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對藝術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現狀,如何提高教學質量成為所有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共同關注的問題。筆者認為藝術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應該嘗試實踐教學理念,努力做到貼近藝術生的特點與當前的現實狀況,在師生互動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引導。本文主要從課堂實踐教學、校園實踐教學、社會實踐教學三個方面進行分析,以提高藝術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實效性。
關鍵詞:藝術院校 思想政治理論課 現狀與對策
一、當前藝術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現狀
近年來,在胡錦濤總書記關于《切實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和中宣部、教育部相關文件的指導下,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有了明顯改善,但藝術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存在的許多不盡如人意的現象,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
1.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
藝術院校與普通綜合性大學的一個明顯不同就是生源。藝術生的專業性和方向性非常突出。他們在走進藝術殿堂后普遍認為公共文化課特別是思想政治理論課與藝術專業基本不搭界,更不能理解藝術院校還要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并且還是作為必修課的原因與價值所在,導致部分藝術專業的大學生雖然個性鮮明、藝術專業突出,但是文化水平普遍較低。請假、缺課現象較為嚴重,這樣就會造成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內容不感興趣,學習的積極性不高。
2.教師的教學方式比較單一
長期以來政治理論課普遍存在以課堂為主、以課本為主、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這種“滿堂灌”的方式學生聽起來乏味,不感興趣。其結果常常是學生迫于學校和老師的要求才勉強走進教室,失去了上政治理論課的意義。
3.學校的重視程度不夠
由于藝術院校的領導在專業和學科建設方面比較重視藝術專業的發展和建設,思想政治理論往往被邊緣化。藝術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嚴重不足,致使許多老師疲于奔命,沒有時間和機會參加培訓,難以提高教學效果。同時,藝術院校往往將思想政治理論教研室歸入其他系部或行政部門,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從而使這門課的教師在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二、提高藝術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對策
1.進行課堂實踐教學,發揮教與學兩個積極性,活躍學生思維
課堂實踐教學是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的基礎。進行課堂實踐教學關鍵是要突出學生實踐,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調動起來,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讓學生通過參與形成互動的局面。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組織課堂實踐教學。課堂實踐教學可供選擇的形式很多,例如:多媒體教學、啟發式教學、學生自學和老師講授相結合、指導讀書、進行討論、觀看錄像、案例分析、主題演講等。各種形式的實踐教學活動要有計劃、合理安排,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專門展示,也可以在理論教學中穿插進行,使得教學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種多樣、方法靈活得當,做到教學過程有動有靜、有張有弛,讓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調整身心、活躍思維、展示自我。
2.進行校園實踐教學,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針對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校園實踐教學是指學生在校園內開展的實踐活動,屬于“第二課堂”教學,它是列入教學計劃,教師提出明確要求,學生廣泛參與的實踐活動。其中由教師引導學生開展的形式多樣的社團活動是其基本和重要的形式。校園實踐教學要求教師通過精心設計教學方案,充分準備教學內容,恰當選擇教學地點,以活動的形式引入教學。
3.社會實踐教學,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時代感,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社會實踐教學是教師根據國家培養目標的要求,設計一些有現實意義的課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結構、認識深度和興趣程度選題或者帶著自己關心的問題,借助適當的方式走進社會,參與到生產實踐活動中直接體驗、引起思考、深化認識、尋求答案的一種實踐方式。
如組織學生參觀歷史文化遺跡,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了解歷史、以史為鑒,積累知識,強化了愛國思想。在參觀訪問、社會調查前,向學生布置教學任務,任務完成后,要求學生寫出一批高質量調查報告,并評定等級。學生寫出一批高質量、高水平的調查報告,學生自己也感到非常有成就感。同時這些實踐活動還使學生們了解國情,了解了社會發展的現狀,學生們對于國家前途命運關注了,對于什么是社會主義,對于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認識,不再停留在書本上,而是有了實際感受。社會實踐提升了學生們的認識度,校事、國事、世事、事事關心,真正把理想和現實結合起來。
綜上所述,藝術院校要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建設和發展提供充分的條件,積極營造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教學的良好氛圍,就必須通過課堂教學并結合校內校外實踐活動,把思想政治理論課由高放低,由遠拉近,由虛變實,使它真正地走入學生的心中。同時也使藝術院校的大學生深切體會到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價值,從而激發其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興趣,切實提高藝術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杜書瀛.藝術哲學讀本[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40
[2]張耀,陳萬柏.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87
作者簡介:
楊艷春(1978- ),女,黑龍江尚志人,吉林藝術學院公共基礎部,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