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薪水間隙,問一位年輕教師:“喂,工作為了什么?”她一個鬼臉,毫無掩飾說:“為了三五斗?!闭f這話的時候,后面一個教師正扯開一張百元大鈔,透著耀眼的陽光細數著一根根的金線。
知她是在開玩笑,但這話也是肺腑之言,任何一個張嘴吃飯的人,都不要在這個問題上唱高調,先不要說自己是一個大寫的“人”,說什么無私奉獻的那些大話,說多了就會有點對不住我們的胃。站在一個具有動物屬性的人的角度去思考,人都是有基本生活需求的,正所謂民以食為天,就是這個意思。我們首先要活著,然后才能從事有意義的勞動,誰也無法刻意控制本能餓著肚子工作或者為此呈現什么高貴的品性。
現階段,教師不會因食物或者溫飽而顧慮重重,沒有教師死于饑餓,也沒有人死于戰爭,你沒有生存的危機,沒有生活的艱難,不會經歷生死和苦難去爭取那口糧食,從某種程度上說,你的勞動果實還算豐腴或者說是有所剩余的,或多或少……我可以回到開頭的那個話題,如果較勁的話,僅僅“為了三五斗”而工作的話語顯然有些失真,有些隨意了。那個年輕的老師,在運用這一話語的那一刻,放縱了自己的思維,夸大了實際上是無價值的事件的重要性。
我們不會僅僅為生存而工作的,這是我對前面話題的總結。
如果人沒了生存的壓力,那么必然會呈現一種不同的生活狀態,內心就會升騰出向往美好的教育夢想和欲望。
那么我們就來說說這個內心按捺不住的欲望吧!
如同一個新生嬰兒,首先會在剛剛吃飽的那一刻,貪婪地認識這個世界的五彩斑斕,這種憧憬會讓我們的心里長出一雙翅膀,禁不住去觸摸這個陌生的世界,甚至有種掙扎出襁褓和搖籃的愿望,我們權且把這種即將實現的懵懂的想法叫做理想。
如果我不是一個例外,和大家一樣的話,那么作為教師的你剛剛步入講堂,心靈都會充滿教育的神圣、美好的憧憬和甜蜜,都會在內心醞釀一個這樣懵懂的教育世界——從清晨走來,站在春風里。你有廣博而深厚的知識,愛如陽光般在你的全身散發,是一個配得上叫做老師的人。孩子們蜷身倚靠,伏在你的膝上,或靠著一棵大樹聆聽你的故事。那里柳蔭如春,蕩漾在你們周圍,你的聲音和掠過的鳥鳴一樣清新自然,那些春天和春天的故事就成了你們要認識的全部。當然,你們也會結伴而行,去呼吸大自然的芬芳,接受大自然無上的熏陶,你和孩子們就是這樣自然地無拘無束地成長,那個世界就是你最初夢想的教育的“理想國”。
如果這樣,你沒有名利的概念,甚至不會意識到你就是別人的老師,你會把所有的人和事看做是你幸福的源泉,會用最滿意的笑容去感染每一個孩子,這時你就是愛的使者和化身,不,更確切地說,他們也是你的老師或者互為人師。因為沒有地位的高低,所以你就像老朋友一樣把你的感受告訴你身邊的這些可愛的孩子,像說:“吃過這種奶酪嗎?可以去嘗一嘗!”新鮮的東西總會讓人好奇并能產生濃濃的興趣,因為喜歡,自然就會嘗試,何況你的愛告訴他們,你說的每一句話都是那么的真誠,都是對他們的成長有好處的。
你會這樣來和你的孩子一起尋找大自然帶給我們的知識,或者悄悄地把你獲得的經驗像奶酪一樣慢慢拿出來和他們分享,因為心里從沒想過那些東西是你的,更沒有強迫自己和孩子們咽下的東西,那些都是因興趣的吸引而非你的言辭說教引發的嘗試,也就沒有了不必要的強加和厭煩。
你也會覺得,自己本身就是那個成長的學生,如同今天和昨天看到的蛐蛐絕對帶給你不同的感受一樣,你會不斷尋找一些好的新的事物和你的小伙伴們說:“來,讓我們再來認識一下吧!”那么,你們心里就會悄然產生新的期待和愉悅,你們甚至忘記了教與學的理由,而只是珍惜和享受你們在一起的分分秒秒的時光。
那么,你會有什么收獲?哦,說我嗎?在我走近孩子時也就走進了孩子的心里,所以我本來也就沒有“我”的概念,我和我的學生是一個成長的整體,從來就不分你我的。
這就是我最初的教育欲望。
今天,我們過了撒嬌的年齡但還過著嬌生慣養的生活,有了“三五斗”的俸祿,就應該去適當選擇自己的教育欲望和夢想,用德行來守護它們,用智力、體力和經驗來支撐它們,做自己喜歡的教育,成就自己幸福的教育人生。
(作者單位:山東泰安市第一實驗學校)
責任編輯 趙靄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