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月梅
異位妊娠是婦產科常見的急腹癥之一,發病率約為1%。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并有導致孕產婦死亡的危險,一直被視為具有高度危險的妊娠早期并發癥。以往多采用手術治療。近年來隨著診療技術的不斷提高以及醫生對異位妊娠的高度警惕,使得異位妊娠能夠在破裂或流產前得到準確的診斷,從而為保守治療提供了條件。我院采用氨甲蝶呤和米非司酮聯合治療非破裂型輸卵管妊娠50例,取得較好療效,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生命體征平穩,無腹腔內出血或內出血量少,無明顯下腹痛或短暫下腹痛,肝腎功能正常,外周白細胞正常,輸卵管妊娠包塊的直徑小于4cm,血hCG<6000IU/L,而患者有藥物保守治療的要求。
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未破裂型輸卵管妊娠符合保守治療適應癥50例患者。年齡18~43歲,有停經史45例,停經時間33~65天。臨床表現:少量陰道流血36例,輕微腹痛39例。孕產史:初孕者21例。有孕產史29例(人工流產27例,剖宮產2例)。選取2009年2月~2010年1月我院單用MTX治療非破裂型輸卵管妊娠24例最為對照組。
所有病人均入院治療,待查血常規、血凝試驗,肝腎功能無異常后,第一種方法:口服米非司酮100mg,每12小時一次,連用3天,同時MTX50mg分兩側臀部肌注;第二種方法:單用MTX50mg分兩側臀部肌注。
用藥過程中注意監測血壓、脈搏、腹痛、陰道出血情況;患者血HCG的值;每周進行B超檢查,如果患者輸卵管異位妊娠發生破裂則立即手術;每周復查肝腎功血常規。
治療成功:血HCG持續下降或下降≥20%;一療程后B超檢查包塊縮小≥30%;子宮直腸陷凹內積液消失或減少50%以上;臨床體征消失。
治療失敗:血HCG持續升高;腹痛加劇;妊娠破裂等腹腔內出血情況。
治療組50例患者的治愈率達到96.00%,明顯高于對照組24例患者的70.83%(P<0.05);治療組患者包塊縮小率,血HCG轉陰時間,平均住院時間均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觀察指標的比較(±s,n/%)

表1 兩組患者觀察指標的比較(±s,n/%)
組別 n 血HCG下降≥20% 包塊縮小≥30% 血HCG轉陰時間(d) 平均住院時間(d)治療組 50 48(96.00) 43(86.00)11.89±6.73 12.46±5.93對照組 24 17(70.83) 16(66.67) 17.89±7.37 1912±6.11 P <0.05 <0.05 <0.05 <0.05
治療組50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發生輕微不良反應占12.00%,對癥治療后消失,而對照組24例患者中,有7例患者發生輕微不良反應占29.17%,兩組患者治療后不良反的發生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比較(n/%)
根據MTX和米非司酮的作用機制,近年來應用米非司酮治療輸卵管妊娠的報道逐漸增多。目前輸卵管異位妊娠主要治療方法有藥物療法和手術治療。臨床上比較常用的治療輸卵管位妊娠的藥物為MTX和米非司酮。MTX為抗代謝藥物,其可以抑制滋養細胞增生,破壞絨毛,使胚胎組織壞死、脫落、吸收[1]。米非司酮是一種較強的孕激素拮抗劑,能促進絨毛滋養細胞的生長、促進腺上皮細胞的凋亡,導致胚胎、滋養細胞的變性壞死,從而阻斷孕酮活性,達到終止妊娠的目的[2]。本研究顯示:米非司酮和MTX聯合治療輸卵管妊娠顯著地提高了治療的成功率,治療第一周血hCG下降速度和幅度明顯大于單用MTX者,說明聯合用藥能更快、更有效地抑制滋養細胞增長,從而減少了輸卵管妊娠發生破裂的危險。由此可以認為,MTX和米非司酮聯合治療輸卵管妊娠兩者有療效相加的作用。
綜上所述,氨甲蝶呤和米非司酮治療非破裂型輸卵管妊娠明顯縮短了hCG降至正常范圍的時間減少住院日,可作為臨床首選方法。
1 柳英蘭,黃冰玉.不同甲氨蝶呤治療方案對未破裂輸卵管妊娠的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婦科與主科雜志,2005,21(6):373-374.
2 趙俊萍,秦靈梅.米非司酮輔助甲氨喋呤保守治療異位妊娠的臨床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雜志,2008,23(30):4357-4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