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新
遼寧廣播電視大學(沈陽 110034)
沈陽地區認真學習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推進蔬菜、水果、茶葉、花卉等園藝產品集約化、設施化生產”,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明確了設施園藝發展方向,確定今后一個時期發展設施蔬菜產業的指導思想,加強規劃引導,優化區域布局,突出規模示范小區建設,提高市場供應均衡度,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促進農民穩定增收。
沈陽地區以發展日光溫室和大棚共同發展,按照高產、優質、高效、安全的農產品的生產要求,以“農戶+合作社+市場”的經營模式為主導,整合項目資金,建設設施蔬菜為重點,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增加農民收入。
截止2010年,沈陽市設施蔬菜生產占地面積達8.4萬hm2,播種面積達到10.45萬hm2,總產量320萬t,總產值35.5億元。2008年沈陽市新增設施農業小區面積1萬hm2,2009年再次增加1.2萬hm2,僅兩年增長的相當于過去4-5年的發展量,占全省設施農業總量第一。
近兩年,設施蔬菜小區在20多個鄉鎮實現了零的突破,新建小區300個左右。法庫縣2009年就有十個鄉鎮實現設施農業零的突破。設施蔬菜占沈陽市發展設施農業一半的比例。
設施蔬菜在快速擴大規模的同時,促進提高技術水平和科技含量,主要采取示范園區帶動的方式解決技術到位率的問題。①市、縣、鎮鄉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在強化提高自身技術能力的同時,加強開展培訓,主要圍繞主產區示范園區示范戶標準化生產管理技術到位和經濟效益優勢展開,以此帶動新技術的普及推廣,從產業面上提升技術水平。②積極與區內外知名種苗公司聯營合作,為農戶提供優良品種和健壯、適齡、無病、優質蔬菜種苗,并安排專業技術人員巡回跟蹤指導服務。
在規模進一步擴大的同時,設施蔬菜區域化發展呈現新趨勢,形成以新民市大民屯、梁山鎮遼中冷子堡、六間房,康平西關屯、北四家子鄉等重點鄉鎮為基地,輻射帶動周邊地區區域發展格局。
近年來,沈陽市蔬菜標準領導小組積極引導做好設施蔬菜標準化生產基礎工作,以農業院校相關部門參與,組織制定了一些標準。目前,開始建立實施以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為主體,以沈陽地區為基礎,生產企業標準為補充的設施蔬菜標準體系,為今后的安全生產打好堅實基礎。
設施蔬菜標準化生產存在的問題有①標準化蔬菜產業體系沒有形成;②加強農民設施蔬菜生產的標準化意識;③設施蔬菜標準化生產滯后;④完善檢測體系建設;⑤市場準入機制不健全。
設施蔬菜標準化生產是近年來農村經濟改革與發展的產物,是現代設施農業發展的必然要求。為此,全市各級黨政組織要牢固樹立現代農業意識,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切實加強領導,提高認識,把蔬菜標準化工作擺到重要的議事日程,建立健全相應的機構,組織農業、技術監督、工商、財政等部門共同研究,分工負責、協調配合,齊抓共管。盡快形成設施蔬菜生產標準化工作機制和工作體制。
完善標準化信息系統,確保標準信息的暢通。主要圍繞我市設施蔬菜產業,組織有關部門和高校,根據國家、行業已有的標準以及國際和國外先進標準,結合全市設施蔬菜生產的實際情況,制定自己的產地環境、生產技術、質量安全等設施蔬菜標準,指導全市設施蔬菜由經驗種植向標準化種植轉變。同時,在保證按標準生產的前提下,對設施蔬菜產品要制定適宜的采收標準、分級標準、加工標準、包裝標準、貯運標準,在蔬菜生產和營銷各環節形成全區、全國認可的、完整的技術標準。
根據國家檢測工作法規,建立和完善蔬菜質量標準檢測網絡和監督體系,組建設施蔬菜質量檢測機構,在各批發和流通市場設有檢測點,與工商、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相互配合,嚴格質量監控,全面檢測指導,促進設施蔬菜標準化建設發展。同時,加強對設施蔬菜產品的質量認證和認定工作,以無公害、綠色、有機蔬菜產品為重點,創造省內、國內、國際的知名品牌,開展國家無公害設施蔬菜標志產品、設施蔬菜產品原產地域產品的標識注冊和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和環境質量認證工作,取得進入市場的合法身份,不斷提高全市設施蔬菜標準化建設水平。
認真貫徹國家農產品質量檢驗檢疫的有關法律和法規,加強對進入我市設施蔬菜的監督管理力度,搞好設施蔬菜產品質量安全的日常監督管理和檢測工作。逐步建立市場準入制度,經檢驗不符合標準的外地產品禁止進入市場,達不到標準要求的本地產品,不準在市場上進行流通。同時,組織有關部門對重點特色蔬菜產品質量進行監測。按照農業標準化生產的要求,學習借鑒外地的先進經驗,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充分發揮質量技術監督系統統一管理標準化工作的職能作用,組織協調好全市蔬菜產業的標準化工作,完善蔬菜標準體系和產品質量監測體系,推動我市蔬菜產業標準化和生態農業的發展,促進農業和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提高產品安全質量,以提高我市的設施蔬菜市場競爭力。
[1]侯俊.沈陽地區蔬菜生產現狀及特點.遼寧農業科學,2011.
[2]常國勝.設施蔬菜標準化生產的實踐與思考.寧夏農林科技,2008(4).
[3]陳華.浮山縣設施蔬菜產業化發展現狀與建議.中國園藝文摘,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