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堅持依法治校,以生命的視角關注師生的發展,形成了“以師生自主發展為本”的辦學理念和“依法治校、文明育校、科研興校、質量立校、名師強校”的辦學策略,力求給師生營造最大的發展空間,使每一位學生獲得全面和諧的發展,努力創建一所傳承人類文明的知識學校、書香四溢的文化學校、走向世界的體育特色學校。
一、注重法制宣傳教育,增強師生法制觀念
(一)利用學校宣傳陣地,創設法制教育大環境
教育環境是影響學生的一種現實力量,只有在良好的育人環境中,學生的健康成長、和諧發展才有可能實現。我校由校長、黨支部書記、德育主任、校內外輔導員、法制副校長、法律顧問組成“教育法規宣傳工作”領導小組,以學校行政會議、黨組織生活和教職工政治學習為主陣地,以理想信念教育、紀律作風教育、職業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為主要內容,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法律法規宣傳學習活動。此外,我校充分利用宣傳櫥窗,定期張貼法制教育圖片,使全體師生增強法制觀念和是非辨別能力,從而做到學法、知法、守法。學校注重教育設施的投入和建設,在美化、凈化校園的同時,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
(二)落實師生學法制度,提高依法治教的本領
為了提高廣大教職工依法治教的本領,學校落實學法制度。校長親自給教職工上法制教育課,如《依法治校,杜絕教育違法行為》《在新課程改革中的師德建設》《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解讀等;行政干部、黨員帶頭并帶領全體教職工反復學習《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等教育政策法規的學習,并組織干部學法考試;學校每年都會邀請法制副校長、法律顧問、家長代表來校作法制安全專題講座;學校還充分發揮本校有一名教師是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特邀陪審員和區人民法院人民陪審員的有利資源,及時搜集校園法制教育的信息,針對學校各時期的教育中心或學生的思想動向,德育主任、總輔導員及班主任會及時對學生進行法制、安全文明等教育;根據區課程計劃,四年級開設了廉潔修身教育專題課,五、六年級學生進行《中小學法律讀本》教材的學習,通過課程學習,端正學生學法的態度,增強學生的法制意識。學校還結合普法宣傳日組織各種形式的體驗教育活動,如“校園拒絕邪教”活動、“珍愛生命、遠離毒品”教育活動、“平安行動”手抄報比賽、法律知識競賽、文明班星級評比等,使學校形成人人學法、人人用法、依法辦事的良好氛圍。2007學年開學伊始,海珠區校園“兩評三聘”活動啟動儀式在我校舉行,啟動儀式上,我校繼聘請學校法制副校長之后再聘請了學校法律顧問和衛生指導員,此舉在廣州市開了先河,使校園安全文明和法制教育工作不斷深化。幾年來學校無師生違法犯罪記錄,沒有發生重大事故和違法案件。學生操行優良率98%以上,后進生轉化率在85%以上。
二、構建管理機制,促進民主管理
(一)建立校長目標責任制
一個能凝聚眾人的目標首先源于大家對它的認知。為此,我們先后以“我為江南二小發展獻計獻策”“學校發展,我成長”為主題,召開了師生論壇、學校與社區互動的研討會,收集家長、學生的“致校長的一封信”,其目的是為了讓教師們了解社會對學校發展提出的新變革,用更寬闊的視角共同規劃學校的發展目標,用每一個人的智慧共同打造學校的未來。
為了實現共同的愿景,我們落實校長負責制,認真排列實施目標的優先次序,分層、分步地帶領全體教職工有步驟地實施目標管理,把校長的辦學思想、辦學理念逐步內化為全體教職工的教育教學行為。激勵大家各守其位、各司其職、互相尊重、密切合作、發揮團隊精神,精誠協作,不斷完善和形成運作暢通、高效優質的目標管理機制。實踐證明, 凝聚人心的目標,促進了學校的持續發展,使學校在2003年至2005年三年間實現晉升廣州市一級學校、廣東省一級學校的跨越式發展。
(二)完善教代會和校務公開制度
1. 我校落實領導班子廉政建設措施。堅持自律與他律相結合,做到嚴于律己,不假公濟私,不貪污受賄,不圖謀私利,不搞個人特殊。
2. 我校堅持把教代會作為教職工實行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的基本載體。堅持依靠教職工辦學的原則,把教代會的工作列入黨政工作安排,做到按時換屆,能集中教代會成員集中培訓,宣講教代會的地位與作用,介紹教代會的職權與任務,引導代表正確履行自己的職責,加強教代會的思想建設。黨支部及學校行政領導定期聽取有關教代會的工作匯報,并積極落實教代會各時期的各項決議,與教代會共商學校工作中的各項大事。如征詢教師對學校各項工程建設的意見,向教代會公布學校工程建設、維修、招標投標及資金的使用情況;每學期公開一次學校預算內外經費的收支情況。2002學年學校遇到了比較多的問題是新校長上任后,教職工提出各方面促進學校管理的意見,學校又要申報廣州市一級學校。幸好我們依靠了教代會,在每遇到一個問題時,都征求大家的意見,通過多方調研,教代會多次慎重討論,我校修訂了《江南新村第二小學管理制度》,取消了教職工周六、日值班的制度,增加了對教師獎懲的具體要求,向全體教職工明確學校在對待有困難或家庭遇到變故的教師的慰問情況,使管理工作富有人情味,也做到制度化、規范化。
3. 在教師辦公室的工會墻報上設置了《校務公開欄》。這欄目專門用于公開學校的重大事情,如學校的改革方案、人和事的重大舉措、教職工年度考核優秀公示、教師職稱評定、評優公示、教職工每月福利的月結表等。學校還充分利用校園網以及內部OA無紙化辦公網絡系統,設置《校長通知》欄,公開學校校長三年任期目標、學校五年發展規劃、學校學年工作計劃、一周行事歷等,讓每一個教職工了解校長的辦學目標,積極參與學校管理。
4. 堅持校務會議制度。我校校務會議的渠道有校級干部會議、行政班子會議以及教師校務會議,研究學校的人事、財物、管理,平衡上級和下級、老師與老師、老師與學生等各種關系。對于重要決策、重要改革、教代會決議等,我校還會利用教師學習的時間召開校務會議,以求讓全體教職工形成共識,統一步調,也讓老師對一些工作知道、了解后,提出合理化意見和建議。例如組織領導干部進行每年一度的述職評議工作,匯報廉潔自律情況,接受群眾的監督。又如2005學年我們進行了三項改革:一是聘請街道社區中心的阿姨看管學生吃午餐和午休,減輕教師非教學的工作量;二是取消星期五下午的培訓班,以用于教職工的校本培訓和學校工會組織活動;三是實行學校后勤管理社會化的探索,減輕師生勞動的負擔。這些改革都是順應了老師們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我們還在校務會議上對熱點關注問題進行公開,增大透明度。
責任編輯 黃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