通,互相激勵,共同進步。如在進行排球的墊球訓練時,可以在一組練習的同時,讓另一組學生進行觀摩,找出這組學生的技術缺點,及時予以糾正。
2)注重評價的“層次性” 在評價中要注重學生的差異性,不能以同樣的標準來要求所有的學生,對于基礎較差、身素質不好的同學,要盡量實施縱向對比,對其自身的進步及時予以評價,適當降低評價標準,幫助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樹立其參與體育運動的信心。
3)不但要注重學習結果的評價,更要注重學習過程的評價 對于排球等競技體育來講,比賽的成敗是最好的評價。但是做為一名體育教育工作者,在評價的過程中,不但要關注成功者,更要關注失敗者,要對各小組的進行及時的總結,鼓勵小組間參與討論,總結自身的不足,進一步加以改進。同時不但要注重技術上的評價,更要對對學生的集體凝聚力、學習態度、精神風貌、體育道德、情感進行及時評價,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協調發展。
總之,在當前我國教改步伐不斷加快的形勢下,對傳統的高校體育教學模式進行探索與改革成為大勢所趨。任務驅動與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可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與參與性,使學生在體驗、交流、合作中提高認知能力,增強身心素質。任務驅動與合作學習模式是“雙主體”教學的具體體現。要實施好任務驅動與合作學習教學模式,高校就必須在教學實踐中從創設學習情境、確定任務主題、組織任務實施、總結評價等方面著手,最終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為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習慣的養成打下夯實的基礎。
[1]屈惠蘭.研究性學習模式在普通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07(6):24-25.
[2]鐘啟泉.體育教育展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249.
[編輯] 洪云飛
10.3969/j.issn.1673-1409(N).2012.06.059
G807.4
A
1673-1409(2012)06-N18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