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惠碧,邱海珍,鐘發冰,黃雪彬
對臨床實習護生進行職業防護教育的效果研究1)
施惠碧,邱海珍,鐘發冰,黃雪彬
1)為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廳科研項目,編號:Z2010003。
實習護生作為護理隊伍的特殊群體,由于理論知識薄弱、實踐技能不足、缺乏臨床經驗及防護知識,是職業傷害的高危人群,更易成為職業損傷的“易感者”,且其職業損傷風險和職業安全防范具有特殊性[1,2]。護生進入臨床實習后,在診療、護理、操作過程中如果不注意個人防護,極易造成職業性損傷,嚴重威脅護生的身心健康。為此,實習前職業防護培訓非常重要[3]。為探討護生職業防護教育的有效方法,對2007級護生完成臨床實習返校前就實習期間發生的銳器傷、職業自我防護現狀、接受職業防護教育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并對即將進入臨床實習的2008級護生開展切實、有效的職業防護教育,結果如下。
1.1 對象 2007級和2008級護理大中專護生,均為三年制中考及高考生源,均為女性,年齡17歲~23歲。兩屆護生的基本情況(學歷、年齡、性別、生源、教學計劃、臨床帶教老師及在校職業防護教育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調查摸底 采用自行設計的“實習護生防護調查表”,對2007級大中專護生完成9個月臨床實習返校前進行問卷調查,問卷主要涉及5部分內容:護生一般項目,護生接受職業防護教育情況,帶教老師的防護情況,以“是”“否”作答;護生在實習期間發生的銳器傷情況,護生職業自我防護現狀,按學生回答情況進行綜合評定。
1.2.2 開展系統的臨床職業防護教育培訓 針對調查摸底時發現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制定一套有針對性、規范性的“護理職業防護教育方案”,組成一個防護教育團隊。在2008級護生進入臨床實習前及對帶教老師和護生開展職業防護知識專題講座及常用護理技術操作強化訓練等,將職業防護相關知識融入教學操作中。培訓時間共4d,其中2d專題講座、2d技術操作強化訓練。培訓內容包括:職業防護法規,常見經血液傳播疾病流行特點及傳播途徑,職業感染的危險性及傳播途徑,標準預防的概念和措施(接種乙型肝炎疫苗、洗手等),銳器傷的原因和防范措施,正確應用防護技能,使用防護設備(隔離衣、手套、口罩);在教學形式上,將職業防護措施貫穿于護理教學中,如常用護理技術操作強化訓練時,在對每位病人操作前后要洗手,凡是有可能接觸到病人血液、體液的操作均應戴手套,在注射、標本采集時必須對護生加強預防針刺傷及玻璃割傷的教育;針刺傷可能發生在操作前、中、后3個環節,操作后發生率高且危險性大,主要是重套針帽、取下針頭、處置用過的針頭,針刺傷后處理應做到1擠、2沖、3消、4注射、5隨訪等[1]。特別強調銳器傷的嚴重后果,讓護生明白其危害性,使護生自覺養成安全的護理行為習慣。嚴格帶教老師的準入,形成一對一的臨床帶教,要求帶教老師加強職業防護帶教,護理部或課題教育組人員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督查。
1.2.3 評價 經過臨床防護教育培訓,再次采用“實習護生防護調查表”于護生完成9個月實習返校前進行問卷調查,所得結果與2007級護生的調查結果進行比較。問卷采用無記名方式進行,并遵循保密原則,讓護生獨自填寫,30mim后現場收回。兩次調查各發放問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率100%。
1.2.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屆護生一般項目比較(見表1)

表1 兩屆護生一般項目比較 人
2.2 兩屆護生銳器傷發生情況比較(見表2、表3)

表2 兩屆護生發生銳器損傷類型 人次

表3 兩屆護生銳器損傷次數比較人
2.3 兩屆護生的職業自我防護現狀(見表4)

表4 兩屆護生的自我防護現狀 人
2.4 兩屆護生接受職業防護教育情況(見表5)

表5 兩屆護生接受職業防護教育情況比較 人
2.5 兩屆護生對帶教老師職業防護情況的評價(見表6)

表6 兩屆護生對帶教老師職業防護情況評價比較 人
3.1 開展臨床職業防護教育培訓能有效減少護生銳器傷的發生 培訓教育已經被公認為是減少職業損傷的有效措施[4]。通過臨床實習前技能強化訓練及職業防護教育的專題講座、討論,能及時補充缺乏的職業感染防護知識,提高其職業防護意識,掌握防護措施的應用,自覺地把所學的正確的防護行為帶到臨床實習工作中,最大限度地減少職業感染性損傷[1,5]。本研究結果顯示,開展護生臨床職業防護教育培訓能有效減少護生實習期間針刺傷和安瓿割傷的發生次數及發生率,有利于護生的身心健康。
3.2 加強職業防護帶教能提高護生的職業防護意識和能力
帶教老師的職業素質、自我防護意識和技術的高低對護生起引導和暗示作用[4]。本研究結果顯示,所有護生希望帶教老師將防護相關知識融入臨床教學中,96%護生認為帶教老師的防護意識對自身有影響。在臨床護理實踐中要求帶教老師加強職業防護帶教。為此,在對2008級護生進行職業防護教育的同時,加強了對帶教老師的職業防護教育培訓,使老師掌握了職業防護知識、技能及有效的帶教技巧,提高了帶教老師的防護意識和能力。有94%的帶教老師能將相關知識融入教學中,95%的帶教老師能主動講解相關知識,如危險操作前給予提醒,受傷后給護生正確指導,對護生以正面影響,強化護生的自我防護意識,明白臨床工作中做好自我防護的重要性。同時加強重點時段重要環節管理,如入科實習的第1個月是適應環境、規范護理行為的關鍵時期,在操作過程中,帶教老師要告知學生操作的程序、要點、注意事項,同時要告訴學生該操作易造成的職業損傷和防護措施,針對實習中容易出現的防護問題反復強調,如為病人抽血、注射、配制化療藥物時一定要戴手套;用過的針頭禁止雙手回套等,教育護生規范操作是第一而且是最重要的預防手段。同時以身作則對提高護生的職業防護意識有重要作用,身教勝于言教,因人施教,糾正護生僥幸心理,加強對護生的培訓、監督和考核,指導他們采取正確的防護方法,使實習護生在態度、情感、行為上養成良好的職業防護習慣,提高安全的操作技能。特別是帶教老師的傳幫帶作用,對培養學生良好的工作作風非常關鍵[6],說明帶教老師的選拔與職業防護培訓是提高臨床護生職業防護培訓效果的關鍵。
3.3 職業防護教育和管理任重道遠 加強職業防護,不僅是個人的問題,還是家庭的問題、社會的問題[7,8]。盡管醫院對護生職業防護教育做了大量工作,但防護教育形勢仍然嚴峻,本研究結果顯示,2008屆護生在校有41%未接受過職業防護相關教育,安瓿割傷為首位,占87%,多因不按要求使用紗布,而是直接徒手掰安瓿所致;針刺傷占48%,其中自我刺傷所致占84%;注射、輸液時戴手套者只占48%,不戴的主要原因是帶教老師沒要求占51.8%、不方便占26.5%;手有傷口時戴手套者52%,不戴是怕影響工作占41.9%、怕老師有意見占27.9%。此“帶教因素”是臨床帶教老師在操作過程中已習慣于“徒手操作”,這給實習護生造成了很大負面影響,有些護生想使用紗布掰安瓿,但見老師徒手操作而不敢用,以及想戴手套結果受到護士的阻止,也有管理者的原因,這都反映了帶教老師的防護意識淡薄及管理者缺乏全面防護的管理理念,護生防護知識掌握不牢,學校職業防護教育存在缺位,醫院和社會對防護知識的宣傳和重視力度不夠,缺乏切實可行的職業防護制度。因此,必須從教育抓起,在護理教育中增設護士職業危害與防護課程,將職業防護措施納入護理操作常規,提高護生的職業防護意識;臨床護理帶教老師肩負著培養護士后備軍的重任,更應從預防入手,規范管理,加強職業安全教育,采取安全操作,減少職業危害的發生;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應建立和完善職業暴露的有關保護法規、發生危害后的應急預案和處理程序,建立傷害報告及反饋制度、跟蹤制度,采取綜合預防措施,營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建立實習護生健康檔案并定期體檢,以保障實習護生身心健康。
總之,通過各層面的密切銜接,真正使學校教育、實習前培訓、臨床崗前教育、實習教育、工作后定期在職教育成為統一整體,以有效減少護生的職業損傷。
[1]黃謹耘,陳清.在大專護生基礎護理教學中開展職業防護教育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09,16(8A):8-11.
[2]王秀菊,劉娜,唐翠卿.實習護生針刺傷情況調查分析[J].全科護理,2009,7(5B):1303-1304.
[3]陸麗清,劉金妹,欒偉.護生職業防護認知及培訓需求調查[J].護理研究,2010,24(1B):118-119.
[4]柯鴻,鮑紅霞,楊海香.對臨床實習護生職業安全防護的認知調查與對策[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9,18(6):699-701.
[5]李小英,劉志娟,鄧署芳.護生職業感染防護健康教育效果研究[J].護理研究,2008,22(4A):877-878.
[6]廖耀玲,李素芬,郭瑛.加強對實習護生的職業防護帶教[J].護理研究,2006,20(8C):2244-2245.
[7]王育珊.實習護生職業防護知識與行為的調查研究[J].護理研究,2008,28(12C):3298-3299.
[8]Massar OT,Cavone D,Orlando G.Needle stick and sharps injuries among nursing students:An emerging occupational risk[J].Gltal Med Lay Ergon,2007,29(3):631-632.
Study on effect of occupational protection education for nursing students in clinical practice
Shi Huibi,Qiu Haizhen,Zhong Fabing,et al
(People’s Hospital of Beihai City of Guangxi Zhuang Nationality Autonomous Region,Guangxi 536000China)
[目的]探討開展臨床職業防護教育對實習護生職業損傷的影響。[方法]2007級大中專護生未接受過臨床職業防護教育,2008級大中專護生接受臨床職業防護教育,分別在護生實習結束返校前用自行設計的問卷進行調查。[結果]2008級護生針刺傷和安瓿割傷發生率、發生次數明顯低于2007級(P<0.01或P<0.05),接受防護教育的程度2008級護生高于2007級(P<0.01)。[結論]加強護生臨床職業防護教育,能降低護生銳器傷的發生,提高護生的安全防護意識和防護能力,但護生職業防護教育,需學校、醫院、社會各層面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減少護生的職業損傷。
實習護生;臨床教育;職業防護
G642.0
C
10.3969/j.issn.1009-6493.2012.01.041
1009-6493(2012)1A-0084-03
施惠碧(1966—),女,護士長,副主任護師,本科,從事護理管理研究,單位:536000,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人民醫院;邱海珍、鐘發冰、黃雪彬單位:536000,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人民醫院。
2011-05-27;
2011-12-15)
(本文編輯 李亞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