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秋懿
論高職高專圖書信息中心對校園網絡空間的組織與監管
● 吳秋懿
高職高專圖書信息中心有責任把對校園網絡空間的組織與監管作為工作的重要內容,從高職高專大學生網絡應用情況的現實狀況出發,采取各種措施建設校園網絡空間的綠色健康生態環境。
網絡空間;高職高專圖書信息中心;組織與監管
大學生的年齡大多在19至30歲之間,是一個具有很強的創新能力和適應能力的特殊群體。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 《2009年中國青少年上網行為調查報告》顯示:就青少年網絡應用行為分析而言:中國網民最活躍的群體可以說是大學生群體,在網絡娛樂、交流溝通、信息獲取和商務應用各方面,他們都表現活躍,搜索引擎、網絡新聞使用率分別為84.3%和88.9%,網絡音樂和視頻使用率分別為94.6%和85.4%,即時通信和電子郵件使用率分別為88.7%和81.4%;商務類網購比例達43.1%,使用網上支付和網上銀行的比例也分別達40.1%和38.9%。
通過以上數據,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無論是網民規模還是學校上網比例,大學生都是其中的一支主力軍。因此,高職高專圖書信息中心加強對大學生上網行為的研究變得更加重要,對于網絡空間的組織與監管也迫在眉睫。
開放的網絡對人們的學習和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人們可以利用網絡便捷地獲取知識信息、進行交友互動、享受網絡游戲、開展網上購物、參與公共話題;但同時,網絡空間的多元性、開放性、自由性等特點也帶來了一系列急待解決的新問題:如病毒攻擊、信息泛濫、交往困惑以及網絡色情、侵犯隱私、迷戀網絡等?,F在高職高專的校園生活已日益網絡化,開放的網絡空間給學校的教育與管理帶來了諸多便利,但同時也使學校面臨師生言論自由、教師權威失靈、教學控制失靈及信息污染擴大等挑戰。因此,高職高專圖書信息中心作為學校的研究和信息中心,應正確認識網絡空間的利弊,加強對校園網絡空間的合理組織與有效監管,并利用它強大的平臺作用,改善高職高專的教育生態環境,努力構建合作、對話、民主、平等的和諧校園。
隨著校園網的建設與普及,許多高職高專將圖書館與網絡中心合并,建成圖書信息中心,但無論是學校管理層還是圖書信息中心自身都往往將其簡單定位為“圖書館+網絡技術中心”,這顯然忽視了高職高專圖書信息中心的發展潛力和重要作用。
高職高專圖書信息中心加強對網絡空間的合理組織與有效監管,將使高職高專圖書館面對變化重新定位。傳統圖書館的工作職能往往是提供閱讀指導、檢索服務以及組織各類數據庫,在一定意義上,高職高專圖書信息資源中心只是一個穩定、有序、嚴格的信息管理系統,對于涉及范圍更廣、時效性更強的網絡空間卻很少涉及,如將信息資源組織范圍擴展到網絡空間,通過對紛繁復雜的信息資源的收集、評估、組織與管理,將把高職高專圖書信息中心建設成為一個由巨大網絡空間和與若干特藏資源組成的研究中心,成為高職高專師生學習和共享知識的基地。
高職高專圖書信息中心加強對網絡空間的合理組織與有效監管,拓展了自身的服務領域。通過對網絡空間的組織與監管,高職高專圖書信息中心將從一個單純的信息組織者同時發展為一個監管者,服務功能不僅能為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服務,同時能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開展,甚至為學校的各項決策工作提供咨詢意見,這將給高職高專圖書信息中心帶來新的發展機會。
對網絡空間的監管與控制是一項社會化的系統工程。以歐盟為例,歐盟實施了一系列的措施:從1999年開始先后實行了三項網絡安全計劃;確定每年的2月20日為“加強網絡安全日”;與26家手機運營商簽署了針對青少年的網絡安全協議;并制定了四個相關的法律文件。這些舉措旨在全社會層面上凈化網絡空間,尤其把重點放在了保護網絡環境安全問題上。[1]
2009年,我國教育部、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新聞辦發起了凈化校園網絡環境的措施,這表明網絡空間的監管與控制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我國擁有世界最多的在校大學生人數,據教育部《高等教育學生數變動情況》統計報表顯示,[2]截止2009學年,我國高職高專在校生人數規模已超過了3053萬,面對如此規模的學生人數,加強高職高專網絡空間的組織與監管必然成為社會監管控制系統的一個重要方面。
我國高職高專信息化建設在2007年步入了 “萬兆”校園網時代,各校校園網基礎設施不斷升級,網絡管理系統日趨成熟,網絡應用系統也得以不斷拓展,校園網通過科學研究、教學應用、行政辦公、購物娛樂、接收郵件等應用方式,已覆蓋整個校園。
但在校園網發揮校園內外信息交流傳播樞紐作用的同時,校園網信息安全問題也逐漸突出。校園網面臨的安全問題主要包括:操作系統自身安全問題、病毒感染破壞問題、黑客攻擊問題、口令入侵問題、非正常訪問破壞問題、不良信息傳播擴散問題、服務器使用受限等等。建設穩定的校園網絡,解決網絡安全問題,保證網絡正常運行,是加強高職高專網絡空間組織與監管工作的重要基礎,是網絡空間中物質空間的硬件和軟件保證。
高職高專圖書信息中心從實際情況出發,在網絡設備安全特性、網絡防火墻設置、校園網路由器安全、遠程訪問安全設置、入侵檢測系統設置、信息過濾以及郵件過濾問題、訪問控制和限制機制等問題上全方位投入,將是實施網絡安全策略的重要保障。[3]
高職高專圖書信息中心擔負著教育和情報兩大職能,對學生進行信息道德教育和信息素質培養是高職高專信息中心發揮教育職能的重要途徑。
開展信息道德的教育,是對網絡三元空間中精神空間的組織與管理。在大學生心中樹立道德準則和道德理念,將使他們在面臨各種網絡困惑、網絡越軌甚至網絡犯罪時,作出正確的選擇與應對,是長效治本之策。同時,突破傳統服務方式,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信息能力將有利于學生更加科學合理地利用網絡空間,適應社會發展需求。
高職高專圖書信息中心可利用自已的資源優勢和管理優勢,多層次、多方位、多形式地開展信息道德教育和信息素質培養:如設置相關培訓課程,開設讀者俱樂部,進行知識競賽、知識講座,加強相關資源建設等,同時在日常服務工作中始終重視對學生的道德和能力培養,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對網絡空間的認識認知和行為習慣。
網絡空間的開放性和虛擬性為人們提供了理想的話語環境,高職高專師生可以利用網絡論壇、網絡貼吧、個人博客等公共話語空間自由表述個人意見。然而,這種自由寬松的表述方式在帶來言論自由、促進交流溝通的同時,也往往導致了信息失真、偏激誤導甚至誹謗誣陷等不良現象。
面對這一發展趨向,高職高專圖書信息中心應主動關注網絡空間中的公共話語空間,認真分析網絡輿論,以此為契機,及時了解高職高專師生的思想傾向和學習現狀,如有問題及時予以疏導、交流和解決;同時,搭建校園網絡溝通平臺,把它作為校園信息空間組織監管的重要基地,開展正面的輿論引導和思想傳播。
[1]舒文瓊.凈化網絡空間之歐盟樣本[J].通信世界,2009,(5).
[2]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42/info1261558107325 142.htm.
[3]孫玉賢.加強高職高專網絡建設 構筑綠色網絡空間[J].科技教育,2009,(1).
吳秋懿/內蒙古建筑職業技術學院
(責任編輯:陳培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