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市場競爭漸趨白熱化,員工的生活和工作壓力劇增,導致的各種心理障礙和精神疾病隨之增多,引發的不穩定因素也日益突出。一個優秀的企業應重視人的心理和諧,加強員工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將員工心理疏導納入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范疇,堅持以人為本,著眼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既教育人、引導人、鼓舞人,又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
建立健全員工心理疏導的長效機制
針對轉型時期員工思想活躍,情緒起伏較大,心理沖擊強烈的現實,企業要建立健全員工心理健康檔案,借鑒引入EAP(員工心理援助)模式,建立科學有效的利益協調、訴求表達、矛盾調處、權益保障的心理疏導長效機制,不斷完善調查與宣傳教育、針對性培訓、心理咨詢與治療、監控與反饋四級服務模式。
一是建立心理談話機制。企業應定期或不定期與員工進行談話,對員工存在的問題,積極引導、分析,找出對策。管理人員必須經常深入群眾,廣泛聽取員工意見,系統了解員工意愿,對員工心理動態做到常分析,常落實,常督導,幫助員工樹立科學的心理健康觀念。
二是建立心理關懷機制。針對員工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企業要切實做好就醫、子女上學、社會保障工作,盡可能減少員工正常生活和發展的后顧之憂,最大限度地消除引發員工心理失衡、失調的誘因。
三是建立心理預防機制。企業要建立健全企業員工心態情緒匯集和反映調節機制,加強員工心態狀況的監測、評估和預警,完善員工心態疏導、調適與平衡工作體系,引導員工心態朝良性方向發展變化,達到內心世界的自我調適、自我和諧。
四是建立心理干預機制。企業應定期分析調查員工的心理狀況,找出導致員工心理問題的各種因素,然后運用心理學的知識和原理引導員工正確運用心理轉移、心理排解、心理發泄等心理學知識調節心理、緩解壓力、穩定心態,保障員工心態健康。
將心理疏導與思想政治工作相結合
心理疏導是對人的人格和尊嚴的認可,企業黨組織把心理疏導與思想政治工作結合起來,代表了一種親和的組織態度和積極的組織行為。注重心理疏導是加強和改進傳統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
一是把心理疏導融入到經常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在進行員工心理疏導的過程中,要把握脈搏,區別對待不同員工產生的不同思想動向,因勢利導,不可墨守成規。要形式多樣,根據員工的政治素質、文化素質、心理承受能力,因材施教,根據思想性與生動性、靈活性相統一的要求來開展豐富多彩的心理疏導活動。
二是把心理疏導落實到日常性思想政治工作部署中。企業要根據客觀形勢的發展變化和員工思想中出現的新變化,把員工心理疏導工作納入思想政治工作的部署中,做到有目標、有計劃、有安排、有檢查、有考核、有落實。
三是把心理疏導跟進到針對性心理健康教育中。企業要科學安排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對員工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或咨詢,對重點員工進行重點援助,“用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員工正視心理壓力,挑戰心理壓力并有效地緩解心理壓力,及時主動地給有心理困惑、心理障礙的員工以必要的援助。
將心理疏導融入和諧企業文化建設中
企業文化是企業持續發展的精神支柱和動力源泉,把心理疏導融入和諧企業文化建設中,讓員工在轉型期真正樹立起“一盤棋的全局意識、一家人的榮辱觀念、一條心的團隊精神”,引導員工價值觀趨同發展和心智成熟,培育和諧向上的企業文化,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一是開展多樣化的企業文化活動。積極倡導“八小時之內緊張有序,八小時之外豐富多彩”的企業文化理念,廣泛開展員工喜聞樂見的文藝活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健康向上的戶外拓展活動,寓教于樂,幫助心理壓力較大的員工消除煩悶感、緊張感、失落感、自卑感等不良情緒,獲取成就感、自豪感、滿足感和快樂感等良性情緒。
二是用實際行動關愛員工。企業要積極開展“五必訪、五必賀”活動,真心實意為員工送真情、送溫暖,排憂解難。尤其當員工心態不平衡或出現波動時,要做到有情操作、無情管理、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讓員工切身感受到企業的關心和愛護,從而使員工從心理上親近企業,關心企業,維護企業,減少消極情緒和逆反心理,形成內部良好的人際關系和寬松的工作環境。
三是強化員工激勵機制。企業要通過激勵機制,將工作效率與經濟掛鉤,對優秀員工采取多種形式給予物質鼓勵。定期開展“業務能手”、“支撐標兵”、“服務明星”等樹標桿創優評選活動,對先進員工進行表彰獎勵,并在企業宣傳欄、內部報刊和行業網站上進行宣傳,讓員工感受到自我實現的滿足感。
(作者單位:中國電信江西公司無線網優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