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防病實踐,我發現只要充分運用手指、腳趾鍛煉,就能有效防止腦中風、心梗死的發生,因為手指經絡連心、肝,腳趾系腦、腎。我今年74歲,堅持做手指鍛煉,受益匪淺。
1.空抓手指,遏制突發 2005年元月的一天下午,我睡在沙發上,突然覺得心里隱痛,全身發僵,腦子一時似乎失去意識。我立即雙手指空抓100下,然后左右手指輪換各抓100下,并配合腳趾向下空抓。30分鐘后感覺有些緩解,約1小時后基本恢復正常。散步時遇到頭部眩暈,即止步雙手空抓100下,便可遏制愈好。
2.十指梳頭,理腦血管 我堅持每天早起用十指干梳頭30下,中午40下,睡前50下,梳后感到大腦清新、靈敏,并有利睡眠。
3.指揉胸膛,解結止痛 有時出現胸悶心痛、心跳過速等癥,我就用五個手指在胸膛左右側、上下各按揉20下,用手指和手心在胸口正中輪圓按揉10下,然后喝一杯姜糖水,閉目養神片刻,很快就會解悶止痛。
4.手指駕襯,擴胸搖頭 一是手握拳抬至胸部,然后擴胸,堅持每天3次,每次30下,在入睡前擴胸60下(尤為重要);二是左右手指相插合攏,反兜后腦部,頭部左右、前后搖動各3次,每次20下,并結合雙手指上下按摩或按壓內關、勞宮兩穴,每穴各81下。對心腦通經活血大有益處。
專家點評
錢先生通過親身體會推薦的“五指功”,有一定科學道理。“十指連心”“心靈手巧”,中醫所指的心,既有“心”的概念,也有“腦”和“大腦思維”的概念。每天活動雙手,對延緩衰老、預防心腦血管和老年癡呆等疾病有一定幫助。
我國古代就很重視四肢運動。《黃帝內經》曰:“夫四末陰陽之會者,此氣之大絡也。”認為手部貫通十四經氣,手三陰三陽經都循行于手部,手太陰、手少陽、手厥陰經貫于手掌,布列合谷、少商、商陽、勞宮、列缺、中沖、大陵等重要穴位。這些經絡和穴位連通全身五臟六腑、骨骼肌肉、組織器官,溝通上下內外,運行人體氣血,能防止老年人退行性的心腦血管疾病和所致的上肢麻痹、疲乏無力、戰栗、握力減退等癥狀。同時,手指、手掌的異常也能反應各臟器的疾病。
十指梳頭能鍛煉手指的靈敏性,促進手指與大腦運動神經元的協調,增強腦細胞的敏感性;同時能加快頭部血液循環,增加腦部供氧量,增強腦血管的彈性,既可預防腦血管疾病和老年癡呆癥,也能防止脫發,使頭發烏黑發亮。
用手指按揉胸膛,通過胸部經絡、神經傳導到心臟,使冠狀動脈擴張,增加心臟的血流量,能有效緩解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引起的胸悶、胸痛的癥狀。擴胸搖頭方法的道理亦是如此。加上雙手指上下按摩內關、勞宮等穴位,刺激和疏通經絡,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大有俾益。
不過,在使用這些方法時有幾點需要注意:一是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廢,否則會事倍功半。二是活動不能超過身體的承受范圍,如用手指揉胸膛,力量要適當,老年人往往有骨質疏松癥,肋骨脆弱,用力不當易造成骨折;擴胸搖頭用力要均勻,左右、上下搖動的幅度不能太大,老年人多患有頸椎骨質增生和老年性骨質退化,用力不當,可能發生椎間盤脫出或椎骨骨折,或骨刺壓迫、刺傷脊髓神經,造成不適。三是選取穴位要準確,同時密切關注穴位刺激的反應,若有不適應即停止。
一定要明確,上述保健養生的方法不能代替藥物等治療。一旦發生疾病還是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耽擱治療,造成終身遺憾。
祖國傳統醫學在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方面,還有很多有效的方法。⑴太極拳、太極劍,臨床證實能有效的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發生。⑵雙手經常揉搓耳輪,直至發熱。經常揉搓能疏通經絡,調和氣血。⑶張閉嘴法,即最大限度張開嘴巴,深深吸一口氣,再閉口時將氣吐出,連續做30次,每天早晚各一次,能改善大腦血液循環,增強腦血管彈性,有利于預防中風及老年性疾呆等疾病。
湖南中醫藥大學
教授 周祖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