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是當前形勢下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最有效的途徑和策略。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重視教師校本研修,以此促進教師形成終身發展的思想,激發教師專業成長的內驅力,提高教師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盡管很多的學校都在開展校本研修活動,但有些教師參與研修的積極性不高,很多時候是被動地、應付任務式地參與,效果不明顯。
都說認識他人容易、認識自己難。教師亦不例外。不少教師對自己真實的教學狀態認識不足,有一些教師有時是為上公開課而作秀式地上課,讓課堂教學華而不實;還有一些資深的教師自認為已有多年的經驗,沒有什么可提高和改進的地方。這些教師對自己的、真實的教學狀態并不了解,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往往對別人的評議總不能認識到位。這些情況表明有些教師對自己的專業成長認識不夠,對校本研修有認識誤區,認為研修是一種行政的、任務式的活動,也反映出過去的研修模式存在改進的地方。其實這些問題的產生缺少的就是一面鏡子。
如何讓教師主動參與研修活動、提高校本研修實效,這是擺在學校向縱深發展、促進教師專業水平的進一步提升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四自’校本研修模式的研究”作為深圳市十一五重點課題,筆者通過三年的研究與實踐,努力探索出了一條教師專業自主發展的新路子,取得了一些成效。
“四自”校本研修模式的內容:
校本研修是以學校為研修基地,以教師為研修主體,以學校和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為研修內容,以專家引領、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為核心要素,以解決問題、改進教育教學實踐為導向,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主動健康的成長和發展,引導教師體會到教育創造的意義和快樂,促進教師專業成長,來實現學校的發展為基本目的的一種集工作、學習和研究三位一體的學校活動和教師行為,是一種把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改進與教師學習融為一體的教師個體學習和群體學習相結合的工作方式和成長方式。
“四自”校本研修模式旨在通過研究與實踐,探索一條教師自我認知、自我改進、自我成長、自我完善的路子,促進教師自主發展。“四自”的內容分為“自演、自知、自省、自修”:
“自演”——自己上課。在沒有行政干預、沒有外來觀眾的前提下,教師根據各自的需要,將自己的某一常態課(常規課)隨堂錄制下來。“自知”——自己觀課。教師們自己觀看課堂實錄,詳細了解課堂中真實的自己、真實的教學狀態。“自省”——自己省課。教師通過觀課,看到自己的不足、了解真我后,對課堂狀況、教學風格、教學過程、教學方法等各個方面進行反思、做出分析、找到差距,并記錄下來。“自修”——自己修正。針對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方法,在教學中進行實踐、修正、提煉、完善,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
“四自”模式以教師的自我需求為目的,為教師自我教育、自我成長搭建平臺,具有以下特點。
1. 可操作性。“四自”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可以是全體、各科組、若干個小組、每一個體進行操作、實施。
2. 自主性。平時的教師研修活動,很多時候停留在對他人(教師)課堂的評述中,教師本人往往是被動地接受外界的評議。有時在評課、議課時出現兩種現象,一是執教者覺得聽課人不理解自己的意圖;二是旁觀者(聽課人)覺得當事者(執教者)迷,往往這兩種現象交織一起,教師對這種課堂教學討論不一定完全認同。“四自”模式從根源上著手,讓老師自己上課、自己觀課、自己反思、自己修正,走的是自主之路,不是外力、不是強制,同時在一定意義上保護了老師的積極性、獨創性。
3. 常態性。“四自”研修模式要求教師在常態下上課、上常規課,通過常規課看出自己教學工作真實的狀態,而不是為了給別人看、別人評而進行的公開課作秀,強調的是教師課堂的一貫性、真實性、常態性,這樣的課堂是教師們真正需要了解的課堂,這樣的教學是教師們真正要了解的自我。
4. 靈活性。“四自”研修模式注重靈活性。教師可以在任何教學時間里、任何的教學點——自己沒有把握的、有疑難的各種課型,對自己進行錄課、觀課,發現優勢、找出差距,再針對這一部分進行反思、提煉、改進,以達到自己需要的教學效果。
“四自”校本研修模式之操作:
1. 模式的運用方式。自主式,從個體到個體。通過自己上課、自己錄課、自己觀課,對自己的教學狀態進行認知,發現存在的問題,進行反思,再經過不斷學習、研究、改進,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這種方式被許多教師接受。通過觀看自己的課堂實錄,對自己出現的問題看得清楚,這比原來聽別人的批評要容易接受,而且能發現自己平時課堂教學中出現的盲點、死角。
合作式,從個體到合作再到個體。雖然“四自”強調的是教師自動、自覺的行為,但同時強調合作,這種方式主要是針對青年教師。先是讓青年教師自己上課、自己錄課,再請骨干教師和自己一起觀課、議課,共同找出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一起探討改進的方法與途徑,再由青年教師自己根據同伴建議及自己的反思,在教學中實施,達到提升自我的目的。
2. 模式的推進方式。(1)學校成立以科組長為骨干的研究團隊,再以科組為單位,組建四自研修模式的實施小組,開展研究。(2)將四自研修活動制度化。每學期開學初,將四自研修活動寫進學校工作計劃、科組計劃中,并按計劃開展研究、試驗。(3)針對青年教師及新教師建立合作小組,除了自身的研修,同時進行同伴互助,對這部分教師進行跟蹤、指導、合作,最終通過自身實現提升。(4)在全校進行四自研修模式的宣傳,讓每位教師了解模式的實施流程及意義。08-09學年在全校開展“四自”研修活動,要求每位老師錄下自己的一節常規課,并在課后自己觀課、寫觀后感,參與面達到90%以上。
3. 模式的評價方式。(1)建立檔案,過程管理。每學年初要求每位教師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擬定各自的學年研修計劃,學年結束時,教師對照自己的發展規劃做分析,總結經驗。同時,對教師參加“四自”研修活動進行檔案式管理,了解上課、觀課、省課、修正的研修效果。(2)開展活動,激勵成長。學校開展豐富的“上課、評課、寫觀后感、論文”等競賽、交流活動,激勵教師發現自我、改進自我、超越自我。(3)建立以起點看進步的評價機制。教師從通過“自演、自知”認識自身的某個缺點、不足開始,進行“自省、自修”,改進自己的教學。
“四自”校本研修模式的實踐與研究為沒有外在行政命令和群體意識的前提下,來自教師個體的、內在的發展意識和動力,通過自我認知、自我反思、自我設計、自我修為,以實現自我專業發展探索出了一條新途徑,創新了教師研修方式,并具可操作性,為教師專業成長提供了一種新范式。
(作者單位:深圳市龍城小學)
責任編輯 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