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站地處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銜接京通、大鄭、通霍、集通、通讓線五條線路,涉及六個方向的車流出入。通遼站按技術作業性質為編組站,按業務性質為客貨運站,按工作量為一等站。南場主要辦理貨物列車的到發,解編上、下行系統的直達、直通、區段、小運轉列車;北場主要辦理貨物列車到發和旅客列車通過;客場主要辦理旅客列車到發和貨物列車通過。在路網上通遼站具有分流、調節哈大線、沈山線運量,扼守出入關第二通道的重要作用。
一、車流作業情況
1.通遼站為客貨運站,旅客列車的開行對貨物列車的開行產生一定影響,貨物列車在客車運行時間內,編組始發列車組織難度增大。比如,貨物列車到發不均衡,作業組織難度加大;車流密集到達時,出現局部能力相對不足;車流稀疏到達時,接車股道相對空閑,增加了中轉車的停留時間。車流不均衡造成解編作業整體效率得不到充分發揮,設備能力利用率不高。
2.京通、大鄭、通霍、集通、通讓線五條線路,六個方向的車流出入車站,在站場內平面交叉干擾較多。北大鄭、通讓的方向的上行反向改編車流在站內走行距離較長,橫穿站場,與京通、南大鄭方向的上行改編車流、通霍、集通方向的下行改編車流相互間交叉干擾。并且北大鄭、通讓方向的上行反向改編車流進入峰前到達場,與推峰解體作業相互叉干擾。
3.解體能力較大,編組能力相對不足。通遼站為單向三級四場,解體作業使用兩臺調車機,采用雙推單溜作業方式,解體列車在到達場直接推送上峰,走行距離短,作業集中,時間少,能力較大。編組作業使用兩臺調車機,編組車列時需要經過由調車場到出發場的轉場作業,走行距離長,連掛車輛、對標等作業占用時間較長,能力相對不足。在解體、編組均使用兩臺調車的情況下,編組能力要弱于解體能力,有時調車線不能及時騰空,影響后續列車的解體作業。
4.調車場分類線運用緊張。調車場共有24條線,而按編組計劃,通遼站調車場需要集結21個方向別代號車流,以及本站作業、檢修車、特種用途車,四平方向車流分上、下行集結,再加上遇有臨時車流調整時,空罐車集結、空平板車集結、成都局、濟南局等車流單獨集結,調車場線路相對不足,重復站整作業較多,影響解體編組能力。
5.小運轉列車作業較多。按編組計劃,通遼站需要編組北大鄭方向通遼東——泉溝間站順列車、南大鄭方向通遼西——雙羊店間站順列車、通讓方向通遼東——穆家店間站順列車、京通方向通遼西——赤峰東間站順列車、通霍方向通遼北——霍林河間站順列車,站整作業較多,編組列車時間較長。本站作業車在站內作業較多,在站內停留時間較長。
二、幾點建議
1.加強車流組織。當車流強度較大時,應充分壓縮貨車技術作業過程中各項生產和非生產性停留時間,這需要各技術作業環節(解體、編組、貨檢、車號、列檢、列車接發系統、調度計劃系統等)密切配合。改善貨車作業過程,首先要加快各環節的作業進度,查找作業過程中的薄弱點,必要時增加崗位作業人員,提高薄弱環節作業能力,從而達到各環節能力相互匹配。其次要壓縮作業過程中的作業等待、交接班等非生產停留時間,注重作業計劃編制的科學化,保障作業流水化和不間斷作業。另外要以調度計劃系統為運輸指揮中心,科學調度,促進各環節作業協調,實現車站各作業子系統運力資源的合理配置,確保車站暢通。當車流不足時,可考慮用以下調整措施:(1)調整解體順序,提前解體掛有編組急需車流的列車,以滿足編開列車的需要。(2)組織接續車流快速作業。當車流接續時間少于車站技術作業過程的時間標準時,一方面對站存車流進行預編、預檢,另一方面對到達的接續車流組織快檢,快解作業,實現車流緊接續。(3)組織本站貨物作業車流補軸。根據編組列車的需要,有計劃地組織本站貨物作業車的取送,裝卸作業,優先裝卸,取送編組需要的車輛,以保證編組列車滿軸,正點出發 。(4)請求調度所調整列車到達順序,或利用小運轉列車將本站編組急需的車流提前送到,以滿足編開的需要。如該站位于列車運行前方站時,可建議調度所準許列車在本站不滿軸早點開出,在該站進行補軸。當車流過大,造成積壓時,可建議調度所組織超軸列車,利用單機掛車或利用區段列車附掛中間站車流。
2.北大鄭、通讓方向的上行反向改編車流采用環接方式,直接進入峰前到達場,減少接車時與京通、南大鄭方向的上行改編車流、通霍、集通方向的下行改編車流,以及推峰解體作業間的平面相互叉干擾,提高咽喉能力,壓縮接發車、推峰作業的交叉延誤時間。
3.在編組能力相對不足,作業緊張時,應靈活使用調車機,在北場五、六、七調調車機作業空閑時,調出一臺到南場,擔當南場編組調車機部分作業,使用三臺調車機同時進行編組作業,加快車列轉場編組,及時騰空調車線,提高改編能力。
4.調車場增加2~4條線,以便于車流能單獨占用線路集結,減少站整作業次數,壓縮車輛在站內停留時間。
5.到達列車編組中本站作業車占較大比例且成組編掛,便于利用北場平面解體作業時,直接接入北場,減少在南場的到達、解體、編組、轉場作業過程。
6.將通遼南場既有的單向三級四場站型改擴建為雙向縱列式三級七場編組場。從設備、場型上提高車流的解編能力,從根本上緩解通遼鐵路樞紐運輸緊張狀況,完善國家路網布局,提高中國西部鐵路運輸能力,促進西部開發和內蒙古經濟發展將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