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業,是從事各種生產、經營活動的經濟機構。作為企業,不論其規模大小、體制如何,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主體,都要以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為根本目的。從筆者所在企業的實際和對一些中小型企業的觀察,筆者認為,推動企業發展的方法,最直接最現實的,大體可概括為“節約、和諧、安全、效率”這四個方面。由于筆者身在基層,視野有限,所述觀點難免偏頗,羅列材料也恐片面,僅供專家和同行們參考。
關鍵詞:中小企業發展
1.厲行節約,是增加企業財富積累的根本方法
企業利潤的提升,無疑直接來源于開源增效,否則,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同樣,為實現企業財富的積累,厲行節約,自然也是最現實、最直接、最簡單的方法。
厲行節約,首先是在企業里要強化宣傳教育,切實使其形成一種氛圍,不論是董事長、總經理,還是普通員工,都要養成節約的習慣;其次是在企業管理中,要實施嚴格的節約制度,嚴格支出審批,控制不合理費用;第三是要抓好細微之處的節約,解決長明燈、長流水、長空調等;第四是要控制高額公款消費。試想,全國有4200多萬戶中小型企業,平均每戶企業保守估算年節約一萬元的話,一年就可增加企業積累4200多億元,這是一筆多么可觀、而又不需要多少成本的效益。
2.注重和諧,是鞏固企業穩定運行的有效途徑
構建和諧企業,不僅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基本需要,更是保障企業穩定發展的內在需求。凡成功之企業,其縱向之間、橫向之間、內外之間,無不洋溢著和諧的氛圍。
所謂和諧企業,主要應在以下諸關系中體現和諧:一是決策層與執行層關系的和諧。決策層與執行層和諧的基本點,在于科學決策與有力執行的有機結合,只有科學的決策,沒有強力的執行團隊,決策只能是一紙空文;只有強力執行團隊,而沒有符合實際、缺乏前瞻的決策,執行團隊只能是一盤散沙。此關系和諧與否,對企業的整體競爭能力、經營發展是核心的,也是最關鍵的。二是監督層與決策執行層關系的和諧。監督層作為出資人監督企業經營活動的代表者,必須是依靠相關法律規定和企業章程行使職權,其工作是善于并敢于糾正違規決策、違規經營行為,保護出資人利益,而不是吹毛求疵,處處掣肘;那么決策層與執行層,則應自覺接受監督,處處以出資人利益為重,以致決策更科學,執行更有力,經營更規范。三是領導與員工關系的和諧。領導者與員工的和諧,除了人格的相互尊重、上對下充分體現關愛、下對上亦應體現尊敬外,更多的是妥善處理分配關系,上下利益分配不宜差距過大,差距過大必然導致上下之間的不和諧。四是企業內部橫向之間關系的和諧。如干部之間的和諧、員工之間的和諧,部門之間的和諧,主要是追求部門、崗位之間的協調配合,增強團隊的整體戰斗力,這既需要企業領導者的領導藝術和協調指揮能力、也需要在企業文化的熏陶下隊伍素質的整體提高。五是黨政工關系的和諧。企業里的黨務工作者和工會工作者,要使各自的工作與業務行政工作協調配合,互為促進,要善于圍繞企業中心工作來發揮職能作用,為促進和諧企業建設鑄合力,增后勁。六是企業與外部關系的和諧。一方面體現為企業與社會管理部門的和諧,既爭取有關政策的支持,又要努力為區域經濟作出貢獻;另一方面是企業與客戶關系的和諧,致力于誠信經營,互利合作,追求雙贏。
通過一些企業的實踐,只要企業決策者積極引導并帶頭踐行,整個團隊自覺融入,就一定會結出和諧之果,對促進企業的穩定發展產生強大的推動力。
3.強化安全,是保障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手段
企業要發展,安全最關鍵。企業要注意生產安全;運輸企業要注意運輸安全;商貿企業要注意商業安全,等等。不注重安全,沒有嚴密的安全保障,不要說發展,勢必將危及生存。
安全的范疇很寬泛,經濟領域各個行業都有自己的安全管理規范,對此筆者不做贅述。本文僅就企業帶有共性的安全問題,提出一些看法,既為自誡,也為共勉。所謂共性安全,最為令人恐懼的莫過于火災,正所謂“積財數載難,火燒當日窮”。我國社會的消防法律法規已相當完善,專業的非專業的消防體系不斷加強,企業自查、自改的消防安全管理體制更加嚴格,在這樣的形勢下,為何大大小小的火災還時有發生呢?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企業領導重視不夠,沒有將消防安全與業務工作擺到同等重要位置來對待,以至于制度不落實,工作不到位,隱患排除不及時、不徹底,嚴管態勢不長效;二是工作疏忽、麻痹大意,企業專管人員在久安之下必生麻痹思想,多存有僥幸心理,雖然現在強調的是全員負責,但是非專管人員多有依賴心理,專事本職工作有余,關注消防安全不足。以此狀態,久而久之,必釀禍端。
強化安全管理,必須作為企業領導者日常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不得有一時松懈。首先是領導者要高度重視,督促管理到位,保持長效的嚴管態勢;其次是制度完善,責任明確,措施到位,賞罰分明;第三是嚴格履行消防規范,肯于投入,配備合理的設施器材,并定期檢查維護,確保有效防范;第四是強化全員消防意識,落實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消防責任體制,并實施卓有成效的安全管理;第五是加強專職人員的教育管理,發揮其特定職能作用;第六是應急預案切實可行,消防演練長年不斷,應急手段及時有效。由此,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才會得到有力的保障。
4.講求效率,是實現企業效益目標的基本前提
效率是量化的過程,效益是效率量變到質變的結果。沒有高效率的逐步積累,就不會有良好企業效益。效率為因,效益為果,追求效益,必重視效率。企業在經營運行中,無不將提高工作效率作為管理的重要環節,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提高工作效率,就要創新用人機制。企業的競爭,說到底就是人才的競爭,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謀生存求發展,就必須搞活用人機制,廣攬人才,還要因材而用,避免人才浪費,既要招的進,又要留得住,以人才智慧的聚集,促工作效率的提升;提高工作效率,就要創新分配機制。分配機制活不活,直接關系到企業人才作用的大與小、人才群體的聚與散。所以企業要留得住人才,就必須在創新分配機制上做文章,切實打破傳統的論資排輩的分配方式,真正實行崗位競聘、以崗定薪、崗變薪變、績效掛鉤、效高酬多的分配制度,以此保持較高水平的崗位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就要創新管理機制。一般情況下,企業員工隊伍更新換代,周期都比較長,企業引進人才也只能是少數的、個別的,居于多數的依然是老員工、老面孔。所以,企業更多地是要搞好現有員工隊伍的教育培訓,以生動活潑地教育形式,以潛移默化的滲透引導,不斷提高員工隊伍素質,為提高工作效率奠定智能基礎。
5.結束語
綜上所述,是筆者所在企業實踐的總結。多年來,在企業領導班子的極力倡導和帶頭踐行下,在員工隊伍的逐漸領悟和自覺參與下,“節約、和諧、安全、效率”的辦企理念不斷深植。從而也大大促進了企業的健康發展,增強了企業的發展后勁。
參考文獻:
[1]古穎,淺談推動中小企業實施 “走出去”開放戰略的對策,中國經貿2008.3
作者簡介:
孫連華(1958.7- ), 男,吉林省敦化市人,1994年畢業于長春大學企業管理專業,現供職吉林省合達經貿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經濟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