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9日至22日,海軍東海艦隊某水警區成功舉行“勇敢—2012”水雷戰綜合研練實兵演練。研練總指揮、該水警區司令員李玉杰指出,這次實兵研練以復雜戰場環境為背景,更加突出新裝備、新手段、新課題、新戰法的專攻精練,是一場依托體系,旨在檢驗裝備,提升能力的實戰對抗,研練突出反水雷部隊與作戰艦艇編隊的掩護配合,各級指揮員不僅要快速掃清雷障,還要在實施任務轉換中完成對作戰艦艇編隊的導航護航任務。
19日上午10時整,在長江口海上防衛作戰指揮所,各種作戰信息源源不斷傳到這里。突然,上級通報,“敵”方已在長江口附近海域布設水雷,數量、型號不明,命令立即排除雷障,引導我方船只通航。該水警區司令員李玉杰定下作戰決心,由3型10艘掃雷艦艇組成的反水雷兵力前出,開辟雷區通道。
13時,吳淞某軍港,掃雷艦艇編隊雷霆出擊。記者隨中國海軍最新型獵掃雷艦“昆山”艦出海,親身體驗掃雷兵闖蕩“雷海”,斗智斗勇的場面。
15時30分,掃雷艦艇編隊抵達任務海區,立刻投入水雷偵察、疏通航道掃雷等任務。
“昆山”艦是我國自主研制的最新型獵掃雷艦,裝備了集獵雷和遙控掃雷為一體的獵掃雷作戰武器系統。該艦去年剛服役,它自動化程度高,掃雷能力強,能獵除各種水雷。在作戰指控中心,官兵們只需輕輕按下鍵盤,通過操縱各種探測聲納,把附近的海底地貌看得一清二楚。
寶劍易求,劍法難得。除了機器的搜索辨別,雷情研判是一個經驗活。海上指揮組人員在海圖室,綜合各種要素,判定水雷型號和位置。
掃雷艦編隊在海上像犁地一樣,并肩而行。“獵雷部署!” 戰斗警報聲響起,全艦戰位迅即備便、嚴陣以待。
“滅雷部署”、“準備右舷投放滅雷具!”一串指令的發出,官兵們從機庫里迅速推出秘密武器——“機器人”。通過艦用吊臂,“機器人”被放入水中,在聲納的準確引導下一步步接近目標……
100米、50米,距離目標越來越近,“啟動滅雷具攝像裝置”,攝像頭打開,水雷的圖像越來越清晰、越來越明了。
“投放滅雷彈!”在場所有官兵都屏住呼吸,凝神注視著海面。1 秒鐘、2 秒鐘……突然,一聲巨響,海面上噴出數十米高的水柱,亮起一道風景線。
“成功啦,成功啦。”官兵們歡呼雀躍。一場掃雷殲滅戰暫告結束。
官兵們還沒有喘過氣,又發現新目標。隨后,“昆山”艦與其他掃雷兵力密切配合,成功打撈潛伏在航道上的六枚水雷,掃清了航道上的障礙。
夕陽西下,數艘我方艦船出現在海面上。按預定時間,“昆山”艦前往迎接,在反水雷兵力的直接掩護下,這些重要艦船小心翼翼順利通過水雷威脅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