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淵
河南隆基建設有限公司(450053)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層以及高層建筑物已經越來越多,逐漸成為了人們居住以及生活的主體建筑。框架結構在高層建筑中被廣泛的應用,框架結構中的梁柱以及混凝土結構是主要的受力構件,其施工的好壞對整個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建筑框架結構施工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比如建筑中部的鋼筋綁扎問題,混凝土澆筑的爛根問題等。這些施工問題往往會給工程的質量留下一定的安全隱患,所以還要不斷的加強對框架結構施工的質量控制。
鋼筋結構中主要的問題就是梁柱節點的施工問題,梁柱節點的施工復雜,具體表現為節點結構復雜,高空作業多,鋼筋分布密集,施工難度大。尤其是高層建筑中的中間柱子,鋼筋交錯更加復雜,給綁扎施工帶來極大的不便,甚至會導致有些地方的箍筋無法綁扎,給建筑的整體質量留下一定的安全隱患。還有一些施工人員在施工的過程中,意識到箍筋的整體橫向綁扎存在著一定的困難,便用兩個開口的箍筋拼合,但是整個節點區均采用開口的箍筋顯然不符合建筑鋼筋綁扎的規范要求(也就是要先安裝梁底模,之后在底模上綁扎鋼筋、安裝側模板)。其主要的缺陷是∶①在不安裝側模板的情況下,無法安裝板模板,導致模板支撐系統不穩定;②在高層建筑框架結構的施工過程中,所有的鋼筋都要經過二次運輸,但是在交錯復雜的結構體系中,鋼筋的運輸和搬運是非常不安全的;③模板的支立和鋼筋的綁扎需要進行交叉施工,這樣也就不利于現場的施工管理,施工延遲現象比較嚴重,影響工期。
目前我國的高層建筑中,混凝土結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主要包括柱混凝土和混凝土框架、梁板。其中柱混凝土的強度設計要比梁板高,并且其強度差與建筑物的高度成正比,也就是說,建筑越高,兩者的設計強度差也就越大。現澆混凝土框架往往會出現爛根的現象,嚴重時甚至會出現混凝土漏筋和孔洞的現象。產生上述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預先沒有對樓板進行找平,或者是將標準框澆出底面。當層段在5 m以上的時候,將混凝土從頂部直接進行澆筑。自由落差在3 m以上,在網內鋼筋阻攔下料使粗細料分離,還有就是底部模板沒有進行堵縫,導致混凝土部分流失。也存在底部垃圾未清掃干凈、振動棒長度不夠等原因造成的爛根問題。
由于梁柱節點施工的復雜性,以及施工給工程帶來的安全隱患,這種現象往往出現在先立模后綁扎鋼筋的施工方法中。一旦出現上述問題,要及時的采取有效的補救措施,通常采用的是從對面兩側加開口箍筋的做法,但是要保證開口箍筋的數量,才能夠符合必須封閉鋼筋的施工要求。梁靠近支座處剪力最大,箍筋能夠有效的抵抗剪力。從建筑抗震角度去思考,如果箍筋與支座的距離過大或者是密箍區不夠長,都會使支座處的受力增大,甚至會造成剪力破壞。支座與第一根箍筋的距離應該控制在50 mm以下。由于梁的箍筋返工不僅麻煩,還會影響工期,所以在梁骨架落入梁模之前,要嚴格的檢查是否存在錯漏,完全確認符合設計要求后,才能夠將梁骨架落入梁模里。
1)混凝土配合比的選定
在工程開工之前,要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配置不同強度等級的混凝土,并且在投入施工使用之前,在實驗室進行級配實驗,實際施工按照實驗室的級配報告執行。但是由于現場施工條件的改變,實際的混凝土級配與實驗室配比會存在著很大的差距,所以還要在實驗室配合比的基礎上,對混合料的含水量、含泥量等進行適當的調整。同時在實際的施工中,還要加強對原材料的質量控制。
2)混凝土的澆筑施工
為了有效的防止混凝土爛根的現象,應在上次澆筑后加相同規格的方框,并將框面澆平,繼續上澆前支模從板面開始,并且要保證框架柱的自然密實。在冬季施工時,要嚴格控制混凝土澆筑時的溫度,當混凝土出罐的溫度小于14℃,或者是混凝土入模的溫度小于5℃時,應該立即停止澆筑。此外還需要對晝夜最低和最高溫度進行測量。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的一切溫度不能滿足施工設計要求時,應立即停止施工。
3)混凝土的養護工作
一般高層建筑工程中采用的是泵送混凝土的方法,這樣不僅能夠有效的縮短工期,還能夠有效的改善混凝土的性能。但是還有一些工程,即使制定了合理的配合比,但是還是會出現混凝土強度不夠的現象。主要的原因就是工程為了節省工期,而對混凝土的養護時間不足。相關技術專家指出,其強度比全濕養護28 d∶全濕養護3 d∶空氣中養護28 d分別為2∶1.5∶1,由此也可以看出養護的重要性。
4)混凝土裂縫的控制
混凝土裂縫的寬度,在不同的環境下也有不同的控制標準,但是允許最大裂縫不能超過0.4 mm。一般對于混凝土裂縫來說,主要以預防為主,混凝土裂縫主要分為穩定、不穩定、愈合和閉合等幾大類。雖然說混凝土內部的裂縫是建筑施工中不可避免的,但是從質量的角度考慮,還是應該盡可能的避免。由于高層建筑對混凝土強度的要求更高,同時混凝土施工的范圍更廣,所以更要做好混凝土裂縫的控制措施。
在控制框架結構施工質量的同時,還要加強對施工現場的質量管理。首先要加強現場施工人員的質量意識,在所有施工人員進入施工場地之前都要對其進行安全教育,并組織技術交底,進行施工技術交流,對于施工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以及質量通病,及時的進行交流并提出相關的解決措施。其次還要建立健全的質量管理體系,提高施工人員安全施工的自覺性,建立施工質量責任制,將質量問題明確的落實到個人,提高現場管理人員的質量責任意識,一旦出現質量問題,要由負責人來承擔責任。
高層建筑框架結構施工量大,施工工期長,施工工序比較復雜,在施工的過程中容易出現問題。所以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要不斷的加強對施工質量的控制。嚴格控制鋼筋梁柱節點施工的質量,同時還要加強混凝土施工的質量控制。按照設計規范要求,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并且做好混凝土的澆筑施工,避免出現混凝土爛根的現象。最后就是要做好混凝土的后期養護工作,避免出現混凝土裂縫,影響建筑整體結構的質量。在嚴格控制施工質量的同時,還要加強對現場施工質量的管理,增強施工人員的質量意識,建立健全的質量管理系統。只有不斷的完善各項工序的施工質量,才能夠保證工程質量達到最佳的效果。
[1]馮俊.高層建筑框架結構施工質量控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02).
[2]涂志強.談框架結構梁柱節點設計與施工技術[J].江西建材,2010(03).
[3]任全宏,常建軍.鋼筋混凝土多層框架結構房屋結構設計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陜西建筑,2007(07).
[4]周立斌.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同的梁柱在施工中的節點處理[J].工程抗震,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