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價專業自開辦以來,得到了學校、繼續教育學院等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并給工程造價教研室提出了抓好專業建設的要求,突出辦學特色;本著科學、嚴謹、求實、創新的態度,把培養高素質的人才作為核心任務來抓。在教學軟硬件建設中,如師資隊伍、課程體系、實驗條件等,都進行了較大力度的改革建設,從而使“工程造價”專業的教育教學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學科建設也取得了很大的發展。可以說,“工程造價”專業的每一步所取得的成績都是與學校、學院各級領導的關心與支持分不開的。
工程造價專業發展的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適應社會需求,“求精、求優、求強、求特色”,以抓教學質量為中心工作,以開展科研和不斷提高學術水平為重點,強化學科建設、突出學科優勢和特色,為建筑業、房地產業服務,為區域經濟發展服務。
工程造價專業培養目標是:工程造價專業將全面貫徹國家教育部、山東省及山東建筑大學等發布的辦學精神和文件,培養具備工程技術、管理學、經濟學、法律與合同等方面的理論基礎、素質和能力,掌握現代化工程造價的理論、方法和手段,并能在國內外大型工程建設領域從事工程計量、計價與工程造價的支付與控制等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本專業在制定教學計劃以及課程安排上,都按照這種明確的專業建設思路,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學生,使其能夠適應社會的需要。
工程造價專業的人才培養著重于以下幾個特點:(1)寬口徑辦專業。在教學計劃上,根據成人教育的特點,盡力拓寬專業口徑和學生知識面,教學計劃中規定大量的公共選修課和專業選修課。(2)厚基礎學習。大學的學生著重于基礎素質教育,工程造價專業的教學計劃充分體現了這個特征。(3)工程造價專業的課程計劃充分體現了理論與實踐的統一。在課程的開出方面,課程本身需要開出實驗課的課程開出了實驗課,需要開出上機課的課程開出了上機課,部分課程開出了與理論教學相關的案例教學,從而使得學生在掌握了一定程度的理論知識基礎上,通過做實驗、上機或者案例研討等各種形式來應用知識,做到活學活用。另外,根據成人教育學生的實際需求,在培養計劃設計中,我們緊密結合了注冊造價師、注冊建造師等培養標準,使得學生畢業后很快就可以考取相應注冊資格。(4)為提高專業綜合能力,我們計劃對工程造價專業進一步加大專業設計內容,以適應社會對工程造價專業畢業生的要求。我們力爭在畢業論文環節積極探索學生與企業合作培養的模式,提高學生專業上手能力,從而保證工程造價畢業生的就業率。從以上的特點可以看出,工程造價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符合目標的要求,有利于學生素質教育、創新精神和創業精神及實踐能力的培養。
工程造價專業的知識結構:扎實的基礎科學知識、專業基礎知識以及必要的相關學科知識,掌握本專業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相應的實務操作能力。工程造價專業的課程結構:前三年體現一種大平臺的理念,按學科、課程相互聯系設置相應課程,調整必修課、選修課的比例,將工程管理的概念貫穿始終。
1、加強工程造價專業建設。以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的轉變為先導,以專業建設為龍頭,以課程建設為基礎,以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改革為重點,不斷改善辦學條件,規范教學管理工作,完善各專業的課程教學計劃和教學基本要求等教學文件,優化課程體系和課程結構,創建專業精品課程、實行課程主講教師崗位制。通過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學管理制度以及嚴密的教學質量檢測和信息反饋系統,不斷完善教學運行機制,勇于轉變觀念,不斷改革創新,確保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培養1名學校教學名師,建設1~2門校級精品課程,爭取1門省級精品課程。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堅持送出去、引進來相結合的道路,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培養師資,要下大力氣引進高學歷、高層次人才,調整專業知識結構,以滿足教學、科研的需要。特別是博士、學科帶頭人的引進和培養,一方面積極吸引碩士、博士畢業生等高層次的人才來工程造價教研室工作,另一方面努力創造條件鼓勵年輕教師攻讀在職博士,同時積極創造條件,鼓勵年輕教師脫穎而出。爭取創造條件,選派教師到國內重點高校進修,通過交叉學科聯合培養、在職培養等多種方式,加速師資隊伍建設,為拔尖人才的成長提供良好的環境。未來三年,工程造價教研室在職教師達到15名(凈增6人),其中擬引進1~2名博士,要達到2~3名學科帶頭人和學術骨干,4~5名教授,4~5名副教授,高級職稱教師數比例達50%以上,碩士以上學位達90%,使工程造價專業教學梯隊和科研群體在年齡結構、職稱結構及學歷層次方面更趨合理。
3、適應工程造價專業辦學特點的需要,充分利用現有實驗室條件,廣泛開展實踐教學。
4、人才培養。緊密結合地方經濟發展特點,重在培養既懂土木工程技術又懂經濟、管理理論,熟悉國際經貿,具有良好外語水平和計算機應用能力并富有開拓創新精神的復合型、外向型人才。爭取成為山東省建筑業、房地產業所需各種管理類人才的培養、培訓基地,促進產業的發展和進步。
在教學過程中,高度重視并貫徹教學的教育性原則、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以及學習與發展統一性原則,充分發揮專業教師以知引人、以情感人、以志樹人、以行導人的作用,培養學生具有嚴謹求實的優良學風和品德。以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5、重視科研工作突破。調動教師的科研工作積極性,集中力量,開展科技攻關,加強國內外的學術交流與合作,關注本專業的最新發展動態,在積極申報縱向科研課題的同時,努力探索開展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增加科研立項和橫向課題,爭取更多的科研資金,提高學科綜合科研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