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菊 李雅平 陳振鋒
學習壓力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外界環境所提出的要求進行認知和評價,如果學生認為這些要求超出了自己的應對能力,就會在心理上產生焦慮緊張等情緒,學習壓力也由此而生[1]。隨著部隊編制體制的改革,武警部隊護理士官將擔負著醫院和基層的全部護士角色,她們的主要責任是維護武警官兵的身心健康。護理士官屬于專業技術士官范疇,是從事護理工作的部隊初級衛生人員,具有基層性、穩定性、多能性和職業性特點[2]。我院護理士官全部來源于戰士,經部隊統一考試錄取,學制三年。同其他院校護理士官一樣,存在著文化基礎薄弱、學習能力不足的問題[3]。為了探討護理士官學員在校期間壓力感受情況,以便采取有效策略確保安全穩定,我們對護理士官學員進行了問卷調查與分析,現將調查結果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2010年2~3月整群抽取我院2009級229人為調查對象,均為女性,年齡18~21歲,平均(19.70±0.71)歲。
1.2 方法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調查問卷是在參考相關文獻[3]基礎上設計的,問卷內容包括8個維度和51個要素構成。
2.1.1 在校期間學員的學習和競爭壓力感受調查情況 在校期間壓力感受很大者17人,占7.42%;壓力感受較大者125人,占54.59%;壓力感受不大者86人,占37.55%;壓力感受沒有1人,占0.44%。
2.1.2 壓力來源(按每人選三項合計計算) 選擇家庭生活者38人次,占16.59%;婚戀者18人次,占 7.86%;學習者198人次,占86.46%;就業者96人次,占41.92%;社會交往者61人次,占26.64%;同學關系者66人次,占28.82%;隊里活動過多106人次,占46.29%;其他99人次,占43.23%。
2.1.3 壓力產生和形成的主要原因(按每人選兩項合計計算) 選擇缺少關系者19人,占8.30%;缺乏交流者68人,占29.69%;能力不足者85人,占37.12%;生活節奏快者82人,占35.81%;排解不暢者59人,占25.76%;學習競爭大82人,占35.81%;自卑感者18 人,占7.86%;攀比者7 人,占3.06%;收入差距11人,占4.80%;其他27人,占11.79%。
2.1.4 個人精神壓力得不到解決的不良影響(按每人選兩項合計計算) 選擇與同學關系緊張84人,占36.68%;影響正常生活者155人,占67.69%;制約學習效率170人,占74.24%;威脅他人安全9人,占3.93%;其他40人,占17.47%。
2.1.5 面對學習壓力通常采取的自我化解方式(按每人選兩項合計計算) 選擇看書看報34人,占14.85%;散步73人,占31.88%;娛樂56 人,占 24.45%;聊天 118 人,占 51.53%;聽音樂151人,占65.94%;與別人吵架1人,占0.44%;哭23人,占10.04%;毀掉不重要東西2人,占0.87%。
2.1.6 面對壓力通常采取與人交談時選擇對象(按每人選兩項合計計算),選擇父母94人,占41.05%;兄弟姐妹41人,占17.90%;同學136 人,占59.39%;戰友119 人,占51.79%;親屬18人,占7.86%;隊領導6人,占2.62%;男朋友30人,占13.10%;其他 14 人,占 6.11%。
2.1.7 當遇到精神壓力時得到隊領導和周圍人們勸解和幫助的情況 選擇很多28人,占12.23%;較多120人,占52.40%;很少74人,占32.31%;沒有7人,占3.06%。
2.1.8 找心理醫師和心理咨詢機構化解壓力的情況 經常找40人,占17.47%;找不到159人,占69.43%;沒時間找30人,占 13.10%。
此次調查結果經統計數據表明,229人認為在校期間壓力感受較大,占54.59%,感覺沒有壓力僅占0.44%。與鄧琪研究結果一致[4]。壓力主要來源學習占86.46%,隊里活動過多占46.29%,其他占43.23%,就業占41.92%。此結果與地方大學生學習壓力情況有所不同,地方大學生主要壓力來自于對未來的擔心,也就是就業壓力較大[5]。而我院的護理士官均來自于部隊又回到部隊,盡管她們也有對就業前景的擔心,但更多的壓力來自于學習本身和學員隊活動過多,有些活動占去了學員部分學習時間,給她們帶來了壓力感受。
在壓力形成的主要原因方面,她們認為個人能力不足是主要原因,占37.12%;其次是生活節奏過快,占35.81%;學習競爭加劇,占35.81%;缺乏交流占29.69%。反映出我院學員能客觀的分析自我。
精神壓力得不到及時化解時會帶來不良影響,對此同學們都有認同感,影響最大的方面有制約學習、影響正常生活和與同學關系緊張。提示管理者當發現學員有上述變化時,要及時跟上做工作,使不良影響降到最低。
在壓力化解方式中,與人交談是常用的方式,交談對象依次為同學、戰友和父母。值得注意的是學員隊領導只占交談對象的2.62%,反映出學員隊干部與學員之間感情距離較遠。自我化解也是常見的方式,多采用聽音樂、聊天和散步形式。找心理醫師化解壓力方式是最科學和有效的方式,但遺憾的是有69.43%的人認為沒有時間找心理醫師。盡管如此,當她們遇到壓力時仍能較多的得到隊領導和周圍人們幫助。反應出部隊長期養成的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及學員隊干部認真負責的工作責任感。
學習壓力是學習過程中產生的負擔感和壓迫感,長期的壓力是大學生抑郁、焦慮及其他心理問題的有效預測因子[6]。按照Selye的觀點,壓力具有正性和負性兩種功能,正性的壓力功能是一種愉快的、充滿著自我挑戰的體驗,可增強個體的心里警覺,促進個人的成長和職業的發展,而我們要避免的是壓力的負性作用[5]。為此,我們可以采取以下對策。
4.1 發揮學院專業優勢,暢通心理救援渠道 我院是武警部隊唯一一所醫學院校,是武警部隊心理研究所的核心機構,同時又是武警部隊健康教育研究中心,擁有雄厚的心理健康師資力量。目前已將有關人員定期、定人、定點下學員隊走訪學員,及時掌握學員的心理問題并給予及時解決,可以有效地避免學員沒有時間找心理醫師的問題。同時,學校開展各類選修課、心理拓展課以達到培養學生心理素質和鍛煉學生接受挫折的能力教育。
4.2 科學合理安排活動,增加學員自主學習時間 從2010年~2011年課程表排課情況看,排課密度較大,學員自習時間較少,所學習的內容沒有時間消化吸收,再加上學員隊的各種活動占去部分自習時間,使本來就少的學習時間越發緊張。有關部門在提倡活躍校園文化的同時,盡量減少或不鼓勵沒有在根本上提高學習積極性的僅是形式上的第二課堂活動,讓學生有更多的自主時間。
4.3 教育學員改變認知結構,正確面對壓力 認知結構的一個基本觀點是:你對生活的解釋方式會影響你的情緒和你做出的反應。生活中的壓力事件隨處可見,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壓力。同一個壓力,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應,區別在于人們內心對壓力的認知[7]。護理士官通過對自身的認知重構,改變不合理的認知,減少不必要的壓力,保持健康愉悅的心情完成學業。
4.4 加強學員隊干部的能力素質,做學員的貼心人 學員隊領導是學員在校期間的第一責任人,他們都有較強的責任心和使命感。但是,從調查情況看,在很多時候他們對學員的精神狀態關注不夠,學員通過“與人交談”和“自我化解”方式來擺脫壓力,有很重要的社會效果,但她們的交談對象卻不是隊領導。因此對干部應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質,做她們的朋友學會傾聽,可以擺脫交談的顧慮,使問題獲得比較正確和適當的解決。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認識水平的提高,建立合理的社會支持系統,共同化解和疏導護理士官學員的學習壓力,以減少壓力帶來的不良影響,實現提高教學質量,確保安全穩定的目標。
志謝 感謝武警部隊心理研究所所長王進禮教授的悉心指導!
[1] 孟迎芳.初中生學習壓力的心理分析及其應對措施[J].福建師范大學福清分校學報,2001,3:68-71.
[2] 時蘭春,王江雁,郭曉強,等.學習策略教學與護理士官培養[J].衛生職業教育,2009,27(4):28 -29.
[3] 溫淑春,劉月平.追求生活健康應是生活時尚[N].天津日報,2000-7-17(14).
[4] 鄧 琪.大學生學習壓力感的特點實證研究[J].神經疾病與精神衛生,2008,8(1):20 -23.
[5] 宋迎秋,曾 璇,龍健顏.大學生壓力適應與心理困擾的關系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0,18(8):949 -951.
[6] 張新奎,鮑英善,胡 月,等.大學生學習壓力現狀及其與學習倦怠的關系研究[J].神經疾病與精神衛生,2010,10(4):369-371.
[7] 王 林.士官心理壓力產生的原因及緩解方法[J].中國民康醫學,2010,22(5):599 -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