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等學校主要提供公共教育服務和承擔科研任務,具有公益事業性質和非營利性,其經費來源于國家撥款和學生繳費,決定了其收費的規范性和必須加強經濟核算和成本費用控制實現保本或盈余;學校成本費用的控制主要采用預算控制,通過建立層層預算責任制,實現成本費用的控制目標;學校的財產管理實行定期清查盤點,造具清冊,責任到人;學校教學器材、耗材等實行招標采購;工資實行基本工資加課時工資加科研補助;學生公寓也可由社會投資興建,實現學生住宿社會化;要加快科研成果的轉化,彌補一部分費用。
關鍵詞:高等學校 財務管理 降低成本費用
一、財務管理的宗旨——降低成本費用,實現盈虧平衡
高等學校是由國家投資,通過國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建立的高等院校,為國家培養人才,主要提供公共教育服務和承擔科研任務,具有公益事業性質和非營利性。其經費來源于國家撥款和學生繳費,因此收入是有限的;而另一方面提供公共教育服務和承擔科研任務開支又是巨大的,如不對成本費用加以控制,就會入不敷出,有的學校甚至債臺高筑,瀕臨破產,嚴重影響高等學校的生存與發展。從這方面來說,學校類似企業,必須加強經濟核算,保本或有盈余才能生存和發展,否則學校會日益萎縮直至破產。所以,高等學校具有雙重性質,既有公益性,又有一定盈利性,但盈利不是主要目的。高等學校收入主要來源于財政撥款和對學生有限的收費,國家規定了收費標準,學校不能亂收費,故收入基本是固定的,要以收抵支,實現盈余就必須降低成本費用,降低成本費用是高校生存和發展的根本。
二、硬化預算約束,完善成本費用控制制度
高等學校的管理體制一般是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成本費用控制一般可采用預算控制辦法。可以在校長領導下設預算委員會負責預算編制的組織和預算的審核;校長辦公會議負責預算的審批;財務處負責預算的執行和考核并及時將預算執行情況反饋到預算委員會,以便預算委員會修改預算或采取措施糾正脫離預算的差異。審計處監督費用開支的真實性、合法性、合理性和效益性,揭露錯弊并直接向校長匯報審計情況,以便其采取措施糾正費用開支中存在問題。預算的編制的程序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進行的。自上而下就是預算委員會下達預算控制指標,自下而上就是各系部、處室、班組根據自己的業務需要的費用(如辦公費、水電費、家具用具費、修理費等)編制本部門的費用預算上報財務處,再由其匯總各部門預算,報預算委員會。預算委員會再根據可用資源,平衡各部門需要,調整預算后報校長辦公會審批。自上而下就是由校長辦公會將審批后的預算指標,層層下達到各個系部、部門、班組付諸執行。這樣就從上到下既發揮了預算制訂者的積極性,也發揮了預算執行者的積極性。
同時要在財務制度中完善成本費用控制制度,制定費用開支標準,規定費用審批權限。如對差旅費用中的住宿費、伙食費補助、電話費等規定開支標準,招生費用和班主任津貼等規定每生標準等。為了發揮各級領導成本費用控制積極性和區分責任要規定費用審批權限,重大費用開支,如固定資產投資由預算委員會做可行性研究,校長辦公會集體討論決定,從校長到系主任、處室負責人、班組長等規定不同審批權限,不得越權。
三、實行成本費用的歸口管理,建立成本費用經濟責任制
預算編制完成后就要將預算指標層層分解到各個系部、處室、班組、個人,這樣各個系部、處室、班組、個人,成了成本費用責任中心,有了自己的成本費用控制目標,要把其責任、權力和利益結合起來,各責任中心有權支配自己預算內資金,節約有獎,超支不補和給予相應處罰。財務處成本組負責考核。
實行成本費用的歸口管理,就是不同費用歸屬不同部門,不同部門負責人對其責任成本承擔責任。如招生費用、廣告宣傳費用等應由招生辦負責;學生管理費用、班主任津貼、輔導員通訊費等應由學生處負責;學校辦公費用、水電費等行政費用由辦公室負責;職工薪酬、職工培訓費、招聘費用等由人事處負責;工會經費、職工福利費等由工會負責;校舍、各種設備的維修費等由后勤部門的維修班負責;各種考試費用、教材費用、教師課時工資等由教務處負責;各系部則負責本系部所能控制的各種費用,等等。
建立成本費用責任會計信息系統,責任會計信息系統的任務由財務處承擔,其職責主要是按各個系部、處室、班組開設成本費用明細賬,核算和追蹤預算執行情況、分析評價成本費用脫離預算差異的原因及時將情況向各級領導通報,以便采取措施糾正偏差,報告成本費用控制的業績等。
建立考核制度。考核制度是成本費用控制系統發揮作用的重要因素。考核制度應與學校的目標管理結合起來,成為目標管理考核內容的一部分。考核的標準主要是絕對指標,如各種費用的預算指標,也可以是相對指標,如每產生成本,每課時成本等。
建立獎勵制度。獎勵制度是維持成本費用控制系統長期有效運行的重要因素。人的工作努力程度受激勵的影響,要把成本費用控制業績與獎勵制度結合起來。獎勵有貨幣獎勵和非貨幣獎勵,如提升、加薪、表揚、獎金等。懲罰也會影響成本費用控制的業績,是一種負獎勵。
四、成本費用降低的主要措施
1.為了貫徹按勞分配的原則,發揮教師教學、科研的積極性,學校教師工資可學習民辦高校的做法,實行基本工資加課時工資(相當于計件工資)、加科研補助的辦法,基本工資按職務、職稱、學歷規定等級按月發放,課時工資按職稱、學歷、規定單位課時工資標準和上課課時確定課時工資,基本工資加課時工資就是總工資。寒、暑假執行基本工資標準。教師完成其他任務,另計報酬。對于學校管理人員和其他員工可按職務、學歷、職稱規定等級領取固定工資。
2.為了保證學校財產的安全和完整,學校應加強固定資產和家具用具的管理,應定期清查盤點,造具清冊,責任到人,防止丟失、毀損。
3.為減少壞賬損失,應為每一個學生設一個應收賬款明細賬戶,應收學雜費記借方;收到學雜費,記貸方,明細賬定期與總賬核對相符。防止漏記、錯記明細賬。要把清收欠款作為各級領導和輔導員的考核指標,與其獎懲掛鉤。
4.學校的教學儀器、設備、各種物料、教材可對外招標,選擇質量上乘,價格最低,有實力的供應商作為中標者。
5.由于高等學校資金短缺,學校的學生公寓、教師公寓也可社會化,由社會企業或個人投資興建學生公寓,學校與投資者簽訂合同,按國家規定向學生收取住宿費和向教師收取房租抵充投資者收益,若干年后,投資者收回投資,并有一定投資收益后,由學校收回其產權。
6.學校教學器材、耗材等實行招標采購。對于教學器材、辦公用品、教材、作業本等應向社會招標,采用集中采購,選擇質優價低的供應商,節約成本費用。
7.為防范風險,學校應購買財產保險和學生人身保險、學生醫療保險等。
五、發揮高等學校的科技優勢,加快科研成果的轉化
高等學校聚集著大批尖端人才,人才和技術是其優勢。承擔科研任務也是高校的職能之一,搞科研得花錢,加快研究成果的轉化,將其應用于生產經營,也是增加學校收入,實現盈虧平衡的重要措施。一是將科研成果作為發明專利轉讓給企業,收回投資,并取得一定收入;二是與企業合作,將科研成果作為投資入股,參與企業利潤分配,增加學校收入;三、學校自己辦企業,直接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取得部分收入,彌補經費之不足。同時,也可作為實訓基地,增加學生實踐機會。
總之,高等學校財務管理有其特殊性,要實現盈虧平衡或盈余,主要采用預算管理,要硬化預算的約束。實行成本費用的歸口管理,預算指標層層分解,責任到人,與獎勵掛鉤。成本費用項目不同,成本控制方法也不同,應具體問題具體對待,選擇適當的成本費用控制方法,以達到降低成本費用的目標。發揮高等學校的科技優勢,加快科研成果的轉化也是實現盈虧平衡的途徑之一。高等學校降低成本費用,實現盈虧平衡是其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證。
參考文獻:
[1]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2007年度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輔導教材——財務成本管理.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7
[2]樂艷芬.成本管理會計第二版.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
劉忠曉(1957.11- ),男,漢族,湖南邵陽人,中級職稱,中國注冊會計師,研究方向:會計、審計,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天河學院財經系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