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冀丹 夏樟秀 鐘春嫦
郭冀丹:女,本科,主管護師,護士長
乳腺膿腫是產后哺乳期婦女的常見病,常為急性乳腺炎早期處理不當所致[1,2]。傳統乳腺膿腫治療采用切開引流、加強換藥促進肉芽生長Ⅱ期愈合的治療方法,其不僅創傷大、換藥痛苦,而且大部分患者需回乳,喪失哺乳功能。由于乳腺膿腫的發生率高,危害大,傳統治療已不能滿足患者的需要,逐漸過渡為保留泌乳功能的精細化外科治療,此手術既滿足母親和嬰兒的需要,又有利于嬰兒的身心健康。在保留泌乳功能外科治療哺乳期乳腺膿腫時,其圍手術期護理十分重要。筆者選擇2010年10月~2011年12月對深圳市寶安區婦幼保健院和深圳市婦幼保健院收治的32 例哺乳期乳腺膿腫患者保留泌乳功能的乳腺膿腫手術進行圍手術期護理,取得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本組乳腺外科住院治療的哺乳期乳腺膿腫患者32 例,年齡22~35 歲。發生時間在產后4 周~7 個月。其中初產婦25 例(78.13%),經產婦7 例(21.88%)。乳腺彩超檢查結合臨床表現診斷為乳房單發膿腫,其中左側12 例,右側20 例。超聲下測量的膿腔最小直徑1.6 cm,最大16.5 cm。膿腫位置:乳暈區5 例,周圍象限27 例。患者乳房局部均有紅腫、疼痛,腫塊觸及波動感,嚴重者患乳呈進行性增大,皮膚薄,張力高,實驗室檢查血中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比例升高。
采用真空輔助微創抽膿+膿壁切除+置管引流術,再配合使用敏感抗菌藥物靜脈滴注及乳汁管理等[3]。
3.1 術前護理
3.1.1 心理支持 患者來醫院就診時已經受了多日的病痛折磨,主要是乳汁淤積所致的乳房脹痛、乳頭皸裂嬰兒繼續吸吮所致的乳頭劇烈疼痛和炎癥所致的寒戰、高熱等不適使患者身心疲憊,苦不堪言。此時患者渴望得到積極、有效的治療,但對手術方法、手術療效、預后、是否影響乳房形態等方面缺乏了解,常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焦慮、緊張、恐懼等情緒。護理人員應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向患者和家屬介紹手術的方法和預后,以緩解其緊張心理,同時耐心解釋微創手術比較于傳統手術的優勢,如切口小、恢復快、易保留哺乳功能、對乳房形態影響小等來消除患者思想顧慮和恐懼心理,有助于積極配合治療。
3.1.2 完善術前準備 (1)一旦膿腫形成需立即手術,及時完善患者術前相關檢查,了解全身情況。(2)與手術室聯系,安排好手術時間。(3)麻醉方式一般采用局部浸潤麻醉,患者不需禁食禁飲,但囑患者不宜進食過多,避免手術疼痛導致患者胃腸道不適。(4)患側腋窩備皮,動作輕柔,避免損傷皮膚,乳房膿腫區因局部腫脹致皮膚薄而脆弱,備皮易致皮膚破損,故不需備皮。
3.2 術中護理 (1)注意保暖和保護患者隱私。由于手術采用局部浸潤麻醉,患者隨時能聽見外界的交談,此時應注意談話的內容,避免有任何言語刺激影響患者的情緒,盡可能給予安慰和鼓勵,減輕患者緊張心理,提高患者手術耐受能力。護理重點是讓患者心理上獲得安全感,隨時與患者交流,鼓勵說出感受,使患者精神放松。此外,應了解患者對疼痛的感知情況,以便主刀醫師做到心中有數,適當增加麻藥劑量,使手術順利進行。(2)根據膿腫的大小選擇適合的引流裝置,并取適量膿液做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3)手術中注意保持環境清潔。手術前可以給患者戴上眼罩,術中難免會有血液和膿液污染手術床或地面,血液污染后要及時給予遮蓋,避免對患者產生不良視覺刺激。
3.3 術后護理
3.3.1 手術切口的觀察與護理 手術最初幾天會有少許乳汁和血液自穿刺口處流出,每日觀察切口周圍皮膚紅腫、滲血等情況,保持切口局部干燥及時更換敷料。
3.3.2 負壓引流的觀察與護理 (1)護理人員應及時與患者及家屬溝通,講述引流球的相關注意事項。(2)引流管以縫線與皮膚固定,引流管要妥善保護,特別是在患者下床活動時,引流期間避免引流管脫出、扭曲、打折。(3)保持引流通暢,并注意觀察引流液顏色、性質及量,記錄24 h 引流量,術后第1 d 引流液為乳汁混合血液,以后逐漸變為乳汁樣引流液,當引流量<10 ml 時即可拔管。(4)定時觀察引流球負壓狀態,及時排出引流球內的氣體和液體,以保持負壓狀態。(5)嚴格無菌操作,每次傾倒引流液或排除積氣時都要嚴格無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若有異常,及時報告醫師后協助處理。
3.3.3 乳汁管理 乳汁管理是將乳腺炎或乳腺膿腫所有的護理、物理治療、健康指導和母乳喂養技巧,通過規范操作、合理安排、科學管理,使治療護理達到更滿意的效果。(1)評估。由乳汁管理員全面收集患者資料,將資料加以整理、綜合,并做出全面評估,將評估結果以表格形式記錄于護理記錄中。(2)乳汁管理員根據評估結果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和護理,通過對患者講解導致疾病的病因及預防方法、母乳喂養知識和技巧的指導等來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和自我預防能力。(3)安排合理的物理治療。微波治療促進炎癥的吸收,電動吸奶泵吸奶或手法乳房按摩加擠奶定時排空患側乳房。(4)加強對健側乳房的觀察與護理,預防另一側乳房發生病變。(5)教會患者如何保持泌乳功能,根據乳汁量每3~4 h排空乳房1 次,告知患者定期排空乳房是保留泌乳功能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6)疼痛、恐懼、手術和對術后效果的擔憂使患者心理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此時護士在心理上多給予疏導、安慰和鼓勵,在生活上及時解決存在的困難,使患者樹立信心。
3.3.4 藥物使用和觀察 (1)乳腺膿腫患者在手術治療的同時必須使用抗菌藥物控制炎癥,乳腺膿腫多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選擇一些毒性小較安全的藥物,如青霉素類或頭孢菌素類藥物,用藥期可繼續健側乳房哺乳,若選用其他抗菌藥物應暫停哺乳[4]。(2)術后為促進原膿腫處局部水腫消退和炎癥的吸收,醫師會考慮短期使用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片口服,告知患者用藥的目的、藥物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用藥期間藥物會經乳汁排泄,造成嬰兒生長抑制和腎上腺功能抑制等不良反應,故此時不宜哺乳,待停藥后結合抗菌藥物使用原則考慮是否哺乳。
3.3.5 術后活動 術后1 周內減少患側上肢的活動,避免負重,減少手術部位出血。
本組32 例患者中除1 例患者自愿選擇回乳;1 例患者乳暈區膿腫較大,乳腺導管排乳不暢并且壓迫臨近導管,致乳暈區水腫和感染加重,選擇回乳;1 例患者因膿腔位置在后間隙,范圍巨大,術中抽出膿液和乳汁共約1000 ml,患者出現明顯全身毒性反應,考慮病情嚴重,在患者知情同意下選擇回乳外,其余29 例患者均保留了哺乳功能,無嚴重并發癥。
母乳作為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因其具有與奶粉不可比擬的優點已被越來越多的大眾所認識和接受,希望純母乳喂養的家庭明顯增加。世界衛生組織強烈建議,在嬰兒6 個月之內給予純母乳喂養。保留泌乳功能的乳腺膿腫手術不僅治療效果好,縮短病程,而且最大限度的保留了乳房的哺乳功能,使家庭和社會受益。在治療護理疾病的同時,我們更注重維持患者的哺乳功能和培養自我護理、自我預防的能力,比如正確的哺乳姿勢和嬰兒含接姿勢,有效杜絕乳頭皸裂;乳頭皸裂的處理;乳頭平坦或凹陷的哺乳技巧;乳汁淤積的處理和擠奶方法等等。對于母親而言,要經過一個漫長的哺乳期,稍有不慎有可能再次發生乳腺炎并進展為乳腺膿腫,有研究顯示,急性乳腺炎處理不當導致乳腺膿腫的發生率為3%~20%[1,5,6],所以,患者住院期間應加強母乳喂養知識和技能的學習,以提高處理問題的能力。
總之,保留泌乳功能的乳腺膿腫手術是治療的首要基礎,但圍手術期護理是保證治療效果和維持患者泌乳功能不可缺少重要部分。
[1]Bertrand H,Rosenblood LK.Stripping out pus in lactational mastitis:a means of preventing breast abscess[J].CMAJ,1991,145(4):299-306.
[2]Amir LH,Forster D,McLachlan H,et al.Incidence of breast abscess in lactating women:Report from an Australian cobort[J].BJOG,2004,111(12):1378-1381.
[3]郭冀丹,夏樟秀.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乳汁管理的應用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2,27(4):33-35.
[4]孔令偉,張宏偉,汪 潔,等.微創治療哺乳期乳腺膿腫[J].中華內分泌外科雜志,2009,3(3):206-207.
[5]Ozseker B,Ozcan UA,Rasa K,et al.Treatment of breast abscesses with ultrasound-guided aspiration and irrigation in the emergency setting[J].Emerg Radiol,2008,15(2):105-108.
[6]Spencer JP.Management of mastitis in breastfeeding women[J].Am Fam Physician,2008,78(6):727-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