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建蘭
(杭州師范大學醫學院附屬余杭醫院,浙江杭州 3111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是一種具有氣流阻塞特點的慢性支氣管炎和/或肺氣腫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1]。藥物是治療 COPD 的基本措施[2],但由于長期使用抗生素可使患者并發真菌感染,影響患者的預后及轉歸。2009年10月至2011年4月,本院呼吸科收治350例COPD患者,并發肺部真菌感染22例,現將觀察及護理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22例,男16例,女6例;年齡65~89歲,平均78.6歲;病程5~17年;22例患者近期均有反復住院病史,使用過抗生素;合并糖尿病5例;痰液培養:熱帶念珠菌14例,光滑菌4例,克柔念珠菌2例,曲霉菌2例;藥物敏感試驗:氟康唑敏感18例,伊曲康唑敏感4例。
1.2 治療及轉歸 給予抗感染、持續低流量吸氧、改善通氣、糾正水和電解質紊亂、降低肺動脈壓、改善心臟功能不全等常規治療的基礎上,根據真菌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結果給予氟康唑、伊曲康唑治療。治療后20例患者痊愈、好轉,占90.9%,2例患者因嚴重感染導致多臟器功能衰竭死亡,占9.1%。
2.1 病情觀察
2.1.1 口腔黏膜 并發肺部真菌感染后,真菌能穿破上皮細胞漿膜進入細胞內,造成上皮細胞的增殖,形成白斑樣病損。因此,在充足的光源下,觀察患者舌、上腭、頰部、咽部有無白膜、白點。本組20例出現不同程度的口腔黏膜病變,白斑大部分呈點狀散在分布,其中1例嚴重者白斑呈片狀分布在舌面和兩頰,10例并發口腔潰瘍。
2.1.2 痰液性狀 咳嗽咳痰是COPD患者的主要癥狀,患者咳嗽后通常會咳出少量黏液性痰,一般在清晨較多,感染嚴重時痰量增多,常呈膿性痰。如并發肺部真菌感染,真菌在下呼吸道內大量生長繁殖,對細胞產生毒性和引起炎癥反應,菌絲體可因病灶趨于慢性而增加,出現拉絲狀、膠凍樣黏痰。本組5例痰液呈膠凍樣。
2.1.3 體溫 COPD患者繼發感染時體溫升高,抗生素治療后體溫下降,如并發肺部真菌感染,抗生素治療后體溫下降不明顯。本組22例患者體溫不同程度升高,最高39.1°C,經抗生素治療后體溫仍明顯高于基礎體溫。
2.2 口腔護理 切斷入侵門戶是預防真菌感染的前提,因此,用2%~3%碳酸氫鈉行口腔護理,改變口腔pH,抑制真菌生長;對口腔黏膜的白斑或潰瘍,用制霉菌素甘油涂患處,2~3次/d;對使用沙丁胺醇、異丙托溴銨、布地奈德霧化吸入患者,霧化結束督促患者及時漱口。本組患者經口腔護理7~10d,咽拭子真菌培養轉陰性。
2.3 呼吸道護理 文獻報道[3],COPD合并真菌感染大多為年老體弱患者,且均有氣道狹窄。本組均為老年患者,患者常咳嗽無力、喉頭痰鳴,痰不易咳出,必要時吸痰;指導患者行深呼吸及有效咳痰,根據患者體力情況盡量給予坐位或半坐臥位,協助定時翻身、叩背,予霧化吸入;氧療是治療COPD患者的重要措施,患者在夜間未吸氧狀態下指端氧飽和度可下降5%~35%[4],因此,給患者低流量吸氧,15h/d以上,告知患者夜間堅持吸氧。
2.4 給藥護理 注射用伊曲康唑制劑必須用專用的等滲鹽水稀釋,否則可能產生沉淀、混濁,靜脈滴注速度宜慢,由于藥物粘稠,容易出現堵管,需單獨一路輸入,宜對患者行外周靜脈留置套管針,氟康唑注射液靜脈滴注時也需控制輸液速度在200mg/h,告知患者勿自行調節滴速;氟康唑、伊曲康唑的常見不良反應是胃腸道反應、肝腎功能損害、皮疹及低血鉀,因此,使用過程中定期監測肝、腎功能。本組18例使用氟康唑患者中有2例出現惡心、嘔吐,4例使用伊曲康唑患者中1例出現低血鉀、1例出現皮膚發麻,及時對癥處理后癥狀好轉。
2.5 營養支持 鼓勵患者多食魚、蝦、瘦肉、牛奶、豆制品、新鮮蔬菜等,其中5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飲食由營養師安排;12例全身營養狀況較差患者,予靜脈輸注白蛋白、血漿,以提高機體抵抗力,促進感染控制。
2.6 消毒隔離 將患者安置在單人病房,配備活動型空氣消毒器進行空氣消毒,限制探視人員,地面和床單位每天用含氯消毒劑擦拭,氧氣管道、霧化管道單獨使用,患者的分泌物特別是痰液用餐巾紙包裹后放入醫院專用黃色垃圾袋焚燒處理。
COPD患者并發肺部真菌感染治療較復雜。對口腔黏膜、痰液性狀及體溫加強觀察,以便早期發現及治療。對真菌感染患者,加強口腔護理、呼吸道護理,做好給藥護理,同時重視營養支持和消毒隔離,促進患者康復。
[1]張小馮,呂平,樊敏.不同霧化吸人裝置用于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缺氧狀態的效果比較[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22):2073-2074.
[2]張凈,閆汝蘊.COPD患者肺康復運動處方研究進展[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0,25(12):1220-1223.
[3]周淑英,楊亞波.內鏡下氬氣道治療氣管支架植入術后再狹窄的護理[J].護理與康復,2009,8(5):392.
[4]林振偉,陳劍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50例分析[J]中國臨床醫學雜志,2007,14(6):782-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