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的特點出發,針對當前的教學形式及本專業的就業現狀,以及結合本身的教學體驗,對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提出一些教改的實施方案,旨在培養學生在掌握計算機網絡技術基本理論的基礎上,具有組網與調試、網絡系統安裝與維護、以及網絡技術相關的開發編程等能力應用技術型專門人才。
關鍵詞:網絡技術;課程建設;校企合作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12 (2012) 06-0149-01
一、引言
計算機網絡技術傳統的教學方式雖然已積累了相當成熟的經驗, 但是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內容的不斷更新、綜合性,實踐性的不斷增強,進一步增加了學生學習難度,又由于實驗教學配套設備及環境相對不完善,不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這不僅難以達到目標教學效果,也很難培養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更難以適應社會網絡技術的高速發展。所以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且必須以提升質量為目的、以人才培養模式突破為主題,轉變教育模式,以能力培養為本位的新觀念,強化專業知識技能,建設合理有效的理論與實踐教學體系,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網絡技術專業社會發展。因而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教學的改革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課題,下面就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討研究。
二、教學方式改進
在教學過程中應采用多式多樣的傳授方法,在計算機網絡技術這樣的專業課程教育中,研究型教學方法更適合于培養高素質的應用性人才。研究型教學包括問題引導式,生活啟發式,結論討論論證式,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以及實踐教學的多樣性。
(一)引導和啟發式教學
理論教學中,著重概念性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掌握,采用生活啟發和問題引導式等方法教學。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中有很多基礎性概念和理論知識,這對學生而言,每一次課都有新的知識“面孔”,在這種天天新概念情況下,很容易使學生煩燥引發畏懼心理。因此在課程設計中,要根據課程目標和學生實際水平,因材適教的方式生活化問題式引導講解,講課中對問題懸而引答,激發學生探索新知識的欲望,并逐步其研究,討論加深理解,同時也加強師生間的交流,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獨力能力并且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生活教學
在課程中的概念性理論知識,課本中描述的很詳盡,但對初學者來說仍然很抽象,比如OSI七層參考模型本就是一個抽象理論化的概念模型,所以在講解過程中,我們就和實際生活的郵局系統相結合比照講解,讓學生從實際的生活中來理解網絡中抽象概念。計算機網絡技術發展到至今,普及到生活中的各方各面,在校內有校園局域網,在社會有城域網、廣域網、企業內外網,以及周圍環境中的各種先進網絡設備??梢杂墒覂茸呦蚴彝?,生活教學---現場授課,使學生隨學隨用,激發了學生對課程的興趣,加強的動手能力,這是傳統教學方式無法比擬。
(三)興趣引導培養獨立和創新能力
結合專業培養要求和課程的實驗進度,根據學生興趣,開設相關輔助選修課,舉辦知識技能大賽,培養和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如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是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專業,開設的每門專業課程都有大量的實驗操作和實訓項目。通過技能培養的相關輔助教學使學生從被動變為主動、由聽課變為學、由問變為獨立思考、由背變為分析研究,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才不再是“千人一面”,個性化將得到較好的發揮。
三、定位型培養---復合型和職業技能型
所謂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也就是說專業知識技能是本專業學生的一技之長,作為網絡技術專業的學生,網絡技術如果只是泛泛而談話,那職業定位也就只能是普通的操作員。所以教學目標中引入多元化多學科教育,培養多元化技能型復合人才,既能文秘,又能管理,也能開發維護。
全面發展是我的理想也是我們的目標,但實際的學習中,對學生要因材適教,以有某方面特殊才能及社會就業和創業導向為指導,定位培養學生的單方面的技能。定位型的目標化教學就是在課程相關應用技術教學過程中以職業定位為導向授課,正所謂有了目標才有了學習的方向和動力,同時也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學生的迷茫心理。計算機網絡技術類職業定位主要有需求分析、軟件開發、實施、測試等方面,根據就業形式和學生的興趣,對課程的內容進行重難點講解并擴展相關職業技術知識,根據興趣引導學生學習和掌握相關職業技能知識。
四、校企合作
根據學校積極開展“校企合作”的教學方針,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通過與企業相互滲透合作辦學,針對企業的發展需要設置網絡技術課實訓項目培訓教學,為企業進行訂單式培養,為企業節約成本。同時,企業也主動向學校投資相關實訓器材,建立利益共贏關系,真正實現“校企合作教學,專業型技能人才培養”目標。在以企業項目實訓化教學過程為導向的課程體系中,部分課程采用“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方法實施,加強實訓環境的搭建,貫徹“職業技能導向”、“案例教學”、“工程活動導向”和“項目任務驅動”的建設思想;同時建立“活頁教材”特色課程教學,理論課堂和實踐課堂合二為一,從而達到真正的就業化情景教學。
五、網上輔助教學
充分利用學?,F有資源庫平臺,把相關授課資料如多媒體課件、精品課堂視頻、實訓指導資料、專業信息文獻庫、專題特色資源庫、試題庫和案例庫等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相關資料上傳到資源庫平臺網絡上,以便學生在課余時間查閱和自主學習。
六、結束語
總之,本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中,要重視教學內容與方法的不斷更新,側重的是實踐能力和專業技能的定位性和職業性培養,以達到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有機融合,從而培養出技術應用復合型和職業定位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朱利民,王明斐.關于高?!队嬎銠C網絡》課程改革的探討[J].甘肅科技,2010,8:169
[2]謝希仁.計算機網絡(第五版)[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8
[3]胡遠萍.計算機網絡技術及應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徐國慶.職業教育項目課程開發指南[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5]安淑芝.計算機網絡技術與應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6]王卓.高職《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J].巢湖學院學報,2009,6:143
[7]周虹.計算機網絡技術與應用學習輔導[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