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誦是語文教學的一大關鍵,也是學生掌握知識、積累知識的必備方式。語文教科書精心設置了很多優秀的篇目供學生背誦。老師和學生都深知背誦的重要作用,但是在教學中卻不是每位老師都可以讓學生輕松地攻克背誦這個碉堡。不少教師是把背誦當成一項任務下達給學生然后檢查或者課堂默寫。這樣即便是學生很喜歡的課文,由于教師過于強調死記硬背或應付考試,也會給學生很大的心理負擔,使學生反感。
記得我小學的時候不怎么喜歡語文,因為老師經常點名背誦,要求背誦的課文如果檢查的時候沒有背出來就要用小鞭子打手心。后來到了初中,換了語文老師后,我上語文課才比原先認真多了。初中語文老師是一位個子不高,戴著厚厚黑框眼鏡、有點胖的曾老師,年紀都將近五十了。起初我還有點怕和他打交道,因為我小學語文成績不是很好而且經常被老師批評,所以對語文老師有種莫名的畏懼。不過后來在多次交語文作業時和曾老師聊天,讓我感受到了曾老師的親切友好。一個月過去,老師就和我們班同學都很熟悉了,課堂上漸漸地多了很多歡聲笑語。
曾老師的語文課最激動人心的就是背書比賽了,和小學語文老師把背書放在課后當做家庭作業,然后第二天上課前再檢查背誦情況完全不一樣。小學的時候我們都是很貪玩的,每次回家總是很不情愿遠離電視及家人聊天的客廳,一個人在房間慢慢地一點點啃著枯燥的語文課文,背誦的時候偶爾會心不在焉,偶爾也會發發牢騷。有時有事耽擱了沒有時間背書就只能準備接受老師的批評。然而在曾老師的課上,這種情況根本不存在。老師在課堂上就給我們留有背書的時間,而且獎勵措施也很吸引人——誰先背出來就可以到圖書館閱讀書籍。要知道,那時候鎮里中學的圖書館不對學生開放,只有老師才可以借閱書籍。所以有機會到圖書館看書真的是機會難得,那時中學圖書館藏書雖然不像如今各個院校的書籍這樣琳瑯滿目,但是對于我們初中生來說卻是書的海洋,每次我們背書結束去圖書館看書,看著那一排排漂亮的書籍,心里邊盡是歡喜。所以我們都很有動力背書,而且背書效果出奇的好,即使平時班上學習落后的學生也會在我們積極背書的感染下慢慢地把書背好再去圖書館暢游書海。每次語文課背誦大賽的時候我們都是興高采烈的,不再覺得背書是讓我們愁眉不展的事情了。記憶力稍好的同學就肯定占點兒優勢早早地就背出來去圖書館閱讀書籍,而一時沒有背出來的看著同學們陸陸續續地走出教室也就更加賣力地背誦。那時候我們有的是滿腔的熱血和活躍的思維,曾老師要求背誦的部分我們絕大多數都能在課堂上背出來。
曾老師鼓勵背誦課本的同時也很注重我們的閱讀量,發現好的課外書籍喜歡給我們講解,還很喜歡和我們探討一些文學作品中的人物,有時候還會與我們展開辯論。不過像曾老師這么開明的老師真的不多,那時候我們的班主任是數學老師,總是反對我們看小說。每周還會來一次“大掃蕩”,就是突然襲擊檢查,讓我們站在教室的外面,他自己和班長一個個書桌認認真真地“排查”。抽屜里藏有班主任認為妨礙學習的小說的同學總是忐忑不安,因為查到小說要收繳并且要去班主任辦公室寫檢討,小說到學期末才歸還。有一次我的小說被班主任收繳了,就到曾老師那里請求幫忙。曾老師一口答應,后來就去和班主任說明情況,最后不僅把我們的書歸還了,以后再也沒有“大掃蕩”了。不過曾老師讓我們上課上晚自習不看課外書,而是在課間或者其他休息時間看。班級政策如此大轉彎,我們對曾老師感激無比。
正是曾老師那種沒有束縛的教學方式和寬容的胸懷,讓我們愛上了語文愛上了文學。真的很慶幸那時曾老師給了我們活力四射的課堂,將文學之花植入了我們年幼的心靈。現在我對語文的特殊感情就是曾老師培養的,他讓我一輩子珍愛語文。
(指導老師:歐陽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