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玲
血漿是制備血漿蛋白制品(白蛋白、免疫球蛋白、中純度和高純度的Ⅷ因子濃縮劑、纖維蛋白原濃縮劑、凝血酶原復合物等)的原料。單采血漿是從人體采集血液,經過抗凝離心,分離出血漿并將紅細胞還輸給獻血漿者本人的一種技術或方法。由于單采血漿為循環采集,費時較長,會發生一些獻漿反應。筆者對本單采血漿站進行血漿采集過程中一些易誘發獻漿反應的常見原因進行調查分析,并實施針對性的護理,具體如下。
1.一般資料: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血液制品原料血漿規程對申請獻血漿者進行健康狀況征詢、健康檢查和血樣化驗,并按照衛生部發布的獻血漿者須知對獻血漿者履行告之義務。獻漿間隔時間>14天,年齡18~55周歲,區域什邡、綿竹、彭州,觀察2009年1至6月獻血漿者人數35493例。
2.方法:采用四川南格爾生物醫學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XJC-2000血漿采集機和配套一次性耗材及枸櫞酸鈉抗凝劑(160ml內含枸櫞酸鈉6.4g)。獻血漿者隨機選擇機器采集。采漿機設置每循環收集量為0~250克,還輸速度為90毫升/分鐘,袖帶壓力50毫米汞柱,按標準操作規程進行血漿采集。
3.獻漿反應的判斷標準和類型輕度:獻漿時或獻漿后,出現面色蒼白,呼吸心跳加快,眩暈或連續呵欠,口周麻木等現象。中度:除輕度癥狀外尚有胸悶,惡心嘔吐,皮膚濕冷,心悸,血壓下降等。重度:除輕、中度癥狀外,還可出現意識模糊,暈厥,驚厥,抽搐,心律不齊,枸櫞酸鈉中毒嚴重者會出現呼吸困難,氣管痙攣等癥狀。獻漿不良反應主要有低血容量反應、枸櫞酸鈉過敏反應和中毒反應等類型[1]。
1.單采血漿反應情況35493例單采血漿獻漿反應65例,獻漿反應率0.18%。低血容量反應51例(其中精神因素發生獻血反應25例,占0.07%,該情況由于初次獻血漿者對單采血漿知識缺乏了解,心情緊張造成;身體因素發生獻漿反應20例,占0.06%;環境因素發生獻漿反應6例,占0.02%);枸櫞酸鈉中毒發生獻漿反應14例,占0.04%,2009年1月至6月獻血漿者反應類型和反應不同程度見表1。

表1 我站2009年1月至6月單采血漿發生獻漿反應統計

2009.2 5572 7 0.13 5(0.09) 2(0.04) 6(0.11) 1(0.02) 0 1002009.3 6235 12 0.19 9(0.14) 3(0.05) 9(0.14) 2(0.03) 1(0.02) 1002009.4 6011 10 0.17 8(0.13) 2(0.03) 8(0.13) 2(0.03) 0 1002009.5 6325 14 0.22 11(0.17) 3(0.05) 11(0.17) 3(0.05) 0 1002009.6 5677 13 0.23 12(0.21) 1(0.02) 10(0.18) 2(0.04) 1(0.02) 100合計 35493 65 0.18 51(0.14) 14(0.04) 51(0.14) 12(0.03) 2(0.006)100
1.誘發單采血漿不良反應的原因分析
(1)低血容量反應
①體質因素:獻血漿者身體質量較輕;獻漿前過度疲勞或睡眠不足;如空腹或饑餓狀態下、勞累疲倦時,血管條件不好造成血流緩慢,機器反復報警,采集時間過長,獻漿者產生焦慮、急躁情緒等;獻血漿者機體處于應急階段,通過迷走神經反射,引起短暫的血管擴張,外周阻力下降,血壓下降,腦血流量減少,發生反應。
②精神因素:是發生機采獻漿不良反應的另一重要因素,多見于初次獻血漿者。因情緒過度緊張、看見同采間獻血漿者反應、機器頻繁報警、采集時間過長、心理恐懼,醫護人員態度欠佳,語言生硬等原因,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經興奮,血壓下降,腦供血不足而引發不良反應。穿刺時對局部刺激產生疼痛,皮膚神經末梢產生刺激,引起強烈疼痛,全身神經高度緊張,反射性引起廣泛的小血管擴張,隨之血流緩慢,繼而血壓下降,腦供血不足,發生反應。
③環境因素:氣溫過高或過低;如冬天氣溫過低,獻血漿者血管收縮,影響血液流速,導致針頭容易堵塞或由于全血流速過低造成機器反復報警;夏天氣溫過高,獻血漿者出汗多,導致血液濃縮[2]。
2.枸櫞酸鈉中毒:單采血漿采集過程中,全血與抗凝劑比例一般為(10~16)∶1,整個采集過程抗凝劑需約90~160ml。短時間內輸入抗凝劑,再加上離體血液(在機采管道內),可能使血液溫度降低(低溫可使機體對枸櫞酸鈉代謝降低)。當機體來不及代償,血漿內枸櫞酸鈉高出危險水平,可使血清結合鈣上升,游離鈣下降,易出現枸櫞酸鈉中毒癥狀[3];
3.護理措施針對獻漿反應出現的誘因,應采取積極有效的護理措施,避免獻血漿者不良反應的發生。具體措施如下:
(1)嚴格篩選篩選獻血漿者時嚴格按照獻血漿者體檢標準進行,選擇體質量(女大于45kg,男大于50kg)及雙臂靜脈條件較好的獻血漿者,認真詢問其飲食、睡眠等情況,避免空腹或睡眠不佳等情況下采集。
(2)營造良好的采漿環境 采漿室應光線充足,保持適宜的溫度(18~22℃)和濕度(55% ~65%)。尤其是冬天注意保暖;
(3)提高采漿護士服務質量和技術操作水平獻血漿者由于每次采漿時間較長,與采漿護士接觸時間相對較長,所以采漿護士的服務態度和服務質量很大程度上影響獻血漿者的心理變化。因此,要不斷提高業務人員技術水平,盡量一次穿刺成功,以減少疼痛,縮短采集時間;提高對機器的操作水平,正確熟練排除常見的故障報警。加強采漿巡視,觀察采集過程中獻血漿者的反應,注重獻漿后注意事項的交代。
(4)低血容量反應的觀察及護理:低血容量反應多發生于體輕且空腹獻血漿者或緊張的初次獻血漿者。采漿前必須提醒獻血漿者避免空腹采集。在采漿過程中必須密切觀察,如獻血漿者出現精神淡漠、少言、面色蒼白等低血容量反應的先兆癥狀時,應停止采漿,給予口服熱葡萄糖水,取平臥位,并安慰獻血漿者。如癥狀加重出現胸悶、氣短、頭暈、惡心嘔吐、出汗、抽搐等癥狀時應配合醫生急救,立即取頭低腳高位,保持呼吸道通暢,刺激人中、內關等穴位使其清醒,必要時給氧,靜脈補充血容量,靜滴5%GNS或低分子右旋糖酐1000ml,必要時給予回輸血漿。
(5)枸櫞酸鈉過敏及中毒反應的觀察與護理:無論使用何種細胞分離機采集,為防血液凝固,在整個采集過程中會有90~160ml的抗凝劑(主要成分是枸櫞酸鈉)進入獻血漿者體內,引起血鈣降低。當獻血漿者出現口唇或面部輕度麻木的過敏反應時,即予口服葡萄糖酸鈣口服液,癥狀多能緩解。如癥狀未及時緩解,應立即停止采漿。出現胸悶、大汗、抽搐、呼吸困難等重度反應遵醫囑靜脈推注10%葡萄糖酸鈣和50%葡萄糖注射液,肌注或靜推山莨菪堿10mg,必要時給氧。故采漿過程中必須隨時詢問觀察獻血漿者,發現異常及早通知醫生處理以免癥狀加重。
(6)獻漿后24至48小時對每位發生獻漿反應的獻血漿者進行回訪并做好相關記錄,便于了解獻血漿者健康狀況,加強與獻血漿者的交流與溝通,增進獻血漿者與單采血漿站之間的感情,有效保障所有參與單采血漿獻血漿者的身體健康和安全。
1 張學全.機采原料血漿反應的探討與救治[J].中華實用醫藥雜志,2005,5(5):512 -513.
2 高振玲,王青,王紀成,等.機采血小板獻血不良反應的預防及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5):4 -5.
3 王飛,張宏,孔令魁,等.單采血小板無償捐獻者獻血反應的調查[J].現代檢驗醫學雜志,2005,20(3):17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