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書瑤
華北電力大學(北京 102206)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微波爐、電腦、手機等家電和通訊工具日益普及,使人們的日常生活變得方便、快捷、豐富多彩,但這些產品產生的電磁波輻射又給環境帶來一定的危害。如同一個污染源,所以形象地稱呼為“電磁污染”。
電磁波的輻射不僅會對其它電子設備正常工作產生影響,更重要的是它還影響了人們生活工作的環境,影響到人們的健康。正因如此,各國政府紛紛采取措施進行預防。九十年代以來,美國、歐盟國家、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韓國等國家相繼以法律形式禁止了造成“電磁污染”的產品,凡電磁兼容檢測不合格產品,不能進入市場銷售。在德國,電氣工程師協會 VDE在VDE/0876國家標準中,將電子設備輻射劃分四個等級,規定了適用于居住區域的頻率范圍30 MHz~1000 MHz和電磁場輻射允許值10μ v/m。
相對于電磁場造成的環境影響,以往更重視對廢氣、污水、振動、粉塵及電離輻射對環境的損害。對電磁污染開展積極監控,開始于八十年代末。國家陸續制定了作業場所輻射衛生標準,重視“電磁輻射”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基于保護人們健康,控制電磁波對常規環境輻射的目的,頒布了 GB9715—88“環境電磁波衛生標準”。將原來僅針對放射性電離輻射進行的監管,擴展到包含所有對環境造成影響的電磁輻射的監管。規定人們長期居住區域的電磁輻射強度應不大于10μw/cm2,確定了低于此輻射強度的區域為安全區。從技術上增加了安全性。為此,相關部門通過科學手段積極判定不同電器產品的電磁輻射對人們的影響程度。
電器和通訊工具,在正常工作時,既產生電磁輻射。經電磁兼容檢測機構測試,人們經常使用的手機在工作時緊貼人耳處電磁輻射功率為120 μw/cm2~1100μw/cm2。VCD、DVD 光盤播放機,它工作時產生27 MHz及其整數倍的輻射。又如:電視機內部振蕩器產生電磁輻射,個別的會影響到放置在其旁邊的電子設備,這些振蕩輻射頻率很高,通常比電視機接收到的頻率高37 kHz,自然對環境帶來影響。再如:經常使用的計算機,其輻射的頻率更廣,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規定:數字電路產品應對其時鐘頻率五倍頻范圍內進行輻射強度檢測,并符合輻射強度要求。日常生活中會碰到打開的電視機上出現了隔壁游戲機上的畫面,這是有用信息通過電磁輻射擴散出去的結果。為防止保密信息通過輻射泄漏,機要部門的計算機等信息設備,安置在由金屬網建成的屏蔽室內,以防止因電磁輻射造成泄密事件。同樣的道理有些生產企業采用金屬箔包裹住輻射元件的方法,以降低產品的輻射強度。
微波爐作為方便快捷的廚房電器,同樣被大多數家庭使用。微波是電磁波因此存在電磁輻射問題。微波爐的使用頻率為2450 MHz,其工作原理通過電磁振蕩來加熱食物,因此微波輻射一直是消費者關心的問題。根據微波爐產品國家制造標準規定,距離微波爐門體 5cm處的微波泄漏功率不得大于5 mw/cm2。對多種型號的微波爐實際測量結果表明:微波爐在門上下兩邊微波泄漏功率為 300 μw/cm2~500 μw/cm2。在門軸處泄漏較大,接近1 mw/cm2。在觀察窗處的泄漏功率為600 μw/cm2。雖然這些數值遠小于微波爐產品標準的規定,但勻超過了GB9715—88環境電磁波輻射衛生標準中安全區輻射值的規定。進一步測量表明,在距離微波爐體1 m處,微波輻射功率小于10 μw/cm2屬安全區。因此,在使用微波爐時,禁止湊近觀察窗查看食物加熱情況,不要在門縫正對的位置停留,微波爐工作時應與之保持在不小于1 m的距離。使用時間較長的微波爐比新微波爐能量泄漏大,門體發生形變的微波爐泄漏更大,可能造成危害。
當前,相關研究部門和機構對家電及辦公用電子電器設備產生電磁輻射危害性研究還不夠深入,發達國家對其危害性的研究結果也未完全一致,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如果人們長期處于電磁輻射超標的環境中,對身體健康將帶來負面影響。有些人群應該注意提防電磁輻射的影響。如:在計算機前工作的人,因為計算機距離身體較近,特別在每天使用時間較長的情況下;手機使用者同樣需要注意,因為手機在使用時貼近人耳。
科技的發展為人類文明的進步插上了翅膀,倘若因為懼怕而謝絕科技成果為人類的貢獻是錯誤的,而采取措施積極防范是最好的選擇。總結電磁輻射的防護辦法,①采用電磁屏蔽的阻隔方式,②與輻射源保持一定距離和減少輻射時間。早期,在一些電磁輻射強度較大的科研部門、企業及軍工單位,為防止電磁輻射的傷害,工作人員穿戴有屏蔽作用的服裝。服裝為兩層,外層為常規面料,內層夾有細銅絲編織成的金屬絲網,這種服裝對電磁波具有較好的屏蔽作用,但它的舒適性較差。后來,陸續出現一些防輻射面料,有些以反射電磁波為主,這些產品制成服裝經測試發現,身體不同部位對同種頻率電磁波的防護性能有較大差異。目前,市場上已有此類防電磁輻射服裝出售。理想的防護服,不僅要屏蔽和防護效果好,而且穿著也應舒適,但兩者尚不能完美統一。除在特殊場合須要穿戴防護服以外,日常生活穿戴防護服不方便也不必要。如在使用計算機和手機時較好的防護辦法是提高工作效率和通話效率。人們有必要通過掌握一些防護電磁輻射的相關知識,來避免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受到電磁輻射的傷害,保護自身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