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層建筑施工過程中,對基礎施工的質量要求極為嚴格,地下連續墻則是基礎工程的一個重要內容,而地下連續墻的施工前的準備工作是保證工程質量的重要前提,本文探析施工前的幾項重要施工工作的施工。
關鍵詞:地下連續墻;施工前;準備;工作
中圖分類號:TU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12 (2012) 06-0050-01
一、引言
在高層建筑施工過程中,對基礎施工的質量要求極為嚴格,地下連續墻則是基礎工程的一個重要內容,而地下連續墻的施工前的準備工作是保證工程質量的重要前提,導墻的施工、泥漿(或穩定液)制備以及單元槽段的劃分這三項工作又是比較重要的工序。
二、幾項重要的準備工作
(一)導墻的施工
1.施工中導墻特點與效用。(1)擋土墻。在進行基礎與連續墻的挖掘工作時,由于挖掘的深度深和土質不穩的原因,很容易出現塌方的現象,此時就要進行導墻的設置,用于擋土與塌方。(2)導墻也是測量工作的基準記錄的工具,其不僅僅起到劃分溝槽的具體位置,還可以作為挖槽工作中標高與垂直工作的基準。(3)導墻另一點重要的特點就是起到承重的作用。它可以用作鋼筋籠等等擱置的支撐點,還能夠承受施工設備的帶來的荷載。(4)最后還能起到泥漿的儲存的作用。在施工中為了保證槽壁的穩定,就要設置導墻,其能夠使得泥漿穩定,并且能夠控制泥漿的高度在導墻下20公分,并高于地下水位1.0m。
2.導墻的形式多種,但導墻通常都為鋼筋混凝土現澆結構,還有預制的鋼筋混凝土的結構并且還能供多次的使用。現澆導墻形式有L形或倒L形,可根據不同土質選用。導墻深度一般為l-2m,具體深度應視表層土質情況而定。導墻頂面應高于施工地面5-10cm。導墻在轉角處或縱橫墻交接處作成T型或十字型,即一邊或兩邊各增0.6-1.0m,以保證轉角處斷面的完整。現澆的鋼筋混凝土導墻宜筑于密實的原狀土上,如遇有未固結的雜填土層時,導墻深度必須穿過此填土層,對于松散透水性強的雜填土必須挖除。導墻背側需回填時,應用黏性土回填并夯實,不得漏漿。預制的鋼筋混凝土導墻安裝時,必須保證接頭連接質量。已完工的導墻應檢查凈空尺寸,墻面平整度及垂直度。導墻墻面內間距應比地下墻設計厚度大30-50mm,墻面與縱軸線距離的允許偏差為l0mm;內外導墻間距允許偏差為5mm。導墻頂面應保持水平,全長高差應小于l0mm。現澆的鋼筋混凝土導墻一般采用C20鋼筋混凝土,拆模后應立即在墻間加設支撐,支撐間距1-1.5m。混凝土養護期間,起重機等重型設備不應在導墻附近作業或停留,以防導墻開裂變形和側移。
(二)泥漿(或穩定液)制備
1.對泥漿的性能要求地下連續墻施工方法的一個最基本的特點即利用泥漿護壁以成槽。泥漿技術是整個施工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所用護壁泥漿一般說來,不是通常概念的泥水混合物,而是特殊要求的材料構成,具有規定要求性能的液體或流塑體。根據挖槽的方式不同有兩種類型的泥漿,即靜止方式(穩定液)和循環方式。如使用抓斗挖槽機時,隨著挖槽深度的不斷加深,槽內泥漿應隨時補充增加,直至澆灌混凝土時將泥漿替換出來為止,泥漿一直貯存在槽內,故屬靜止方式。這種方式使用的泥漿只是為了保持槽壁的穩定而無其他目的。循環式則不同,如用鉆頭或其他切削具回轉挖槽時,則需要在槽內充滿泥漿的同時,利用泵使泥漿在槽底與地面之間進行循環,泥漿始終處于流動狀態,故稱循環方式。這種方式使用的泥漿不僅可起穩定槽壁的作用,同時也是排除鉆渣的手段。
2.泥漿制備設備。(1)膨潤土泥漿拌制宜采用高速攪拌機,根據攪拌原理分為高速回轉式攪拌機和噴射式攪拌機兩類。一般情況下容積600L的泥漿攪拌機不少于2臺;用于輸送泥漿用的泥漿泵不少于6臺;用于清底換漿用的泥漿泵可采用潛孔型或反循環離心型泵,可配置1-2臺;泥漿處理設備一套用于回收處理泥漿。(2)高速回轉式攪拌機由攪拌筒和攪拌葉片組成,它是以高速回轉(1000-1200r/min)的葉片使泥漿產生激烈渦流而將泥漿攪拌均勻。泥漿攪拌時間取決于攪拌機攪拌筒大小和葉片回轉速度、膨潤土濃度、泥漿攪拌后的貯存時間和加料方式等。一般攪拌后貯存時間較長者攪拌時間為4min;攪拌后立即使用者攪拌時間為7min。(3)噴射式攪拌機是一種利用噴水射流進行拌和的攪拌方式,可以進行大容量的攪拌。其工作原理是用泵把水噴射成射流狀,利用噴嘴附近的真空吸力,把加料器中膨潤土吸出與射流進行拌和。用此法拌和泥漿,在泥漿達到設計濃度之前,可以循環進行,即噴嘴噴出的泥漿進入貯漿罐,如未達到設計濃度,貯漿罐中之泥漿再由泵經噴嘴與膨潤土拌和,如此循環直至泥漿達到設計濃度。
(三)單元槽段的劃分地下連續墻施工時,地下連續墻的挖槽是一個個單元槽段進行挖掘,在一個單元槽段內,挖土機械挖土時可以是一個或幾個挖掘段。劃分單元槽段就是將各種單元槽段的形狀和長度表明在場體平面圖上,它是地下連續墻施工組織設計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單元槽段的最小長度不得小于一個挖掘段(挖土機械的挖土工作裝置的一次挖土長度)。從理論上講單元槽段愈長愈好,因為這樣可以減少接頭數量和增加地下連續墻的整體性,又可提高其防水性能和施工效率。但是單元槽段長度受許多因素限制,在確定其長度時除考慮設計要求和結構特點外,還應考慮下述各因素:(1)地質條件。當土層不穩定時,為防止槽壁倒塌,應減少單元槽段的長度,以縮短挖槽時間,這樣挖槽后立即澆筑混凝土,消除或減少了槽段倒塌的可能性。(2)地面荷載。如附近有高大建筑物、構筑物,或鄰近地下連續墻有較大的地面荷載(靜載、動載),在挖槽期間會增大側向壓力,影響槽壁的穩定性。為了保證槽壁的穩定,亦應縮短單元槽段的長度,以縮短槽壁的開挖和暴露時間。(3)起重機的起重能力。由于一個單元槽段的鋼筋籠多為整體吊裝(過長時在豎直方向分段),所以,要根據施工單位現有起重機械的起重能力估算鋼筋籠的重量和尺寸,以此推算單元槽段的長度。(4)單位時間內混凝土的供應能力。一般情況下,一個單元槽段長度內的全部混凝土,宜在4h內澆筑完畢,所以 此外,劃分單元槽段時尚應考慮單元槽段之間的接頭位置,一般情況下接頭避免設在轉角處及地下連續墻與內部結構的連接處,以保證地下連續墻有較好的整體性。單元槽段劃分還與接頭形式有關。單元槽段的長度多取5-7m,但也有取l0m,甚至更長的情況。
三、結束語
為了保證連續墻的施工質量,就一定要做好施工前的準備工作與材料的質量控制,并且遵循施工工序和安全質量管理的條例進行施工工作,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建筑物基礎的施工質量為整體工程做出良好的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