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美教育是激發學生創造心理動機、培養學生創造力的重要途徑,它常常成為學生有創造性的學習、重大突破的關鍵,成為學生生動活潑的創造精神的契機。物理學中處處滲透著美,作為從事中學物理教學的教師,有責任也有義務在教學中讓學生感受物理學的美。
一、認識自然中物理現象,感悟自然美
物理學是研究自然界運動規律的科學,而科學的本質是“真善美”。初中物理知識就是從學習研究自然物理現象開始的,讓學生認識自然物理現象,開拓學生視野,從中感悟自然美。例如,我在傳授《光的折射》一課時,先提出以下一些問題:雨過天晴的天邊,常懸掛著美麗的彩虹,這不是人們常見的的自然現象嗎?透過老花鏡看緊靠鏡子的物體,物體有沒有發生變化?透過老花鏡看遠處物體,物體又會怎樣呢?透過圓形金魚缸看缸里的魚發現魚會變大,透過裝滿水的杯子看插入的筷子,發現筷子會在分界處折彎,這又是為什么呢?夏天,我們扎泥鰍時應扎的比觀察位置深還是淺些?此時此刻此“問”此景,一連串帶著美麗畫卷的問題,勾起了學生美的憧憬,看到學生陶醉的、興趣盎然的樣子,我立刻提問一位同學:“你怎么走神了?”“對不起老師,我剛才想到了小時候跟媽媽看彩虹的事情。”學生答。可見,學生已經從中感悟到物理現象的自然美了。
二、了解生活中物理應用,感悟創造美
初中物理課程性質中的一點提到:通過基本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訓練,讓學生初步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規律,使學生能逐步客觀地認識世界、理解世界。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接觸的大部分的東西都離不開物理創造,如何讓學生從生活中去發現物理原理應用創造的美呢?生活中物理無處不在,例如,我在傳授《電學》時,問:電是哪里來的?得到學生肯定的回答:“人類發明了電。”接著,分小組討論電的作用。提問過程中,學生們是這樣回答的:“隨著社會的發展,電力對現代家居已是不可缺少,各類電器的作用提高了生活素質,給家居生活增添了舒適方便。”“黑夜里,它能為我們照明。如果沒有它,就會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見,甚至會亂碰亂撞,隨時會發生障礙。”“沒有它,工廠機器不能運轉,致使生產、工作和營業不能正常進行;沒有它,我們綠化大世界不會興旺發達,變成以前的現象,好像大地沒有了陽光普照一樣。”此時,我乘勝追擊——點撥:電是我們人類創造的,沒有了電,夜晚不再美麗,猶如沒有了月亮和星星,沒有了電……你們同不同意?學生此時發自內心地齊聲回答“同意”。通過一節課學習,學生從平常現象中引出不平常的道理,從已知現象中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從中感悟到物理原理的應用給人以創造的美!
三 、追求探索物理精神,感悟人格美
人格美是社會美的一種,在物理學發展史上,物理學家對科學的不懈追求和為捍衛真理而獻身的精神無不顯出人格美。那么,我們如何通過展示物理學發展的大體歷程,讓學生學習一些科學方法和科學家的探索精神,關心科技發展的動態,關注技術應用帶來的社會進步和問題,樹立正確的科學觀,感悟人格美呢?亞里士多德說:“吾愛吾師,但吾更愛真理。”讓學生探求真理的精神定格,塑造人格美。例如,我在安排時間與長度的測量(實驗課)時,讓學生獨立完成一個實驗,學生在做實驗時,神情是那么的專注、認真,當發現某些問題時,不斷地設法得到解決,極大地激發了他們的探索熱情。可見,雖然是重復前人的工作而得到一個物理定律或定理的證明,卻能讓他們感到欣慰,他們能體驗到這種美,他們為自己所創造的“藝術品”而滿足。從中,表現出探索的精神塑造了學生的人格美。
綜上所述,物理教學,關鍵不在于對學生灌輸了多少物理知識,而在于教師對課程內容中所蘊含的審美精神有著深刻的領悟,從而引導學生感受物理的魅力,感受物理學之美。一旦學生領悟到物理內在的美,就會在學習物理和解決物理問題中,主動地去探索、去發現, “原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
( 廣東惠州市惠城區水口中學)
責任編輯 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