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玉姣 (潛江市中心醫院保健科,湖北 潛江 433100)
淺析綜合性醫院手足口病疫情報告中的問題與對策
——以潛江市中心醫院為例
杜玉姣 (潛江市中心醫院保健科,湖北 潛江 433100)
以潛江市中心醫院為例,從管理和臨床業務角度,從5個方面剖析了綜合性醫院手足口病疫情報告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改進和完善疫情報告的對策建議。
手足口病;疫情報告;問題;對策
隨著手足口病被納入國家法定傳染病范疇,根據《傳染病防治法》及其《實施細則》,按丙類傳染病管理的手足口病,易在小學、托幼機構及其它聚集場所流行甚至爆發,因此湖北省衛生廳對手足口病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遵照省衛生廳指示,手足口病務必集中在定點醫院就診治療。我院作為定點醫院,兒科、皮膚科、急診室、普通門診等科室醫務人員都有機會接觸手足口患兒,因此有必要對本病加以重視,提高認識,杜絕手足口病在登記、報告中的不規范現像。為了解決我院手足口病疫情報告的難題,現就我院手足口病疫情報告存在的問題及不足之處展開討論,并提出相應對策。
1.1少數醫護人員疫情意識淡薄,對手足口病重視不夠
從2008年手足口病被納入丙類傳染病管理以來,我院每年開展傳染病防治法、手足口病診療指南、重癥手足口病救治方案等業務知識學習培訓,目的在于提高傳染病相關法律法規學習,加強全員醫務人員對手足口病防范意識,但由于一時觀念難以轉變,仍有部分醫生護士甚至科主任傳染病防范意識欠缺,對手足口病相關知識了解不夠,遇到手足口病例存在麻痹心理和隨意性,不知如何上報或者干脆視為非傳染性普通病種對待,極易造成手足口病就診混亂,疫情遲報、漏報。
1.2手足口病管理方式不足
綜合醫院手足口病疫情管理主要由上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和疾病控制中心統一部署,醫院感染管理科負責,制定方案層層落實,在制定管理方案的同時要結合醫院實際,避免方案實施的困難和不可操作性。我院門診醫生每日接診病人多、工作量大,預診分診的質量不高和手足口病不集中救治而不能達到疾控機構要求進行及時正確上報,增加了管理者與醫患之間的矛盾。
1.3報告方法不能適應手足口病管理
盡管我院設有預防保健和公共衛生管理科負責全院傳染病疫情管理,配置專臺電腦、專人負責向國家傳染病網絡信息平臺上報傳染病疫情,但信息由門診、病區、實驗室的醫務人員手工書寫傳染病報告卡,然后統一由疫情管理員收集上報,工作量大,中間環節多,難免信息失真,使傳遞時限滯后。
1.4患者信息不全、不實
傳染病報告規定,14歲以下兒童務必填寫家長姓名、年齡、聯系方式、所上托幼機構詳細到年級班級,住址詳細到村組、社區門牌號。不全、不實信息給流行病學調查帶來被動,甚至影響到病兒所屬學校、托幼機構、居住地的手足口病流行甚至爆發。家長一方面擔憂信息真實影響兒童入學托幼,其次擔心兒童暫時失去玩伴,因此不愿告知實情,醫生也不仔細詢問,或者從思想上麻痹大意,沒有科學嚴謹的態度對待手足口病例,而是隨意填寫。
1.5疫情報告人員編制不足、素質不高
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務必配備2~3名疫情報告管理人員,人員少、工作量大難免會影響工作質量,造成信息采集不全、疫情上報遲緩等現象,同時疫情報告人員業務素質不高、工作責任心不強也是影響疫情正確及時上報的重要原因。
2.1學習法律法規和手足口病診療技術防治指南,強化手足口病防治意識
加強手足口病管理,強化醫護人員對《傳染病防治法》及其《實施辦法》、手足口病業務知識培訓,規范診治程序,減少遲報漏報,提高醫護人員對傳染病報告的自覺性。重視崗前培訓,考試合格是上崗的必備條件。我院醫務科及醫院感染科對新分配的醫生、護士、來我院進修實習生等進行傳染病防治法、手足口病相關知識、疫情管理及疫情報告知識進行培訓,認真學習相關法律法規,規范臨床診療程序,熟練掌握傳染病報告要求,并定期到臨床檢查考核。
2.2建立健全手足口病報告管理制度,抓好職能科室管理
1)手足口病一經確診,應在24h內盡快按手足口病管理流程進行,在隔離治療的同時做好登記、填寫傳染病報告卡,上報保健科,再網絡報告到當地疾病控制中心,要求字跡清楚,眉欄齊全真實,保健科應核實信息后上報,并做好登記,另外注明上報和登記時間、責任人簽名。
2)定期做好職能科室的考核。保健科每日對照傳染科報卡登記簿與手足口病門診日志、手足口病登記薄、住院登記薄核對,發現遲報、漏報、錯報及時補救。每旬與病案管理科核對手足口病例,每月對出入院手足口病人、發熱門診和急診就診病人進行核對,統計手足口病發病與報告情況,納入醫院綜合醫院質量管理。
3)認真抓好獎懲制度兌現。對玩忽職守,違規違章、漏登、漏報、遲報法定傳染病的,根據《傳染病管理制度》、《傳染病管理獎懲制度》相關條例,進行懲處兌現;對造成傳染病蔓延、爆發的科室或個人,追究其法律責任。對按要求認真做好疫情報告的科室和個人,根據獎懲制度給予一定的表彰獎勵,并將其作為評優選模重要條件之一。
4)加強對疫情信息報告人員的培訓教育,提高疫情信息報告人員政治、法律、業務素質,使手足口病疫情報告規范、科學、實用,并形成可操作性的管理模式。
2.3抓好三個環節,做好流程管理
2.3.1預診分診 落實預診分診制度。對年齡lt;7歲,體溫gt;38°,伴皮疹的患者集中到手足口門診就診,同時設相對獨立的候診室、隔離觀察室,集中定點救治,嚴禁分診不明確。發熱門診手足口病觀察室與普通患者同室輸液觀察,這些均易造成相關手足口病在醫院內擴散[1]。流行季節增加門診導診人員,主動耐心接待咨詢者,把就診中可能遇到的相關問題一次性交代清楚,以免增加就醫者在門診的流動頻率[2]。
2.3.2手足口病專病門診 預診分診之后,手足口患者基本集中在專門診室進行診斷治療,我們應健全門診日志制度并落實到位,對就診的手足口病人要認真采集病人信息,做好診斷療治、詳細登記、認真報卡等工作,詳細填寫日志,及時準確報卡,并注明初復診。并做到每日查對,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改正。
2.3.3公共衛生事件及預防保健科 我院設置了公共衛生管理及預防保健科,是我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疫情報告管理的職能科室,成立疫情報告管理小組,設置恰當的人員編制,配備專用網絡設施,全面系統地負責醫院疫情報告管理工作,定期檢查疫情報告質量,報告卡隨時收集、隨時審核、隨時網報,并與相關科室嚴格核對簽收。
2.4改進報告方式
我們現在的報告模式是由保健科傳染病信息報告員下科室收集—整理—核實—網報。作者認為醫院各部門之間應實行傳染病疫情報告網絡管理,完善信息共享程序,使醫生從手工操作轉為網絡信息自動化,從技術上消滅傳染病報告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同時應嚴格執行查對、考核、獎懲制度,相關各科可優選一名傳染病管理聯絡員,負責抓好收集、校對、整理病人信息等工作,在科室網上報告保健科,再由保健科審核后上報國家疾控平臺,如此改進利于提高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又界定了責任界限。
綜合醫院對手足口病的及時、準確報告是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發現手足口病疫情的重要來源,也是國家疾病監測系統數據來源的基礎[3],同時傳染病疫情報告質量是評價綜合性醫院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手足口病上報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傳染病管理的質量。為了加強我院對手足口病疫情報告管理,必須加強醫護人員自身修養,提高他們執業素質和專業技術水平,強化疫情報告意識,建立切實可操作性的疫情報告管理細則。在醫院感染科指導下,盡早發現、及時轉診、集中治療,這是我們抓好手足口病疫情報告的宗旨,更是控制院內感染和遏制學校托幼機構出現聚集性病例、發生爆發流行的有力措施。
[1]葉時英,黃水雅,沈喜梅,等. 預防基層醫院手足口病感染的措施[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9,25(9上):52-53.
[2]李勤. 醫院傳染病網絡報告系統應用效果評價[J]. 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09,15(19 ):114-116.
[3]高貴德,朱其鳳,賈磊,等. 手足口病醫院感染管理與控制[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21):3331.
[編輯] 一 凡
10.3969/j.issn.1673-1409(R).2012.01.039
R197.323;R183;R184
A
1673-1409(2012)01-R072-02
2011 12 29
杜玉姣(1968),女,湖北潛江人,主管護師,主要從事傳染病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