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國內外經濟形勢的變化,特別是今年以來國內融資環境的巨變,中小企業發展環境也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迫使中小企業加快轉型升級以應對企業的存亡發展,也使得中小企業轉型升級關鍵期提前到來。本文主要從成本角度入手,探析轉型升級過程中中小企業科技創新人才的流動成本,為企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節約成本提供參考,從而促進企業的順利轉型升級。
關鍵詞:轉型升級;中小企業;科技創新人才;成本分析
中圖分類號:F27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12 (2012) 06-0043-02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轉型升級已成各界關注的熱點問題。從現有研究來看,學者們主要把目光投向產業或經濟轉型升級問題研究,對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問題的探索則相對較少,對于科技創新人才對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推動作用研究的就更少,但是借鑒國外經濟發展經驗,人均GDP發展到5000-10000美元時,科學技術對經濟的增長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促進作用,而只有一流的高精尖人才,才能掌握一流的科學技術,才能占據產業鏈的高端。可見,自主創新是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根本保障和源動力,而科技創新人才是自主創新的核心之一。科技創新人才不僅能夠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也是推動企業轉型升級的有效支撐。然而,調研發現以傳統制造業為主的中小企業,其產品的技術層次和科技含量普遍不高,處于產業鏈的低端,缺乏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再創新的能力,科研意識不強,科研力量較為薄弱,最終導致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低。分析其中原因,主要在于當前中小企業的自主創新意識和企業科技創新人才流動問題。尤其是科技創新人才的流動給轉型升級中的浙江中小企業帶來了不小的成本壓力。
一、中小企業科技創新人才流動現狀分析
人才的流動主要包括“進”“出”兩個方面,即吸納與流失。
1.從企業吸納人才來看,轉型升級中的中小企業吸納科技創新人才難度較大。中小企業因受資產規模、行業層次、管理模式、地域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很難在人才市場招聘到滿意的科技創新人才,更多的是企業自己培訓或是向省外的高校進行定單式培養或是將研發機構放在經濟發達地區以吸引人才等等,這無形中就增加了吸納成本。如萬順機電制造有限公司非常重視人才引進和培養,擁有臺州市研發中心,每年研發投入達800余萬元,但因是中小企業又地處臺州溫嶺而無法吸引科技創新人才,無奈之下只得又在上海成立了研發中心,現上海研發中心7人均為研究生學歷。地處衢州江山的浙江江山福賜德蜂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也同樣存在引進科技創新人才難的問題,只得到福建農林大學、湖北大學等省外高校去招聘。浙江九陽光電有限公司則采用了與當地的衢州職業技術學院和其他高職院校進行半定單式培養的方式來引進科技創新人才。
2.從企業流失人才來看,轉型升級中的中小企業人才流失現象非常嚴重。歸納調研企業科技創新人才流失的形式主要有三種類型:第一種是內部流失。主要是由于中小企業科技創新人才崗級專門晉升通道不暢、個人自身價值取向等原因,致使科技創新人才離開研發崗位走向企業內部管理崗位而造成崗位上的人才流失。第二種是外部流失。主要是由于中小企業薪酬、崗級、科研環境或個人自身等原因,致使科技創新人才離開企業。第三種是隱性流失。也主要是由于上述中小企業和個人自身的種種原因,科技創新人才不安心當前工作,處處兼職,造成人在心不在的工作狀態。[1]
無論是哪種類型的流失,分析其原由主要是三種情況:第一種是由于企業內部因素而造成的科技創新人才流失。企業本身對科技創新工作不夠重視或者重視只是停留于形式,制度和經費的缺失或不力,導致人才流失。調研發現中小企業的一年的研發經費投入大多只有銷售總額的2%左右,甚至有些還不足2%,根本無法形成良好的科技創新工作環境,更不可能打造可持續的科技創新發展平臺,使得科技創新人才感覺自身沒有被得到認可和重視,專業和事業上發展前景渺茫,自身價值和理想得不到實現,從而對現在崗位和企業失去信心。另外還發現,還有些中小企業還因為害怕人才流失而不愿意花大力氣培養人才,導致更留不住人才,長此以往必將形成惡性循環。第二種是由于外部環境因素而造成的科技創新人才流失。主要包括政策因素、地域因素和競爭因素等。政策因素主要是指因受相關政策限制規模不大、技術不強的中小企業很難能夠批準建立研究所、實驗室,也很難爭取到政府支持力度大的科技創新項目。地域因素主要是指受企業當地經濟、文化、消費等因素的影響,使鄉鎮乃至縣級城市,特別是欠發地區的中小企業很難招到和留住合適的科技創新人才。競爭因素主要是指中小企業很難和中、大型企業直接競爭吸引科技創新人才,中、大型企業的人才需要對中小企業的人才隊伍形成了“泵抽效應”,特別是在新興行業,人才往往供不應求,稀缺程度越高,對中小企業的科技創新人才的泵抽拉力就越大,導致人才流失變成越容易。第三種是由于科技創新人才自身因素造成的流失。主要是指出于追求實現自身的更高價值、對家庭的考慮、生活方式和習慣等方方面面科技創新人才自身的因素而離開企業。正如溫嶺市環宇軸承有限公司人事科長金哲明所說“現在的80后大學畢業生的想法很難讓人理解,明明已經簽訂了勞動合同,卻會因為有更好的單位或是不適應這里的生活或是考慮到男女朋友分居兩地的問題或是因為這里房價太高等原因,毅然離開,幾乎不會受合同的牽制……”。
究其原因分析便不難看出轉型升級中的中小企業人才流動頻繁,這也給企業帶來巨大的人才流動成本壓力。
二、中小企業人才流動的成本分析
綜上科技創新人才流動現狀來分析,人才流動的成本主要有吸納成本和流失成本兩部分組成,即人才流動成本=吸納成本+流失成本。
1.企業吸納科技創新人才的成本分析。因為轉型升級中的中小企業吸納人才難度大,從而無形中增加了吸納人才的成本。調研發現,不少企業為了能吸引和留住科技創新人才,不僅擴大了科研投入、改善了工作和生活環境,甚至還建設了實驗室、建立了培養深造制度等。分析得出處于轉型升級期的中小企業吸納科技創新人才的成本項目主要有:
(1)招聘成本。指招聘過程中所發生的跟招聘科技創新人才直接或是間接相關的費用支出,主要包括:前期的招聘策劃費、廣告費等;中期(現場招聘)的差旅費、本地交通費、工作餐費、住宿費、場租費、加班費、相關津補貼等;后期的面試接待費、體檢費等。
(2)培訓成本。指對新錄用的科技創新人才進行必要的崗前培訓或上崗培訓時發生的直接或者間接的相關成本費用,主要包括學費、講師費、場租費、差旅費、住宿費、資料費等。
(3)培養成本。指把新錄用的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成為能夠圍繞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現狀開展科技創新活動所發生的相關支出,主要包括新手失誤損失、深造培養支出等。
(4)福利成本。指企業為了讓科技創新人才安心工作而特別為其投入的生活設備和各項福利支出。
(5)安頓成本。指把創新人才引進到正處于轉型升級、前途未明的中小企業比一些大型企業、國有企業需要多支付的安頓、穩定人才生活的成本費用,主要包括租房費用、住房補貼、配房(車)費用、配偶子女安頓費用,等等。
2.企業流失科技創新人才的成本分析。根據調研分析,處于轉型升級期的中小企業人才流失現象非常嚴重,這也就形成了另一部分數目相當大的成本項目,主要有:
(1)缺崗成本。指科技創新人才離崗后,因崗位空缺導致整個研究項目受到耽擱而無法正常進行所造成的各種損失。[2]
(2)心異成本。指科技創新人員在考慮離職到真正離職前因工作熱情下降、工作效率低下而形成的各種支出和造成各種損失。
(3)“機會”成本。指科技創新人才流失所引起的不確定因素而造成的各種支出和損失,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離職時可能出現的訴訟費等;二是如果是科研核心成員離職可能會帶走一批人或者帶動一批人離職,從而造成的各種損失等;三是如果科技創新人才離職后將技術帶到競爭對手企業,那可能直接導致研究項目中止或是面臨與競爭對手爭奪市場而造成的各項損失和支出。
三、中小企業人才流動的成本核算
以上兩大類成本項目中有些是可以確認和計量的,如招聘成本、培訓成本、培養成本、福利成本、安頓成本、缺崗成本、“機會”成本也有一部分,有些是無法確認和計量的,如心異成本等;有些是顯性的,如招聘成本、培訓成本、福利成本、安頓成本、缺崗成本、心異成本等,有些是隱性的,如“機會成本”;有些是必然發生的,如招聘成本、培訓成本、缺崗成本等,有些是可能發生的,如培養成本、福利成本、安頓成本、心異成本、機會成本等;有些是固定成本,如招聘成本等、有些是變動成本,如培訓成本、培養成本、安頓成本等。對于企業經濟管理者來說,這些都是科技創新人才流動需要考慮的成本項目,而對于會計核算來說,只有可以明確確認和精確計量的項目才能作為成本核算內容,因此進行成本項目核算時,可以把“人才流動成本=吸納成本+流失成本”具體描述為:
吸納成本(Cr)=招聘成本+培訓成本+培養成本+福利成本+安頓成本
流失成本(Cl)=缺崗成本+“機會”成本”
則,轉型升級過程中的浙江中小企業在引進科技創新人才時的可能需要承擔的人才流動總成本為:
Ct=Cr+∑PiCli,(i=1、2、3……n)
其中:Ct為人才流動總成本、Cr為吸納成本、Cl為流失成本、P為人才流動概率。
綜上所述,科技創新人才流動是有成本的,轉型升級過程中中小企業科技創新人才流動的成本更高,也極大地影響了企業的效益。企業經營管理者要從成本控制、防范人才流失風險和成本效益相匹配的角度出發,符合企業實際地做好科技創新人才的引進工作,從而有效促進企業順利轉型升級。
參考文獻:
[1]宮麗華.再談青年科技人才的流失問題[J].科技?人才?市場,1997,4:49-50
[2]龍玉琴.人才流動的成本究竟有多大[J].施工企業管理,2008,1:86-87
本文系浙江省2011年重點軟科學研究項目《浙江中小企業轉型升級中的人才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011C25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