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文,王愛敏,王 力
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的專家調查研究1)
張文文,王愛敏,王 力
1)為2011年山東省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資助項目,編號:SDYY11182。
我國自1992年開設護理碩士教育以來,培養了大批高級護理人才,但培養的人才以教學、科研型為主[1]。隨著診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醫學分科的日益細化,護理服務范圍和護士的專業角色不斷擴展,培養臨床專業化的高級護理人才已是大勢所趨,而設立護理碩士專業學位成為培養該類人才的基本途徑[2]。2010年1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27次會議決定設置護理等19種碩士專業學位?,F階段,國際護理碩士研究生教育層次的主要方向是面向臨床,加強我國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力度不僅是護理專業化發展及與國際護理碩士教育接軌的需要,更是為了改革和完善我國護理碩士研究生培養體系的需要[3]。但由于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理念、培養方式、質量標準和師資隊伍建設等與學術型研究生有所不同,不能照搬其培養模式。因此,需要對此類人才的培養過程進行必要的探索。現借鑒國外對護理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經驗,通過專家函詢的方式,征求了33名專家的意見,為初步構建我國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提供一些建設性的建議。
1.1 問卷設計 通過查閱國內外文獻,參照200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關于做好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的若干意見》、2010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關于印發金融碩士等19種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的通知》、1998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臨床醫學專業學位試行辦法》等有關政策文件,形成了基本問卷。
1.2 問卷形式 問卷包括致專家信、專家基本情況調查和問卷正文,正文包括培養目標、培養方式及人才培養質量標準三大方面,共65個條目243個選項。
1.3 調查方式 選取開展護理碩士研究生教育的醫學院校和三級甲等醫院的33名專家,回收有效問卷32份。
1.4 資料整理與分析 采用德爾菲專家函詢法,在查閱國內外相關文獻的基礎上制定了專家函詢問卷。數據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算出每一選項的專家選擇率,排序并描述專家意見的集中程度;用專家權威系數反映專家的權威性;用回收率和提出建議的專家所占比例反映專家的積極程度。
2.1 專家一般情況(見表1)

表1 32名專家的一般情況
2.2 專家積極程度 第一輪問卷回復率為97%,其中有75%的專家提出建議,提示專家積極程度很高?;厥章试酱蠛吞岢鼋ㄗh的專家比率越大,說明專家的積極程度越高。
2.3 專家權威程度 本研究專家權威系數為0.81(一般專家的權威系數在0.7以上已是非常好[4])。通過非參數檢驗得出兩個領域專家的權威系數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2.4 專家對培養目標相關問題的選擇情況
2.4.1 應具備的素質 多數專家均認可問卷中列出的素質,按其選擇率大小進行重要性排序,見表2。

表2 專家對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具備的素質認可情況(n=32)
2.4.2 畢業后主要從事的角色 88.9%的專家認為為臨床高級護理實踐者。
2.4.3 與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銜接 87.5%的專家認為未來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要與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相銜接,對于可能實施的銜接過程,有73.3%的專家認為學生獲得相應的專業學位并需要有一定的專科工作經驗后才可有資格參加專科護士類職業資格考試以取得職業資格證。
2.5 專家對培養方式相關問題的選擇情況
2.5.1 招生與學制
2.5.1.1 招生對象 按選擇率大小進行排序,具體見表3。

表3 專家對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對象要求的選擇情況(n=32)
2.5.1.2 護理碩士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招生比例 大多數專家認為應加大專業學位比例,62.5%的專家選擇兩者比例為1∶2,也有專家建議比例應在1∶2或1∶3及以上。
2.5.1.3 培養學制(見表4) 56.3%的專家認為應屆畢業生和有臨床工作經驗的學生學制應有所不同。

表4 專家對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學制的選擇情況(n=32) %
2.5.2 臨床實踐 75.0%的專家認為對有或無臨床工作經驗的應不同;96.9%的專家傾向于到三級甲等綜合醫院進行實踐。對于實踐方式,59.4%的專家認為除了自己專業科室外,應按照學校統一要求實踐比較重要的科室如內科、外科等。臨床實踐內容包括:參加臨床護理各班次工作,每周參加醫療查房及護理查房,參加科室組織的業務學習,負責分管病人的整體護理,參與學生臨床帶教等。84.4%的專家認為有必要建立臨床實踐管理規定。
2.5.3 畢業考核 考核內容包括思想素質、綜合運用英語能力、??评碚撝R與操作技能、臨床護理教學、科研及管理能力和臨床??谱o理綜合能力等方面。對考核形式,71.9%的專家傾向于以理論、整體護理、專科技能操作為主的臨床綜合考試加畢業論文。
2.5.4 臨床指導老師的遴選要求(見表5)

表5 專家對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臨床指導老師的遴選要求(n=32)
其中,50.0%的專家認為??乒ぷ髂晗拊?年及以上,40.6%的專家認為10年及以上;對帶教經歷,46.9%的專家認為5年及以上,34.4%的專家認為3年及以上。對科研能力,專家認為單獨承擔過或合作過研究課題均可;對臨床護理能力,專家傾向于解決專科疑難病、危重病護理的能力。
護理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是能夠直接參與臨床護理實踐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層次、應用型、??菩妥o理人才[3],這在培養方式的相關問題如招生、學制、臨床實踐、畢業考核及導師因素中,專家意見的集中性趨勢得到了體現。
3.1 招生與培養學制 84.4%的專家認為可以招收有一定工作經驗的本、??飘厴I的注冊護士,62.5%的專家認為可以招收應屆本科生。對于培養學制,56.3%的專家認為有較多或較少臨床經驗的學生應該不同。對于應屆畢業生,多數專家傾向于3年,而有臨床工作經驗的為2年。專家普遍認為護理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所有的護理研究都必須來源于實踐,而對于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來說,臨床護理實踐經歷顯得更為重要。因此,可以針對不同的招生對象采取不同的學制,應屆畢業生臨床經驗較少,應適當增加臨床實踐的時間以提高專科臨床護理能力。而臨床經驗較多的入學者可酌情縮短培養年限。這樣在保證培養質量的同時,通過適當的縮短培養年限,來盡快滿足目前我國對臨床專業化高級護理人才的需求。對于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的招生比例,62.5%的專家傾向于1∶2,也有專家建議兩者比例應在1∶2或1∶3及以上。我國在過去的10多年中主要培養的是科研型、教學型人才,這些人才對護理院校師資隊伍的建設產生了積極作用,但對臨床護理工作科學化水平的提高卻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5]。護理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是能夠直接參與臨床護理實踐的應用型護理人才,他們將對臨床護理科學水平的提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加大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力度是非常必要的。
3.2 培養方式
3.2.1 培養過程突出臨床實踐 臨床實踐是研究生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護理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無論是學術學位或專業學位都脫離不了臨床[6]。專業學位研究生是以培養高層次的臨床專科型高級護理人才為目標。其中臨床實踐能力是首要的核心能力[7]。因此,首要的目標是培養臨床實踐能力,尤其是培養某一特定領域的臨床護理能力。由于護理專業學位教育處于剛起步狀態,尚缺乏培養經驗,大多數院校還未形成一個完整的、清晰的研究生實踐方案[8]。在研究生的臨床實踐中,研究生輪轉多個科室,每個科室的時間也均衡分配,培養的是通才而非專才、專家。這顯然與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目標相矛盾[5]。本研究中,對臨床實踐方式,59.4%的專家認為應采取集中實習和導師帶教相結合的方式,即根據自己的研究方向進行某一專科的臨床實踐,在臨床導師的指導下掌握這一??祁I域的各項護理技術和知識,同時在此基礎上再統一按照學校要求實踐比較重要的科室如內科、外科、ICU、急診科等。75.0%的專家認為對有或無臨床工作經驗的臨床實踐內容應不同。所以,導師可根據每個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及研究生自身特點,分別制定臨床實踐計劃,對于應屆本科畢業生應加強臨床實踐,而對于??飘厴I的有臨床工作經驗的則應適當加強理論課程的學習。通過這種個性化的設置,使不同起點的研究生達到某一相同的臨床專業化水平。
3.2.2 考核內容著重臨床護理能力 為了使培養出來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更符合我國對臨床專業化高級護理人才的要求,必須通過考核來確保培養質量。本研究中,71.9%的專家傾向于以理論、整體護理及專科技能操作為主的臨床綜合考試加畢業論文。對于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從高等護理教育的角度,研究生應該具備科研能力即應該有科研訓練,但從專業學位出發,其更加強調的是應用型、??菩妥o理人才,這與學術學位研究生注重的科研能力是不同的,其培養更加注重的是臨床護理操作能力和獨立處理本專業護理問題的能力。鑒于此,專家對于考核方式傾向于臨床綜合考試加畢業論文,但對畢業論文強調應以護理實踐為基礎,更加注重臨床實際問題的解決。這也與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關于專業學位設置方案指出其培養主要以臨床實踐為主、輔以一定的課程學習和科研訓練是相符的。
3.3 雙導師制 導師專業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學生培養的質量。本研究調查顯示,多數專家更傾向于設立雙導師制。認為專業學位研究生需在學院導師和臨床指導老師的共同指導下完成培養計劃。也有少部分專家認為專業學位研究生導師應是從事臨床工作的一線教師。由于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是能夠直接參與臨床護理實踐的高層次、應用型、??菩妥o理人才,教學以培養學生的臨床護理實踐能力為主,而護理碩士研究生的導師目前絕大部分為護理系教授或護理管理者,此現狀決定其不可能成為研究生臨床實踐的主要直接指導老師[9,10]。設立雙導師制既保證了培養質量,又可促進我國護理導師隊伍的成熟。所以,嚴格臨床指導老師的遴選條件是不可或缺的[11]。專家傾向于臨床指導老師應具有副主任護師以上職稱,有護理研究的經驗和經歷,能協助第一導師指導學生臨床技能、臨床綜合護理能力和護理研究能力的培養。第一導師作為研究生培養的主要責任人,指導學生的科研并制定、落實學生的培養計劃,注重研究生綜合能力、整體素質的培養。
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從招生、學制、臨床實踐、畢業考核等方面都是與學術學位研究生不同的,不能照搬學術學位研究生的培養模式。本次函詢結果顯示,專家對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目標、招生與學制、臨床實踐、畢業考核及導師因素方面的意見趨勢較集中。但本研究只是初步探討,而且我國的護理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處于起步狀態,希望在明確培養目標基礎上,通過進一步的研究來完善我國護理人才培養體系,從而促進護理專業的發展。
[1]朱海利,陳洪華,張銀華,等.我國護理學碩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護理學雜志,2006,21(11):64-66.
[2]李靜,姜安麗.護理學學科定位及其專業設置的發展與現狀[J].護理研究,2008,22(6A):1415-1417.
[3]孫宏玉,王文煥.增設護理學碩士專業學位的調查研究[J].中華護理教育,2011,8(3):99-102.
[4]戰旗,魏水易,顧文華.德爾菲法在藥學工作中的應用[J].藥學實踐雜志,2002,2:65.
[5]熊瓊,郭巧紅,任小紅.從培養方式上探討我國護理碩士研究生臨床實踐模式[J].護理學雜志,2010,25(4):72-74.
[6]沈若玲,朱海利,任小紅,等.國內護理學碩士研究生教育的現狀分析[J].西北醫學教育,2006,14(5):545-547.
[7]李崢.我國護理專業研究生培養面臨的問題與挑戰[J].護理管理雜志,2006,6(3):12-14.
[8]婁方麗.護理學碩士研究生臨床實踐培養思路的探討[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7,24(2):90-91.
[9]李健芝,于小華,胡麗,等.護理碩士研究生臨床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09,15(24):2430-2431.
[10]徐娟.我國護理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的現狀與發展[J].家庭護士,2007,5(8B):11-13.
[11]姜小鷹,張旋,肖惠敏,等.導師指導與護理碩士研究生培養質量相關問題的分析[J].中華護理教育,2007,4(4):150-154.
Investigation on graduate training program in nursing master professional degree
Zhang Wenwen,Wang Aimin,Wang Li
(Nursing College of Medical College of Qingdao University,Shandong 266021China)
[目的]為制定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具體實施方案提供依據。[方法]專家函詢的初問卷包括培養目標、培養方式及人才培養質量標準,并應用Delphi(德爾菲)法對33名專家進行函詢。[結果]在培養目標、培養方式各方面形成良好的集中性趨勢,88.9%的專家認為畢業后主要從事的角色為臨床高級護理實踐者。84.4%的專家認為可以招收有一定工作經驗的本、專科畢業的注冊護士,并且認為臨床經驗較多或較少的學生學制應該不同。多數專家傾向于設立雙導師制,贊同以臨床實踐為主的培養方式,對考核傾向于臨床綜合考試加畢業論文。[結論]專家對培養目標、招生與學制、培養方式等方面基本達成一致意見,為構建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方案提供了依據。
護理碩士;學位;培養目標;培養方式
G526
C
10.3969/j.issn.1009-6493.2012.01.040
1009-6493(2012)1A-0081-03
張文文(1986—),女,碩士研究生在讀,從事護理教育研究,單位:266021,青島大學醫學院護理學院;王愛敏(通訊作者)、王力單位:266021,青島大學醫學院護理學院。
2011-07-25;
2011-12-16)
(本文編輯 李亞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