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曉東 余漢清 夏倩 高曉東
隨著無錫市規模化商品蔬菜基地的不斷發展及1 333.3 hm2市屬蔬菜基地的建設,無錫市惠山區蔬菜面積不斷擴大,已成為無錫市除江陰、宜興外的主要蔬菜產區,是無錫市民菜籃子的主要保供基地,統領半壁江山。而當前蔬菜種植面積的擴大、蔬菜從業人員的增加,菜農素質總體偏低、基層農技推廣網絡出現斷層等新情況給蔬菜技術推廣工作帶來了嚴峻挑戰。因此,切實做好蔬菜技術推廣工作,提高惠山區菜農整體種植水平,促進我區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保證無錫市民菜籃子的供應,促進無錫蔬菜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在全區規模化商品蔬菜基地不斷發展的形勢下,出現了新的蔬菜技術推廣模式,農民獲得蔬菜科技知識和服務的渠道正在拓寬。當前,我區蔬菜技術服務體系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
該模式為常規的蔬菜技術推廣模式,通過組織培訓班、發放蔬菜技術資料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
該模式為以上常規蔬菜技術推廣模式的創新,主要采取農業科技幫扶結對、科技下鄉、示范戶帶動普通農戶普及蔬菜科技知識,推廣三新技術和產品。
該模式的特點是公司出資聘請技術員,為農戶搞好產前、產中、產后服務。益家康公司就是采取這種農技服務模式的典型,聘請技術員為菜農提供統一的技術服務和優質的蔬菜生產資料,同農戶簽訂收菜合同,解決了農戶的技術問題和銷售問題,促進了蔬菜產業的快速發展。
該模式以萬壽河合作社為代表,其不僅為合作社菜農提供三新技術和產品,而且還幫助菜農銷售農產品等。這種合作社帶動農戶發展的模式,在農業節本增效、菜農增收方面效果顯著。
該模式以天藍地綠公司為代表,其通過承包成片蔬菜基地,并聘請蔬菜技術員及生產者作為員工從事基地生產,形成了農業生產工廠化運作的新模式。該模式也使公司有了真正意義上的蔬菜基地,這對于基地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全程控制及蔬菜技術推廣極為有利。
堰橋街道農資經營戶韓立榮、洛社鎮農資經營戶孫黎明等就是典型。其在經營農資的過程中,將自身所學到的農業技術,無償提供給周邊菜農,寓技術服務于經營之中。由于其技術水平較高、信譽好、服務熱情,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成為當地有名的土專家,為當前形勢下蔬菜技術推廣作出了一定的貢獻。同時,由于服務同經營掛鉤,自己也獲得了利潤,取得了自己與農戶的“雙贏”。
在搞好蔬菜技術推廣的同時,搞農資經營服務,靠技術推廣適銷對路的產品,靠推廣產品普及農業科技知識,服務于經營之中,把經營同技術服務有機結合起來,靠利益拉動農技推廣。
該模式通過蔬菜技術推廣部門在典型示范戶中建立三新技術及產品示范方,以示范戶親自參與的方式,積極示范、應用三新技術及產品,帶動了周邊農戶學科技、用科技的積極性。
惠山區98%以上的菜農都來自外地,其中大部分菜農文化水平、總體素質偏低,思想較為保守,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差,這給蔬菜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的推廣普及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
蔬菜生產管理方面,盡管有的村蔬菜生產面積達到一定數量,但很少有專職蔬菜基地管理人員,村農技員還是以稻麥等傳統糧食生產技術人員為主。這些情況形成了村級蔬菜生產管理與菜農部分斷線或完全斷線,鎮蔬菜生產管理與村級蔬菜生產管理部分斷線,導致蔬菜生產有關精神和服務無法貫徹到各個蔬菜從業者,蔬菜生產管理活動進行困難,這種現象有逐漸加重的趨勢。
蔬菜技術推廣方面,鎮、村至農戶的蔬菜技術服務體系斷層明顯,鎮、村普遍缺乏蔬菜技術員,沒有開展正常的蔬菜技術推廣服務,蔬菜技術推廣者與菜農之間存在脫節現象。各級蔬菜技術推廣單位技術裝備差,服務手段落后,大部分蔬菜技術員特別是轉崗而來的技術員缺乏新形勢下的蔬菜專業知識與技能,不能適應新形勢對蔬菜技術推廣工作的要求,不能很好地將蔬菜科技知識直接傳播到菜農手中,影響了蔬菜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技術創新。部分蔬菜技術從業人員的作用還未得到充分發揮,新成果、新技術沒有得到及時推廣,蔬菜科技服務體系建設亟需加強。
示范推廣大多停留在口頭上,或者流于形式,沒有受到技術推廣部門的充分重視,因此示范推廣效果沒有很好地發揮出來,示范帶動作用不夠明顯。具體表現如下。
①所示范的三新技術產品效果不明顯 根源是不能解決菜農生產中的實際問題,或者有些產品性價比不高,因而沒有得到廣大菜農認可。
②宣傳不到位 示范推廣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因宣傳不到位,導致很多菜農不了解詳情。
③示范展示少 以前在示范推廣過程中,雖然示范的三新技術產品效果好,但因價格較高,且沒有相關的補貼政策,菜農往往將信將疑而使用較少;另一方面沒有很好的展示基地、示范田塊,菜農看不到實實在在的效果,因而想學著做的菜農就少之又少,最終讓技術推廣成效大打折扣。
一是在充分了解菜農需求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對菜農的培訓力度。培訓內容可以菜農感興趣的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為主,也可以解決菜農的實際問題為主。培訓形式可采取專家或市、區級蔬菜技術員—鎮級蔬菜技術員—蔬菜示范戶—菜農逐級培訓的農技推廣新形式。培訓方法可以科技入戶、示范方建設等為抓手,積極開展培訓,調動示范戶帶動周邊菜農生產的積極性,逐步提高我區菜農的整體素質和生產技術水平,加速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
二是在菜農中挑選出積極性高、示范帶動作用強的核心者樹立典型,以點帶面,帶動周邊菜農使用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例如蔬菜園區黨員菜農田正國,積極配合蔬菜站做好生物肥料、農藥的試驗示范,并將好產品推薦給周邊菜農使用,對蔬菜生產起到了積極作用。
一是各鎮(街道)農技站要切實履行蔬菜行政管理職能,配備分管站長和專職蔬菜技術員,以承擔蔬菜新技術、新品種的引進、試驗、示范、推廣,蔬菜病蟲害及農情的搜集、監測、預報、防治和處置,蔬菜質量安全的檢驗、監測,蔬菜技術咨詢和培訓等公益性職能。
二是各鎮(街道)要研究相關政策措施,促使村級農技服務組織轉變職能,把蔬菜生產隊伍納入管理范圍,形成報表制度、農藥殘留檢測制度、環境衛生制度和技術生產指導制度,切實為菜農解決問題。為此,建議常年蔬菜生產面積超過66.7 hm2的村配備蔬菜專管員,以提升管理水平。
三是建立健全菜農自治組織,在菜農中培植有文化、有管理能力的人為片區小組長,自治管理,自我發展,并且讓他們擔負起菜農與村、鎮、區農業服務機構的橋梁作用。
一要通過選聘合格的技術指導員,努力將規模蔬菜基地技術員及基層蔬菜技術人員全部納入指導員的范疇,加強蔬菜實用技術培訓,提升其蔬菜技術人員的整體技能和素質。
二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升技術指導員與示范戶對接指導的實際效果。
三要采取切實措施,努力提升蔬菜示范戶對一般農戶的輻射帶動作用。
①建立示范方,著重示范和引進效果好的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要針對性地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如針對我區設施蔬菜連作障礙問題所引進的莊伯伯土壤緩釋肥、一炮轟、爸愛我生物菌肥等,都是效果好的新型肥料,在推廣過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針對市民對無公害蔬菜的需求,區蔬菜站和上海農機化研究所聯合設計研發出新型結構的大型框架式防蟲網室,近年來在無錫及周邊地區得到廣泛推廣應用。如區蔬菜站和精細蔬菜園區根據菜農實踐經驗總結出的蔬菜九大高效栽培模式,在我區得到廣泛推廣,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起到了積極作用。
②加強對示范方的宣傳報道。示范方建設過程中可邀請新聞媒體機構前來采訪、跟蹤報道,擴大宣傳。2012年我區生物技術產品示范方建設過程中,主辦方先后邀請了無錫日報、江南晚報記者前來跟蹤報道宣傳示范方建設工作,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各鎮(街道)要加大示范方宣傳力度,可采取出簡報、張貼宣傳單等形式,也可組織農技員通過送科技下鄉、科技入戶等方式深入村組、田間地頭宣講,將所示范的三新技術及產品加以推廣。
③加大對示范方的補貼力度 依靠科技入戶、產學研等農業項目的投入,加大對示范方的補貼力度或者免費發放生物農藥、肥料等三新技術產品讓菜農使用,首先能使菜農降低成本、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其次對蔬菜無公害生產起到了促進作用;最后對減少農業面源污染,促進蔬菜生產節能減排起到了積極作用。因此,我區通過生物技術產品示范方建設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