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購是企業成本控制的重要環節。過去10年,中國企業借勢中國經濟的快車道高速發展,但在企業管理方面普遍比較粗放,尤其在采購管理方面,采購的理念、策略、技術、模式、組織、流程等,差距都十分明顯。因此,對當下準備過3—5年冬天的中國企業來說,通過采購降本增效潛力巨大,意義也尤為重要。東航在采購成本控制方面的成功嘗試,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范例。
采購管理的變革,首先是利益格局的洗牌,需要有企業高層的決心和直接領導。東航的采購管理變革之所以能夠成功,高層領導的共識和直接推動是先決性的關鍵因素。
采購管理變革的推動,既要有立竿見影的短期效益,以樹立信心、排除阻力;同時也要有長效機制,從根本上變革管理體制和機制,引進推廣新的采購管理理念和技術,長短結合,才能快破久立。東航很好地預控了采購管理變革的風險,“快贏先行”,長短結合,并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采購管理的變革,核心是理念的變革,建立以戰略采購為核心的現代采購理念。按照戰略采購的理念,采購應關注物料生命周期總成本而不是單純的采購價格;采購要對不同的物料實施差異化的采購策略,而避免一刀切的簡單砍價;采購要從產品設計、采購計劃等源頭起就要事前系統規劃采購成本,而不是事后的被動殺價;采購需要跨部門進行橫向聯合行動,而不僅是采購部門獨角戲;采購要和供應商建立起共贏的競合關系,幫助供應商降低成本來實現成本的控制,而不是一味地砍價……東航的采購,在許多方面已經開始建立戰略采購的理念,例如對物料分品類,根據不同品類特性和供應共性進行差異化采購等。但總體而言,還看不見理念層面清晰的方向和路徑,在這方面還任重道遠。
采購成本控制,有諸多的技術和方法可以引進采用,如價值工程、以物料標準化及集中采購為核心的杠桿工程、以成本分析和逆向競價為代表的談判技術、以庫存和物流為優化對象的供應鏈采購、電子采購等等。對中國的大部分企業而言,每項采購技術的應用,效果都非常明顯。東航在采購中的“管需求”,實際上是價值工程的初步應用;東航導入了成本分析法對餐食成本進行價格談判;通過縮減承修機構(從近70家集中為40家)實現了桿杠工程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東航還可以進一步導入和推廣更多的采購技術,成本控制的空間依然巨大。
總體而言,東航的采購管理變革富于成效,激動人心。但這僅僅是東航的開始,東航采購管理降本增效的空間依然巨大。
(作者系正略鈞策管理咨詢合伙人、副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