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的李先生患乙肝多年,由于工作性質的原因,應酬多,常飲酒。李先生也知道乙肝飲酒不好,但又無可奈何,于是自作主張堅持吃保肝藥物。他認為,既然是“保肝藥”,就一定有保肝作用,長期服用有益無害??墒沁@些年下來,李先生感覺保肝藥的效果越來越差,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身體總感覺不舒服,常有疲乏無力、食欲減退、惡心等癥狀。到醫院檢查,發現有早期肝硬化。李先生有些懷疑:保肝藥真能保肝嗎?
所謂保肝藥,是指能夠改善肝臟功能,促進肝細胞再生,增強肝臟解毒能力的一大類藥物,如通常使用的護肝片、聯苯雙酯、復方益肝靈等。臨床上根據各種保肝藥的不同效用,將其細分為保肝降黃、保肝降酶、保肝解毒等類型。不少肝病患者像李先生那樣,總認為保肝藥是保護肝臟的,多服、常服有益無害。其實,保肝藥對肝病只能起輔助治療作用,濫用保肝藥不僅會增加肝臟的負擔,藥物長期在體內蓄積,還會對肝臟造成損害。因此,“保肝藥”不可濫用,應遵從醫囑合理選用。
對癥用藥 不同類型的保肝藥有不同的效用,每個肝炎患者又有各自不同的情況,因此,應根據自己的病情對癥用藥。如慢性乙肝患者處于病情活動階段,轉氨酶、黃疸中度升高,可以使用保肝降酶降黃的藥物甘利欣、門冬氨酸鉀鎂、茵梔黃注射液等;如果是乙肝病毒攜帶者,使用這些藥物就不合適了。中藥制劑同樣如此。多數中藥制劑都標有主治與功效、主治范圍,規定該藥適合于哪一種中醫證型。如雙虎清肝顆粒、草仙乙肝膠囊,僅適合于肝膽濕熱內蘊型的患者,其他類型的患者使用它們,就難以收到最佳效果。因此,用藥前最好請中醫師辨證,按自己的證型選藥。
并非所有患者都適宜 病毒復制活躍的慢性乙肝、丙肝病人,不宜服用保肝藥。這些人的轉氨酶升高幅度并不大,應及時給予抗病毒治療,病毒被抑制后轉氨酶會自然下降,肝臟炎癥也會好轉;自身免疫性肝病,包括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等,一般的保肝藥沒有治療價值;失代償肝硬化患者,服用保肝藥難于起效;脂肪肝患者,常用的保肝藥基本無效或療效不確切。
種類不宜多 多數藥物都要經肝臟分解、轉化、解毒,過多用保肝藥無疑會增加肝臟負擔,有時甚至會誘發藥物性肝炎。肝病用藥有嚴格的臨床指征,適合別人的藥不一定適合你用。因此一定要和醫生密切配合,任何不遵醫囑的用藥都是危險的。即使病情允許應用保肝藥,種類也不宜多,一般不要超過3種,同類藥物不要重復使用。
不要長期服用 所有的藥物都要經肝臟分解、轉化、解毒,保肝藥也同樣如此。長期用藥會增加肝臟負擔,甚至誘發藥物性肝炎。濫用保肝藥物還會增加患者對藥物的依賴心理,干擾肝病的正常治療和用藥。
警惕副作用 強效降酶藥物,如聯苯雙酯、甘利欣等,都有類激素樣效應,長期用藥會產生不良反應,而且一旦停藥,可能引起病情反彈。所以不要長期使用,停藥時要逐漸減量,不要停藥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