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正剛 王 楠
沈陽師范大學(沈陽 110034) 遼寧廣播電視大學(沈陽 110034)
SCORM即共享內容對象參考模型(Sharable Content Object Reference Model),是一個為推動數字學習組件發展的國際標準,為可重復使用與可共享的學習組件撰寫提供了規則。它源于1997年11月美國國防部及美國白宮科技辦公室提出的分布式學習主導計劃(Advanced Distributed Learning Initiative,ADL),其發展策略是根據學習概念,配合信息科技提出一套數字學習標準,以便在網絡環境建立教育與培訓模式,并通過教材再利用與共享機制實現同一個教材可在不同學習平臺上操作,同一個學習平臺可以運行不同的教材。
SCORM標準就是依照ADL的存取性、跨平臺、重用性要求而發展出來的,其目的在于促進教材的可重用性和可共享性,為網絡課程的開發與實現提供了可供研究的規范和標準。
SCORM 2004標準中,提出“同樣的教學內容運用不同的教學策略”的理念,并定義了九種應用于學習清單設計的排序規則,分別是無排序規則、線性、線性兼控制、線性選擇、強制性選擇、知識跟蹤、知識跟蹤可重用、補救、能力評價。為了使教材內容的組織具備合理性,使得教材排序有章可循,卡內基美隆大學針對九種排序規則,提出了十種教材排順模板以簡化教學策略的研究與分析,有助于使教學內容符合SCORM的排序思想。盡管這些模板不是萬能的,但它將有助于建構符合 SCORM 排序思想課程內容的新方式,并最終實現SCORM的真正目的:創建可重用的、可通用的、耐用的、可存取的網絡課程。通過對模板的重新組合,可以實現不同的教學策略。利用教學模板組合創建網絡課程教學模型,在簡化網絡課程開發技術的同時又能夠實現復雜的教學策略,實現網絡教學的個性化。
筆者依據SCORM標準,結合原有十個模板中的三個進行了改造設計,形成如下的網絡課程教學模型(如圖1所示)。其中Aggregation-1嵌套了補救測試模塊,在Aggregation-1中包含的兩個SCOS,其學習順序可以由學習者自行控制,可以通過OBJ的設定讓學習管理系統(LMS)追蹤學習者的學習狀態,每個后測項目會連結到某個OBJ,根據學習者的后測結果,該測試項目對應的OBJ會設定為passed或failed。假設學習者在補救后測試(SCO-C)中未能通過,則 LMS將會再次呈現相SCO-1的學習內容,直到補救后測試通過為止,學習者才完成了Aggregation-1的學習。如果學習者通過 SCO-B的所有測試項目,OBJ-5將被設為 passed,則學習者完成對Root Aggregation的學習內容。

圖1 基于SCORM標準的網絡教學模型結構圖
在這個教學模型中,學習者首先要進行前測試,以了解學習者原有知識的掌握狀況。若測試結果未通過 OBJ-1,則呈現 Aggregation-1的內容,未通過OBJ-2則進行SCO-3的學習,若前測試結果都為 passed,則需要進行后測試SCO-B,對于通過OBJ-5的學生表示完成本課程的學習,否則終止學習。
其中Aggregation-1是一個關鍵課程,包含整個課程的知識內容。進入Aggregation-1以后,對于SCO-1和SCO-2的學習順序不限,而且兩者之間可以任意跳轉,學習者也可以不對這部分內容進行學習而直接進入SCO-C的測試,這個測試稱為補救測試或是熟練程度測試,主要測試學習者對補救內容的掌握程度。若SCO-C測試結果未通過OBJ-3,則LMS自動提供SCO-1的內容,若未通過OBJ-4則提供SCO-2的內容,即只有通過SCO-C測試才能進行下一步學習。
對于 SCO-3可以看成是一個知識點,它是對未通過OBJ-2的補救學習,所包含內容不多,無需進行熟練程度測試。
如果要建立一個可以根據學習結果分別進行不同學習內容的教學策略,那么學習者完成整個課程后必須執行后測試(SCO-B),但是該模型并不強迫所有學習者進行所有課程內容的學習,可以利用前測試(SCO-A)來做一個判斷。前測結果可以表明學習者是否已經具備相關知識可以略過某個課程的學習,甚至可以有能力直接進行后測試。
網絡課程中的測試主要是以測試題的形式出現。在測試題的編制過程中,應遵循如下原則:
測試的范圍必須與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相配合。測試中的題目限于內容聚合單元中所呈現的重要知識,而不包含以外的相關知識,達到只對這一內容聚合單元檢測的目的。
測試題目的性質必須具有課程內容的代表性,而且在題目數量的分配上,必須顧及課程中各個重點的均衡。
測試中題目的形式必須與測量的目的相一致。測量學生辨別能力時,可采用是非題或選擇題;測量學生理解力與記憶力時,可采用簡答題或填空題等。
對于選擇題,測試的語言要盡可能精簡、明確,選項要簡短。選項中正確答案的位置應隨機安排,避免使答題者找到規律。確保每一個問題都是獨立的,一次只能陳述單一問題,避免出現歧義。避免一個問題包含著另一個問題的答案。
測試在合理設計后,也要開發成SCO,作為可重用對象。
[1]龔玉鳳.SCORM 排序策略在遠程教育中的運用.現代教育技術,2008(3).
[2]黃宗江,王兆青.基于SCORM標準的網絡課件設計.浙江理工大學學報,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