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又過去一年,又值農歷新年,《電子知識產權》雜志向各位新老讀者,一直以來關心、關注和愛護我們的學界、企業界的讀者朋友們拜年!
對于我們來說,過去的201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
在更早的2010年末,《電子知識產權》進行了創刊以來變化最大的一次改版,如今,我們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來總結和鞏固改版所帶來的成效,反思操作過程中的紕漏,期待能夠帶給我們的讀者更多不一樣的內容,更多不一樣的思考。
1991年,知識產權在中國已經走出了襁褓,中國的學界、政府和企業界的先進們正以一種開放的姿態學習和理解并且開始著手構建中國的知識產權理論和實務體系,因應時代的需求,《電子知識產權》在各界領導的關懷和各界同仁的關注下應運而生,在那個飛速發展但是相關經驗和理論水平相對匱乏的年代里,《電子知識產權》很好的發揮著自己的作用,履行新興的法學期刊的職責,為學界提供探討和思考的園地和平臺,為企業提供知識產權管理工作的指導經驗,探討解決現實中最新的知識產權問題的解決之道。
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成為其第 143個成員國。經過了過去十年從無到有的理論和實踐的儲備,中國的經濟準備接受世界的檢驗,知識產權理論和實際能力的構筑,成為了中國人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信心保障,并且經受住了考驗,這是中國知識產權第一次接受世界范圍的考試,雖然很多時候我們仍然略顯稚嫩,但是現實證明中國人擁有足夠的智慧去解決現實中能遇到的一切困難。這時的《電子知識產權》已經成為一本在行業內久負盛名的學術類期刊,她不僅一如既往的為中國知識產權界提供最新的資訊和最鮮活的思想,更充分利用媒體屬性,積極交流國內外最新的知識產權理論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在這個十年里,《電子知識產權》發揮了她應有的作用,留下了諸多經典的選題和話題,同時在學術層面上,也達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
2011年,新世紀第一個十年的尾聲,中國知識產權界仍然像過去二十年中所經歷的每一個過往的瞬間一樣,孜孜不倦的學習和前進,并且煥發出新的生機,中國的知識產權已經成為世界知識產權理論和實務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作為伴隨著中國知識產權走過二十年的《電子知識產權》雜志和電子知識產權人,也正面臨著新的時期所要面對的新的需求。在兼顧學術探討的同時,我們要為中國知識產權界提供一個更廣大的窗口,不權囊括學術探討和案例經驗,更要成為一個發聲的平臺,向更多的人宣傳和介紹中國政府、企業和學界對于知識產權的認知和需求,同時為企業提供更多第一手的資訊和時評,讓新聞、評論和市場宣傳成為下一個十年里《電子知識產權》最具價值和使命的核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