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體育課的和諧氛圍,與體育教師上課時的態度,講解示范,以及對突發事件的處理,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只有打造起課堂和諧的氛圍,才能讓學生在積極愉快,輕松活潑的氣氛中學習鍛煉,從而掌握技能,提高素質,增進身心健康。
關鍵詞:體育課 打造 和諧氛圍 教師語言 評價
一、融洽的師生關系是體育課和諧氛圍的前提
有研究表明:“師生間無時不在進行著微妙的情感交流,學生的情感自始至終都伴隨著教學的各個階段。”因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都直接影響和諧的氛圍。
二、教師要用健康積極語言鼓舞學生
教師在課前備課中,要認真設計好導入語,用語言的魅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曾經聽過一節體育課,內容是考試雙杠動作。在開始上課時,老師的語言組織很巧妙,他最后幾句說:同學們,你們像漂亮的燕子一樣,今天你們的翅膀羽翼已經豐滿,老師要你們在考試中盡情地展現風采,飛出你們優美的姿態,讓你們矯健的身姿畫出優美的曲線,祝你們每個人在考試中都取得好成績。這樣的一番導入語,讓學生信心百倍,情緒高昂的參加考試,考試結果可想而知。另外,在講解動作示范和要求時,要以簡潔的語言、形象的比喻,把學生提前帶入練習的情景之中。教師在課堂上語言的文雅、準確、生動,幽默,就能活躍課堂教學氣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心境下,完成本節課的任務。
三、教師用欣賞的眼光,積極的評價激勵學生
體育教學中教師及時地對學生進行積極的評價,是提高學生自信心的動力,是促進教學的有效措施,也是創建和諧氛圍的重要內容之一。教師要經常發現學生有點,表揚多一些,批評少一些,要用積極上進的語言去鼓勵學生。如果要批評學生,也要注意語言的運用巧妙。如在教學內容分組練習中,常會遇到個別調皮的學生對練習動作不協調的同學進行出言不遜的譏笑;此時教師應采用嚴肅的表情和提醒的方式,對該生瞪一下眼,接著說:“注意團結,敬重同學”。事后,被批評者會感到慚愧而低下頭,虛心接受批評,被譏笑的那個同學感到激動和內疚,就會大膽積極地去練習。這樣既促進了同學間的諒解和團結,又提高了體育基礎較差的學生的練習積極性,一舉兩得。 教師應多用一些如“某某同學跑得多快、某某同學的彈跳很出眾、某某同學的配合能力就是強”等等,通過這些評價的語言,對學生產生了激勵作用,激起了學習情趣,這也是一種師生共享成功樂趣的情感交流,同時也打造了課堂和諧的氛圍。
四、把握好尺度,巧妙處理好違紀的學生
創建和諧氛圍,就不得不說說學生違紀問題。體育課上,經常有個別學生,違反上課紀律,對于這些學生,教師一定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處理得當則事半功倍,處理不當則事倍功半。其次說得簡單些,如果對于違紀學生處理不好,整個課堂秩序就會打亂,談不上和諧了。結合近二十年體育教學,我簡單總結出以下幾點,
1.要巧用他人傳話。對于經常在體育課堂上違紀的學生,借他的好友把好話“捎”給他,或故意在他能聽到的“背后”稱贊,往往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2.要巧用“退一進三”的原則。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自尊心很強,當著眾多學生的面批評他,往往很容易引發正面沖突。實在要批評學生,我往往是遵循“退一進三”的原則,即:要批評他的一個缺點先要表揚他的三個優點,而這一個缺點又應該是處于萌芽狀態、容易演變為嚴重違紀的缺點。這樣在學生看來批評是微不足道的,算不得批評。因此,他能夠心悅誠服地接受老師的“批評”并加以改正。
3.巧用以“退”為進的方式。對于那些非常倔犟、頑固的違紀學生,老師要善于抓教育時機,必要時自找臺階下,不能硬碰硬。
4.要巧用旁敲側擊的方法。對于上課跟其他同學愛拉家常,開小差,小動作多等這類違紀不嚴重的問題,我一般采用旁敲側擊的方法,比如點這些同學回答問題、作示范等,讓他們從中獲得警示、暗示,從而及時調整自己的不良學習行為。
5.巧用冷處理的辦法。我上課的班上有個學生,上課時經常故意跟學生說話,以致我不得不多次中斷教學。我決定采用冷處理的辦法,對他的干擾決不理睬,繼續講自己的課,讓他自覺沒趣。一周后,他果然變乖了,說話的聲音低了下去,最后終于變成了一個守紀的學生。
6.巧用“轉”。確實要處罰嚴重違紀學生,要盡可能采用轉移的辦法,變罰為獎,使懲罰喜劇化。如學生屢次紀律的學生,可以讓他給布置場地器材、表演節目等溫柔的辦法來處罰。這樣,學生既樂于接受,又融合了師生感情。
五、教師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
教師是體育課堂的組織者,他的人格魅力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強的教育作用,是影響學生心理、行為、情感體驗的重要因素,也是調節、制約課堂氣氛,創建和諧氛圍的重要因素。學生對教師的人格、態度、專業水平、教學方法等都會做出評價,會做出“信任”或者“不信任”的判斷。因此,教師要注重自身修養,豐富自己的知識,提高教學藝術,以“學高為師、德高為范”為座右銘,樹立在學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參考文獻:
[1]曲宗湖,楊文軒主編.現代社會與學校體育[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1.115-118
[2]毛振明著.體育教學改革新視野[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