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世紀七十年代,在以蒙古土默特萬戶首領阿勒坦汗為首的蒙古右翼三萬戶各封建領主的極力扶持和積極推行下,藏傳佛教格魯派開始傳入蒙古地區,并在很短的時間內廣泛傳播,發展成為蒙古地區的主要宗教。在此后的三百多年里,藏傳佛教格魯派盛行于蒙古地區,該派佛教寺院遍布蒙古各地,成為了對蒙古社會經濟、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等方面具有很大影響的社會組織。本文將蒙古地區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簡稱為佛教寺院。
教育是這一歷史時期佛教寺院的主要的活動內容之一。佛教寺院的教育方向和目標非常明確而具體,就是向皈依佛教的眾多蒙古出家僧人進行佛教理論知識、佛教教義教規和融合在佛教理論之中的自然科學知識和社會科學知識方面系統的教育,以培養更多的具有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佛教信徒,鞏固藏傳佛教格魯派在蒙古社會各領域的地位,擴大影響。從這一點上看,佛教寺院的教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相對于這一歷史時期以游牧生產方式為基礎,幾乎沒有社會化教育體系的蒙古地區和蒙古社會而言,佛教寺院因擁有較為完整的教育系統和較為完善的教育教學組織管理制度,聚集著眾多的具有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的學者型人才而成為了蒙古地區集中、系統、規范的教育基地,對蒙古地區的社會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
一、佛教寺院的教育系統
佛教寺院的教育系統由機構教育和個人教育兩個部分構成。在佛教寺院內具有教育職能的機構包括寺院的綜合性機構——朝克沁(大經堂)和專業性機構——札倉。
佛教寺院無論規模大小都設有寺院的綜合性機構——朝克沁,而且朝克沁是蒙古地區任何一座佛教寺院在興建之初首先要建造和設置的部分。朝克沁作為一個綜合性機構,除了承擔佛教寺院的宗教、行政、經濟等各項事務外,它還具有教育方面的職能。首先,每座佛教寺院在朝克沁對新入寺的出家學徒進行注冊登記,以確定新學徒的歸屬關系,一經登記注冊,該學徒便成為佛教寺院的正式教徒。其次,對于新學徒實施基礎知識教育,主要內容包括蒙古文和藏文的字母、讀音和書寫知識,佛教常用經文的唱誦規則,佛教寺院的日常活動內容,佛教徒在佛教寺院的行為規范,佛教寺院的常規宗教活動的操作規程等方面的基礎知識。朝克沁的教學工作由通曉佛教理論知識和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的、有一定資歷、擁有藏傳佛教格魯派的相應學術職位的喇嘛承擔,朝克沁的普通喇嘛不能承擔對新學徒的教學任務。學徒在朝克沁的學習時間沒有具體規定,有的學徒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完全掌握朝克沁所教學的各項基礎知識,有的學徒則會耗費較長的時間來完成在朝克沁的學習。完成朝克沁的學習,初步熟悉佛教寺院的宗教事務,對藏傳佛教格魯派教義教規形成一定的認識,并有意愿繼續學習深造的學徒將根據各自的意愿被分流到佛教寺院的專業教學機構——札倉,開始系統地學習相關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參與札倉所開展的專業性宗教活動;也有的學徒選擇到其他佛教寺院繼續學習深造,學成之后返回本寺;沒有繼續學習和深造意愿或條件的學徒將會留在朝克沁做普通誦經喇嘛,兼職從事寺院殿堂內外的勤雜事務。
札倉是按照藏傳佛教格魯派的理論體系的內在結構和佛教寺院的各項專門活動要求而設置的專業機構。該機構一方面要根據藏傳佛教格魯派教義教規的規定和要求開展常規宗教活動以及相關的社會、文化和經濟活動,另一方面對札倉內部的不同學歷層次的學徒喇嘛進行嚴格、系統、規范的專業教育。蒙古地區佛教寺院的札倉包括卻依熱札倉、卓德巴札倉、堆恩科爾札倉、曼巴札倉和喇嘛日穆札倉等。各寺院所設置的札倉數互不相同,規模大的佛教寺院一般具備五部札倉,而規模較小的佛教寺院只設置一兩部札倉,很多小寺廟甚至不設置札倉。佛教寺院的各札倉在每年的規定時間里從朝克沁學徒、寺院內部喇嘛私人學徒、或者從其他佛教寺院招收一定數量的、有一定的相關知識基礎的新學徒喇嘛,對他們進行規定科目的專業課程教學,以培養更多的佛教僧徒。
在佛教寺院,除了朝克沁、札倉等機構要對寺院的佛教僧徒實施基礎和專業課程教育之外,佛教寺院里長期學習和研究佛教理論,獲得藏傳佛教格魯派相關專業學術職稱職位,熟悉佛教寺院的各項事務,具有豐富的佛教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有良好的人格品質和職業道德,享有很高的聲望和地位的喇嘛們也有資格招收私人學徒,并對所收學徒實施基礎和專業教育。
享有轉世資格的喇嘛在藏傳佛教格魯派體系中屬于一個特殊階層。蒙古地區的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里的活佛、沙卜讓、呼畢勒干、呼圖格圖等均享有轉世資格。當這種喇嘛的前世圓寂之后,要及時探尋和認定他們的轉世者,而且轉世者普遍為幼童。身為轉世者的幼童被迎請到佛教寺院之后就要在佛教寺院管理委員會選派的經師喇嘛的指導下接受規范而系統的基礎教育。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轉世者完成基礎教育,對佛教教義教規和佛教寺院的宗教活動形成初步認識之后,就會轉入佛教寺院的札倉或者被送往其他佛教寺院的札倉進行相關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學習。
二、佛教寺院的教學
(一)教師
在佛教寺院,對于承擔向學徒喇嘛講授基礎知識課程和專業課程任務的喇嘛教師的學歷層次和任職資格方面雖然沒有明確的要求和具體的規定,但是,并不是任何喇嘛都能夠擔任教學任務。根據佛教寺院的歷史記錄和喇嘛個人傳記中的記載,對在佛教寺院擔任教學任務的喇嘛的學識水準和實踐能力方面的實際要求和標準很高,即使是在朝克沁向學徒教授基礎知識的喇嘛也必須具有格西以上學術職稱。格西是授予在佛教寺院完成基礎知識教育之后升入卻依熱札倉,完成該札倉所規定的五個階段中的第一階段五年和第二階段四年的專業課程學習,順利通過結業考試,成績合格者的學術職稱。在各個札倉的教學工作則必須由獲得相關專業的中、高級學術職稱,有豐富的實踐能力和資歷,學識和職業道德方面被佛教寺院內部喇嘛和社會公眾認可的喇嘛來承擔。
(二)課程
佛教寺院面向佛教學徒的課程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基礎課程,第二部分為專業課程。基礎課程是為初次出家為僧的青少年學徒喇嘛設置的課程,教學內容、形式、時間和進度方面沒有統一的規范和要求,主要是蒙古文和藏文字母、讀音、書寫到字、詞、句的讀寫,同時背誦《皈依經》以及各種祈禱文等作為佛教信徒所應掌握的基本經文,同時參加佛教寺院的常規宗教活動或儀式。
佛教寺院面向喇嘛學徒的專業課程的教學是在以學科分類而設置的各札倉進行的,而且專業課程的學科分類和藏傳佛教格魯派的教義教規理論結構完全一致,所以,喇嘛學徒在札倉要系統、深入地學習和研究藏傳佛教的教義教規中的某一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同時,還要參與所在札倉規定的宗教活動和儀式。蒙古地區的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的札倉有卻依熱札倉、卓德巴札倉、堆恩科爾札倉、曼巴札倉和喇嘛日穆札倉等。
卻依熱札倉,又稱參尼德札倉,漢譯為顯宗學部,聞思學院。因明學、般若學、中觀學、戒律論、俱舍論等是卻依熱札倉所規定的必修科目。進入該札倉的學徒喇嘛通過札倉經師喇嘛的講解傳授、背誦指定經文和學徒間的辯論等學習方式由低到高,由淺到深系統地學習、掌握和研究該札倉所規定的必修課程。學徒喇嘛學習該札倉的所有必修科目的學習,順利通過各階段的考試,完成結業至少需要十二三年的時間。
卓德巴札倉,又稱阿格瓦札倉,漢譯為密宗學部,續部學院。卓德巴札倉所傳授的密法是由事部、行部、瑜伽部、無上瑜伽部等四部組成。這四部既是密宗發展的四個階段,又是修行密宗的四個次第。該札倉的學徒喇嘛通過札倉經師喇嘛的講解傳授和獨立研修,系統學習和熟練掌握佛教世界中諸佛、菩薩、護法神、本尊等的地位、職責、功能、業績以及各自的供養方法、修行方法、壇域的繪制和制作、灌頂儀軌等方面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從卻依熱札倉結業后轉入卓德巴札倉的學徒喇嘛要完成該札倉的學業一般需要3-5年,沒有經過卻依熱札倉教育而直接進入卓德巴札倉學習的學徒喇嘛完成該札倉的學業,通過考試結業至少需要十三年的時間。
堆恩科爾札倉,漢譯為時輪學部。在堆恩科爾札倉,喇嘛學員所學習和掌握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科目較多,既有自然科學方面的知識,又有人文社會科學方面的知識。數學知識、天文知識和歷算知識是該札倉面向學徒喇嘛所設置的必修主干課程,另外,佛教器樂原理、藏文和蒙古文的語法和修辭知識、佛教繪畫原理和技法、佛教舞蹈原理、佛教建筑的構造原理、佛教用品的制作和佛教寺院的裝飾原理等也是屬于該札倉面向學徒喇嘛開設的必修科目。札倉經師喇嘛向學員喇嘛講解傳授相關理論知識,指導學徒喇嘛的操作訓練。學徒喇嘛系統學習和全面掌握堆恩科爾札倉所有科目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能夠獨立操作,并順利完成學業需要10-15年的時間。
曼巴札倉,漢譯為醫學學部。在曼巴札倉面向學徒喇嘛開設醫學和藥物學方面的專業課程,學徒喇嘛在經師喇嘛的嚴格、規范的講解傳授下,系統地學習和掌握人體生理特征和病理、對疾病的診斷和治療、藥物的辨認、采集、加工制劑等方面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并在老師的指導和監督下進行實際操作。學徒喇嘛進入曼巴札倉,經過系統學習和熟練掌握該札倉所開設的全部課程內容,到具備獨立行醫的能力,并通過考試,順利結業至少需要十年。
喇嘛日穆札倉,漢譯為道次第學部。在喇嘛日穆札倉,學徒喇嘛系統地學習和研習佛教理論中的菩提道次的教規教義。佛教寺院的卻依熱札倉和卓德巴札倉所規定的學習科目里也包含佛教理論中的菩提道次的教規教義的部分,所以,有的佛教寺院就不單獨設立喇嘛日穆札倉來向學徒喇嘛教授菩提道次的教規教義,在卻依熱札倉和卓德巴札倉的常規教學過程中就講授該部分內容,而有的佛教寺院單獨設置喇嘛日穆札倉來向學徒喇嘛教授佛教理論中的菩提道次的教規教義。學徒喇嘛順利完成該札倉的學業一般需要十年。
(三)考評制度
佛教寺院在面向各個層次的學徒喇嘛實施系統、規范的教學的同時,通過嚴格而規范的考核體系和考評制度對學徒喇嘛的學習進行全面的檢查、考核,并做出相應的評價。在佛教寺院的基礎教育和專業教育階段,學徒喇嘛在啟蒙教師的選擇、基礎教育階段的學習方式、升入札倉時選擇專業以及各專業之間甚至轉到其他佛教寺院學習等方面擁有自由選擇權利,但在學徒喇嘛的學習紀律、在札倉專業課程學習過程中的考試、晉級、完成所學專業的全部課程并取得相應專業學位和職位方面則有一系列的嚴格而規范的規程和制度,而且這些規程和制度在完全的公開、公平條件下,在完全競爭的環境下通過學徒喇嘛之間辯論、當眾背誦或講解經文、演示實踐技能等方式得到具體的實施,即使是享有轉世資格的上層喇嘛學徒也必須經過與普通喇嘛相同的過程和程序,才能夠得到結業、晉級,獲得相應的佛教專業學位。擁有中高級以上的佛教專業學位,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有良好的職業素養的喇嘛不僅會受到寺院喇嘛和佛教信徒的尊敬和信任,而且參與佛教寺院的宗教、行政和教育等各項活動的組織、管理和監督事務,并且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