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立玲 丁小麗
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問題與對策*
● 許立玲 丁小麗
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德育中發揮著主渠道作用,是大學生政治導向課,是人格養成課。為更好發揮其在高校德育中的中堅作用,我們必須深入剖析當前存在問題,走出思想認識上的誤區,切實發揮制度保障作用,加強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師資水平,重視科研建設和教學改革。
思想政治理論課;德育;作用
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大學德育中的作用,近年來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確立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地位,強化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是社會主義大學的本質要求的理念。
德育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在諸多途徑和方式中,思想政治課是主要途徑和方式。200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明確提出,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承擔著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任務,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適應發展需要,國家對政治理論的教學和發展做出一系列調整和部署。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一級學科地位的確立,系統課程的開設,高質量的教材應用,高素質的師資的配備等一系列措施的落實,不僅彰顯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同時也強化了思想政治課在培養德育為先、全面發展的當代大學生的作用。因此,我們應當毫不動搖地堅持并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把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工作來抓,通過協調思想政治課各門課程和各個環節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實現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最佳功效。
青年寄托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只有贏得青年,才能贏得未來。胡錦濤同志指出:“一個有遠見的民族,總是把關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個有遠見的政黨,總是把青年看作推動歷史發展和社會前進的重要力量。”[1]思想政治理論課通過系統的課程教學極大地提高了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和精神境界。尤其是大學一年級開設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對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職業觀,愛情觀和法制觀,引導大學生樹立高尚的理想情操,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增強社會主義法制觀念,具備體現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和時代精神的價值標準和行為規范起到重要作用。
由此可見,思想政治課教學對于提高學生的政治修養、加強學生的能力修養、培養學生的全局觀念、提升學生的人格素養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為更加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大學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我們應深刻剖析當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求有效的解決措施。
當前,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上存在兩種錯誤認識:一是思想政治理論課“萬能論”,認為它的開設能夠解決大學生所面臨的一切問題,包含從學習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困惑。另一種是“無用論”,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就是理論宣傳,是虛功夫,學與不學都一樣。實際上這兩種認識會導致同一個結果——不重視思想政治理論課?!叭f能論”之所以導致不重視的原因在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本身并不是萬能的,該課程雖然能對大學生的人生發展進行指導,但并非學好思想政治理論課就能解決一切具體問題。因此,在這種思想作祟下,當遇到具體問題解決不了的時候就會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產生懷疑,最終走向反面,導致“無用論”和不重視的后果。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導師,是心靈工程師,是高尚人格的塑造者。只有高尚的靈魂才能塑造高尚的靈魂,所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師應該具有較高的素質和能力。但現在高校的部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素質和能力確實與要求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有的教師本身無遠大理想,社會主義信仰不堅定,對所從事職業的重要意義認識不夠;有的理論學習不能與時俱進,理論水平低,與現實嚴重脫節;有的個人修養不高,缺少人格魅力,不能發揮“身正為范”的作用;有的對工作缺乏激情,責任意識不強,不能真正關愛學生……
現在的思想政治理論課開設形式多為大合堂授課,少則100人,多則300人,不能滿足從學生實際出發,把一般要求與特殊要求結合起來,進行“常德”與“圣德”的層次性施教的要求[2],因而效果很難保證。甚至有些高校出現了在大禮堂授課現象,這種授課方式,學生只能是被動的聽課,教師基本上滿堂灌,教學效果根本無法保證。從教學模式看,雖然近年來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進行了很多嘗試性改革,但以教師為主導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還是占主導地位,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忽略,學生參與性、主動性差,上課效果受到很大影響。
提高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質量和水平關鍵在教師,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是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關鍵環節和根本保證。鄧小平曾經指出:“實現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課教學改革任務的主要依靠和根本保證,在于建設一支堅持黨的路線、有馬克思主義覺悟和理論修養、有比較豐富的社會科學文史知識和必要的自然科學知識、熱心于青少年思想理論教育工作的師資隊伍?!?/p>
近年來,宣傳部、教育部出臺了一系列關于規范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的意見,尤其是2008年9月,《中共中央宣傳部 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對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準入素質做出了更嚴格的要求,明確提出實行教師任職資格準入制度。該意見指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熱愛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事業,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有扎實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和相應的教學水平、科研能力。新任教師原則上應是中國共產黨黨員,具備相關專業碩士以上學位,工作期間應兼職從事班主任或輔導員工作。在事關政治原則、政治立場和政治方向問題上不能與黨中央保持一致的,不得從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
長期以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存在著數量不足、隊伍不穩、優秀中青年學術帶頭人缺乏、整體素質不高等問題,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科研能力不強和沒有獨立的學科作為依托。2005年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的設置,不僅使我國高校一級學科體系更為合理和完善,而且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和師資隊伍建設提供了有力的學科支撐。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這個學科平臺,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推動教學領軍人物、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和骨干教師培養,帶動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下功夫研究教學方法,教育發展的歷史和現實表明,學校德育面對的問題和任務是整體性的,因而教育改革所采取的思想方法和實踐方法也必須是整體性的[3],因此政治教師要從整體著眼,協調好各方面關系,利用好各方面資源,改革教學方法,使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真正進入青年學生的頭腦。同時要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利用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的一切資源,通過義務勞動、調查研究、實地考察、支援服務等實踐項目,把實踐課教學落到實處,使青年學生在實踐中實現自我教育,深化理論的理解,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
[1]胡錦濤.邁向新世紀創造新業績——在共青團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祝詞[N].光明日報,1998.6.19.
[2]陳志垠.高校德育系統的要素構成探賾[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26).
[3]詹萬生.中小學德育的行動指南——《教育部關于整體規劃大中小學德育體系的意見》解讀[J].中國德育,2008,(8).
山東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計劃(J11WA55)。
許立玲/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基礎教學部部長、副教授,法學碩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丁小麗/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管理學
(責任編輯:何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