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論文介紹了電子站的概念、我國電子戰通信干擾系統、我軍電子系統現狀、我軍的電子戰技術策略等,提出了我國應對思路。
關鍵詞:通信;電子戰;技術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12 (2012) 06-0017-01
通信對抗措施既是電子對抗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通信的伴生物,專家認為:未來戰爭,交戰雙方誰贏得了制電磁權,誰就贏得戰爭的主動權,乃至整個戰爭。
一、外軍通信干擾系統現狀
通信對抗措施既是電子對抗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通信的伴生物,專家認為:未來戰爭,交戰雙方誰贏得了制電磁權,誰就贏得戰爭的主動權,乃至整個戰爭。
外軍通訊干擾系統主要包括固定、載式、和便攜式三種,由于載式(車載、機載、艦載)系統良好的機動性,能夠盡可能的靠近被干擾的通信系統,因此應用的比較廣泛。
(一)車載式系統
典型設備的主要品種有現在北約許多國家裝備的“犀牛”機動式高頻波段探測器干擾系統,其頻率范圍為1.5-30兆赫,輸出功率1000瓦,它采用分時技術,具有多信道干擾能力,可對付頻率捷變猝發或每秒數十跳的跳頻通信系統;戴勒姆—克萊斯勒宇航公司最新開發的干擾系統可干擾衛星、移動電話、無人機載數據鏈路。GPS和Glonass衛星導航系統。其輸出功率1000瓦,可對付現代通信鏈路。
(二)艦載通信干擾系統
作戰艦艇也可以裝備通信干擾系統來破壞敵軍的通信,沙特阿拉伯海軍的三艘F3000S護衛艦裝備的電子戰系統包括泰利斯公司生產的Altesse通信波段電子支援系統和TRC281通信干擾系統,Altesse系統還能夠與泰利斯公司的RRC274HF/VHF/UHF波段數字通信干擾機進行連接。
(三)機載通信干擾系統
它分為有人機載干擾系統和無人機載干擾系統AN/USQ—113是EA—6B“徘徊者電戰飛機上的專用通信干擾系統,90年代末進行了升級,安裝有新的接收機、功放器和發射機,擴大了系統的頻率覆蓋范圍。AN/ALQ—99干擾系統不僅可對付30兆赫—1吉赫的雷達,還帶有專門對付俄羅斯的VHF和UHF雷達,也能夠有效干擾在VHF和UHF頻段工作的通信系統。
二、通信抗干擾主要技術
(一)擴展頻譜抗干擾技術
1.跳頻擴頻技術(FH—SS)
跳頻技術是用擴頻碼去進行頻移鍵控,使載波頻率不斷跳變而擴展頻譜的一種方法,因技術比較成熟,抗干擾能力較強,已在戰術通信中得到廣泛應用。國外自60年代起開始研究,到了80年代,跳頻電臺已成為世界各主要國家的重要通信裝備,到了90年代更融入了DSP技術和計算機網絡技術,目前正向著適應、高速,變數率和寬帶的方向發展。
(1)自適應跳頻,使得適應帶寬和速率調整更加靈活。典型設備美國的Milstar軍事星在EHF頻段因頻譜資源豐富,可在1GHz的頻帶內實現快速寬帶跳頻,使得現有的干擾技術無法對它實施有效的干擾。
(2)每個有效頻率跳頻通信雙方自適應頻率的功率自適應調整發射功率,輸出功率,以滿足正常接收的接收端,以滿足最低限度,以改善信號的隱蔽性,從而達到抗干擾的目的,關鍵technologyis寬帶,高動態范圍可變增益功率放大器
(3)跳頻空閑信道搜索跳頻(跳頻FCS),是一個新的跳頻自適應技術。改進于1996年,法國湯姆遜-CSF公司一系列新的戰術通信無線電PR4G每次通話前增加跳頻這種方式在所有通道上的空閑信道檢測空閑信道搜索功能,即使最頻干擾仍然可以保持通信。
2.直接序列擴頻(DS)技術
直接序列擴頻是一種真正對抗的抗干擾體制,它將有用信號在很寬的頻帶上進行擴展,使單位頻帶內的功率變小,即信號的功率譜密度變低,通信可在信道噪聲和熱噪聲的背景下,用很低的信號功率譜進行通信,使信號淹沒的噪聲里,敵方不容易發現信號。
直接序列擴頻是一個真正的抗干擾體制,這將是在很寬的頻帶擴展,單位帶小功率,低功率譜密度信號的有用信號,通信信道的熱噪聲背景,非常低的信號的功率譜通信,使淹沒在噪聲信號,敵人不容易找到信號。
3.跳時擴頻(TH)
由于簡單的跳時抗干擾性不強,很少單獨使用,常與其它方式組合使用。此外還有將以上各種方式集成后混合擴頻技術,進一步增強了系統抗干擾性。限于篇幅限制,不做詳細討論。
(二)非擴頻類的通信抗干擾技術
1.自適應天線技術
空間在不同方向的各種干擾,通過調整方向,在這些單位振幅和相位分布葉自適應天線干擾形成零點,為了減少或避免干擾信號,如果源在不斷運動的干擾,自適應天線可以相應改變葉零的位置,繼續抑制干擾信號。
2.猝發通信技術
所謂的突發通信技術是第一信息存儲高達10-100倍的正常或更高的連拍速度,然后在某一時刻。一方面,脈沖功率,以抵御無意干涉另一方面,大大降低了檢測的可能性,由于發射時間的隨機性和瞬時關閉。
3.糾錯編碼和交織編碼
采用數字技術和糾錯編碼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抗干擾性。糾錯編碼能糾正因受干擾而產生的錯誤,是一種有效的輔助性ECCM措施。
4.分集技術
分集技術包括兩方面的內容:通過分離與合并,提高接收端的信噪比,從而獲得分集增益。分集技術在對抗多徑傳輸引起的包絡衰落和時延方面,其作用十分明顯。美、俄等國的散射通信設備中都采用了分集技術,包括隱分集技術。
三、我軍現狀和應對思路
據筆者粗略調研發現,我軍現有的通信電子戰設備,由于起步較晚,及經費投入不足等諸多原因,因此不論在科技含量上、裝備質量上,和世界發達國家相比均有很大的差距,現在的裝備水平甚至僅僅停留在60-70年代的水平,如我軍現裝備的某型跳頻電臺功率只有幾百瓦,頻跳/秒只有20次,類似這樣的通信裝備并不少見。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黨中央國務院不斷增強對國防裝備經費的投入。一定會極大改善現有裝備的性能、技術、戰術水平。筆者認為:
(1)進一步改革軍事專業技術高級人才的發展制度。通過嚴格選拔,把確實有豐富知識和科研能力的人才大批量的送到技術發達國家深造,力爭在極短的時間內把國外的先進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并盡快轉化成科研成果;
(2)加大國防科研經費的投入,建立健全經費的使用和監督審核機制,最大限度的使有限的經費發揮最大的使用效益。力爭在師團以上的單位建立裝備科研革新的分支機構,以促進本單位的技術交流,提高裝備的技術和戰術水平。
(3)重獎那些對我軍技術裝備革新中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充分發揮他們的能動性和創造性。
參考文獻:
[1]張輝,曹麗娜.現代通信原理與技術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2
[2]胡健東.現代無線通信技術.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