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 蕾
我國基礎護理的現狀和發展
屠 蕾
從加強基礎護理及影響基礎護理質量改進和提高的因素方面,綜述了我國基礎護理現狀,提出了發展我國基礎護理工作的思路和對策。
基礎護理;護理質量;對策
基礎護理是以護理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為基礎,是滿足病人生理、心理、社會等各方面的需求和疾病治療與康復需要的護理。其內容涵蓋了生活護理、病情觀察、基本護理技術操作、心理護理、健康教育、預防醫院感染、臨終關懷、書寫護理文書等護理工作[1]?;A護理是臨床護理工作的基礎和核心,是護理人員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是以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的體現,是病人安全和診療效果的重要保障。衡量一個醫院的管理水平和護理質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基礎護理質量?,F就我國基礎護理現狀及發展綜述如下。
我國自20世紀90年代末,衛生部就關注基礎護理問題,近5年來更將基礎護理作為提高護理質量的重點?!吨袊o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05—2010)》中,衛生部特別提出了要為病人提供基礎護理服務,為病人提供基本的生活服務,提供康復和健康指導,保障病人安全和護理工作質量。2010年,衛生部為規范基礎護理服務的實施,又公布了《住院病人基礎護理服務項目》和《基礎護理服務規范》等技術文件[2]。同時啟動了全國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旨在通過夯實基礎護理,切實加強臨床護理工作。各大醫院也爭相尋找對策來促進基礎護理的有效落實,陳紅宇等[3]通過改變排班模式、調整工作職責,保障基礎護理落實。陳向榮等[4]通過激發護士對基礎護理工作的動力和成就感提高基礎護理質量。近幾年,護理質控中心也定期或不定期對各大醫院分級護理質量、基礎護理落實率、對危重病人病情知曉度、健康指導等做了專項檢查和指導。
1.1 加強基礎護理工作取得的成效
1.1.1 提高了護理安全和護理服務質量 基礎護理是保障護理安全的有效手段,護理措施的落實直接關系到護理服務質量。例如,護士在觀察病人病情時發現有自行拔除氧氣管、改變輸液滴速等不利行為,及時實施行之有效的預防干預,確保了住院病人的護理安全。有很多病人的并發癥也是護士在做基礎護理時及早發現、及時處理的,有效地保證了護理服務質量。據青島市護理質控中心報告:2009年基礎護理及分級護理措施落實達標率92.16%,病人安全保護措施實施率達96.08%,分級護理質量平均分94.36分,均呈逐年上升趨勢,同時病人意外發生率顯著下降。
1.1.2 提高了病人滿意率,促進醫患關系和諧 滿足病人基本需要是護士的主要職責[5],而基礎護理是護士與病人溝通的重要橋梁。護士在為病人提供主動、全面、耐心、細致的基礎護理服務時,不僅給病人帶來了良好的服務感受,更在構建和諧醫患關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對護士的滿意率調查中發現,病人總體滿意率較高,達99.13%,分級護理以及住院病人滿意度方面較以往提高4%~10%。護理糾紛也隨著基礎護理措施的落實到位而有明顯下降,一些醫院甚至實現了護理零糾紛及零投訴的目標[6]。
1.1.3 樹立了良好的護士職業形象和服務品牌 基礎護理工作的大量推進,在病人得到了安全、優質、滿意的護理服務的同時,護士職業形象也得到了廣大群眾的認可。護理工作在呵護生命、治療疾病、維護健康、減輕病人痛苦、提高病人生活質量方面正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些醫院通過基礎護理質量管理,達到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陳向榮等[4]報道,通過強化基礎護理工作,科室的床位使用率及經濟收入遞增,錦旗、表揚信增多,隨著病人的口口相傳,無形中增加了醫院的核心競爭力,樹立了良好的服務品牌。
1.2 影響基礎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和提高的因素
1.2.1 護士對基礎護理服務的認知還存在偏差 部分護士認為,基礎護理是侍候人的事情,付出時間多、辛苦,且技術含金量不高[7]。也有護士認為基礎護理收費低,如零收費項目有生命體征監測、皮膚護理、更換被服等,無法體現護士工作價值,造成了護士對基礎護理工作產生消極情緒。據調查,一些新畢業護士對基礎護理的認知停留在生活護理層面上,甚至認為基礎護理就是生活護理[8]。由于護士對基礎護理服務的認知偏差,使護士的服務意識與病人對基礎護理的需求之間存在差距,護士主動服務意識不夠。要促進基礎護理工作發展,關鍵是要解決“認識”問題[2]。
1.2.2 專業護士從事基礎護理工作的實際時間很少 除了護士編制不足、臨床護士缺乏外,近年來,由于護工公司的介入,大量護工進入臨床一線參與病人的基礎護理,也是導致護士離病人越來越遠的一個重要原因。調查顯示,諸如服藥、肢體功能鍛煉、臥床病人的皮膚護理、臥床翻身、鼻飼等臨床基礎護理本應由護士完成,但實際工作中卻有75.1%的臨床護理工作由護工及家屬完成[9]。事實上,任何一項護理技術操作,護士的操作遠比護工更具知識性、科學性。此外,醫院臨床支持系統不夠完善,護士除了專業護理外還額外承擔了領物、醫囑輸入、收費核算等非護理工作,又大大減少了護士直接服務病人的時間。專業護士從事基礎護理工作的時間不足,不僅增加了安全隱患,還降低了基礎護理質量。
1.2.3 護士基礎護理技能生疏 近年來,很多醫院在護理“三基”知識的培訓上投入了很多精力,但由于護理隊伍穩定性差,不斷流動,造成全院年輕護士比例高,技術操作熟練程度低。部分醫院臨床護士對病人的主要病情和護理問題掌握不夠全面,護理措施和健康指導缺乏針對性。另外,臨床本科生護士逐漸增多,也是導致護士基礎護理技能生疏的原因之一。由于本科生的基礎護理教學一直存在著許多問題,基礎護理理論內容淺顯、操作多等特點正與本科生渴求高層次理論、知識的愿望相違背,因此本科生對學習基礎護理興趣不大,踏入臨床后“理論強、操作差”的弊端顯現明顯。
1.2.4 基礎護理設施落后 臨床一線使用的基礎護理設施大都簡陋,如無多功能病床、沐浴機等[10],多依靠護士的雙手和付出體力來完成各項護理操作。一些方便、快捷的儀器因價格昂貴而無法得到廣泛應用。如此效率低、耗時長的基礎護理方法嚴重影響了基礎護理工作的發展。
1.2.5 基礎護理質量評價標準滯后 雖然基礎護理質量的評價標準正努力向標準化、規范化管理,但基礎護理的量化管理還有明顯不足,如心理護理、護患溝通無完善的評價標準。對這些軟指標,還需建立比較完善的、真正意義上的質量評價體系,以客觀、全面地反映和促進臨床護理質量。
2.1 改變護士服務理念,調動護士主觀能動性 在護理工作中,通過改變護士的基礎護理服務理念,將“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和人文關懷融入對病人的護理服務過程中,在提供基礎護理服務的同時,加強與病人的溝通交流,為病人提供人性化護理服務。同時,管理者應幫助護士克服職業倦怠,讓護士真正了解自己的職業內涵,調動護士的工作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建立激勵機制,提高護士對基礎護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增加職業自豪感,體現自身價值。正確的服務理念和自身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在基礎護理實踐中起決定性作用。
2.2 科學統籌人力資源,增加護士直接服務病人的時間 目前臨床護士人力緊缺問題正在不斷解決,除了增加護士絕對數外,醫院可以建立如物資供應保障、病人運送等支持系統,使病房護士有更多時間留在病房里從事專業護理工作。同時,醫院應簡化護理書寫,盡可能減少護士書寫護理文件的時間,使護士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為病人提供直接護理服務,把時間還給護士,把護士還給病人。在人力的保障下,逐步解決依賴病人家屬和護工完成生活護理的不良現狀[11]。因此,如何有效地將護士的增加轉化為對病人服務的增加有待于進一步探討。
2.3 提高護士基本技能水平,鼓勵參與科研創新 走向臨床護理工作一線的每個護士,無論學歷、職稱如何變化,基礎護理技能始終是不可生疏的基本功[12]。首先,加強護士基本技能培訓,并對薄弱環節、薄弱對象進行專題教育,從技術上保證基礎護理質量。其次,在臨床上要發揮本科生及高學歷護士的特長,鼓勵他們積極參與生活護理、護理安全、健康教育等基礎護理方面的科研創新和突破,以提高基礎護理質量。
2.4 加大護理經費投入,使用先進的護理設施 醫院應加大護理經費的投入,提高護士工資、獎金、福利等勞動待遇,并應用先進的護理設施,如翻身床、轉運病人的吊機等,不僅減輕護士的勞動強度,提高護理工作效率,還使護士有更多的精力、體力來為病人服務。
2.5 改進管理模式,建立完善的質量評價標準 醫院可以結合護士隊伍分級管理,明確基礎護理職責,通過責任制護理模式,使護士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從而加強護士工作責任心,方便管理者對責任護士工作進行評價和監督。方芳等[13]在實施護士分層級管理后,病人壓瘡發生率減低,健康教育的滿意程度顯著提高。一些醫院通過創建“示范病房”,讓病人參與評價等措施,加強基礎護理,規范護理行為,改善護理服務[11]。另外,基礎護理的質量評價標準是促進基礎護理質量進一步提高的有力保證。健全基礎護理質量評價指標,確定指標權重,用量化管理方法把軟指標具體化、目標化,改善基礎護理質量的薄弱點,使基礎護理質量得到有效持續改進。
21世紀是健康護理的新時代,護理管理者及護士都將面臨新的挑戰,人們對護理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基礎護理是護理工作中最基礎也是病人最需要的服務。做好基礎護理是確保護理質量持續改進的必備基石,也是發展??谱o理的重要保證。如何保證基礎護理質量,深入研究其有效舉措是護理管理人員不斷探索的問題。
[1]劉喜文.護理學導論[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7:5-6.
[2]衛生部.衛醫政發[2010]7號.關于加強醫院臨床護理工作的通知[S].2010-01-26.
[3]陳紅宇,付沫.臨床基礎護理落實現狀調查分析與策略應對[J].護理學雜志,2010,25(21):7-9.
[4]陳向榮,鄧勝平.提高基礎護理質量的實踐與效果[J].護理管理雜志,2007,7(1):39-43.
[5]程蕾,游川.注重基礎護理內涵建設促進護理學科發展[J].全科護理,2010,8(3B):739-740.
[6]陸潔,張華.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的實踐與體會[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0,27(8B):1206-1231.
[7]丁炎明.護理人員現代護理觀與基礎護理認識現狀及兩者之間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23(3):56-58.
[8]裘曉霞,蘇爽.新畢業護士對基礎護理認知的調查[J].護理研究,2009,23(11B):2939-2941.
[9]王玉英.臨床護士對基礎護理認識和實施現狀的調查[J].現代護理,2008,14(2):231-232.
[10]王建軍.護理人員對基礎護理現狀的認識及思考[J].當代護士,2008,25(10):3-6.
[11]岳麗青,李映蘭.我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的初步實踐與體會[J].護理管理雜志,2010,10(5):314-316.
[12]劉蘇君.基礎護理——護士的專業內涵[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4):243.
[13]方芳,程云.實施護士分層級管理對基礎護理質量影響的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9,44(2):114-117.
The status quo and development of basic nursing in China
Tu Lei(Central Hospital of Changning District Shanghai City,Shanghai 200336China)
It reviewed the status quo of basic nursing in China from aspects of strengthening basic nursing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nursing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enhancement.It put forward some thinking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asic nursing work in China.
basic nursing;quality of care;countermeasures
R471
A
10.3969/j.issn.1009-6493.2012.01.006
1009-6493(2012)1A-0015-02
屠蕾(1974—),女,護理部副主任,主管護師,本科,從事護理管理研究,單位:200336,上海市長寧區中心醫院。
2011-02-10;
2011-10-14)
(本文編輯 李亞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