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下,現代物流需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尤其是逐漸興起的物聯網技術。物聯網技術已帶動了整個物流業的變革,使物流朝著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倉儲是現代物流的核心環節,是連接生產與消費的紐帶。物聯網時代的到來,使倉儲信息化管理趨勢得到進一步發展。本文以寧波倉儲企業為研究對象,通過實證分析倉儲信息能力與物聯網技術應用能力兩者之間的關系,對信息導向下倉儲企業如何實現高效智能化給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倉儲信息能力 物聯網技術 寧波倉儲企業
倉儲是現代物流業發展最為重要的環節,倉儲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企業的經營績效和客戶滿意度。倉儲企業要提高其核心競爭力就必須建立高效智能化信息平臺,并引入先進的物聯網技術,把物聯網技術同企業的產業鏈和價值鏈有效銜接起來。
一、倉儲信息能力與物聯網技術應用的關系
數字化技術應用手段的日臻完善給物聯網技術在物流領域的應用帶來了新的挑戰。利用數字化技術可以把從事運輸、保管、裝載、倉儲管理等不同類別的物流企業水平連接在一起。
從相關文獻資料,我們可以看到倉儲業之間的競爭加劇,企業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少。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企業如果想要保持市場占有率,就必須改變傳統的運營模式,引入一種新的技術,物聯網技術作為我國第一批重點推進的新型智能技術得到了政府大力扶持。寧波的物聯網技術在港口物流中的應用較為廣泛,并且那些競爭優勢相對較高的物流企業正在導入物聯網技術中的若干技術,如RFID技術、GPS技術、GIS技術、WSN技術、ITS技術等。寧波的物流企業倉儲信息系統管理中也在采用物聯網技術,效果良好。相比之下,寧波生產型企業的庫存管理中物聯網技術的應用能力相對較低。
目前,物聯網技術還僅限于在獨立的倉儲配送中心內部聯網應用,仍然是獨立的、局限的智能倉儲系統。借助物聯網技術,將這些獨立的智能倉儲系統聯網,打破信息孤島,實現互通互聯,組成真正的倉儲物聯網。在智能倉儲基礎上產生新的變革,帶動倉儲信息化的革命。
二、倉儲信息能力與物聯網技術應用研究模型建立與分析
根據上述有關倉儲信息能力與物聯網技術應用的國內外現狀分析以及相關理論考察,我們知道倉儲信息能力與物聯網技術應用能力之間存在著重要關系。這里我們借鑒了學者們對信息能力的研究成果,總結出了倉儲信息能力下信息創造能力、傳播能力、反應能力。
我們設立了如下研究假設
假設1:倉儲信息創造能力將會影響倉儲企業物聯網技術的應用能力
假設2:倉儲信息傳播能力將會影響倉儲企業物聯網技術的應用能力
假設3:倉儲信息反應能力將會影響倉儲企業物聯網技術的應用能力
為驗證上述研究模型及研究假設,我們采用了因子分析法、相關關系分析法、方差分析法(ANOVA)、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法等統計分析方法進行了模型驗證及假設檢驗。
本文以寧波倉儲企業為調研總體,總共發放了100份問卷,回收了86份,其中經篩選有效問卷為67份。在調查中,我們對調研的企業進行了相關的分類。按照規模劃分,主要分為大型企業和中小型企業;按照企業的性質劃分,具體分為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外資企業;按照調研對象的身份,我們主要劃分為高層管理、中層管理、一線人員。在被調研的企業中,大部分是中小型企業,且企業性質以民營企業居多。被調查者中,一線人員居多,高層管理人員占的比例最少。
根據資料,我們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對所設計的理論變量的信度和效度進行了統計分析。首先,對所測量的項目進行因子分析,輸出的KMO值為0.658,卡方值為538.476,Sig.有效性為0.000。
通過成分矩陣分析,我們發現原來問卷調查設計的模型變量組合與SPSS分析有出入,所以對變量進行了篩選。
為研究寧波倉儲企業信息能力與物聯網技術應用這兩個定距變量之間是否相關以及相關程度如何,我們對研究中涉及到的4個變量進行相關關系分析。
我們以倉儲信息創造能力、倉儲信息傳播能力、倉儲信息反應能力這三個變量作為自變量,以物聯網技術應用能力作為因變量進行了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如表1所示:
在ANOVA分析中F值為23.054,顯著性水平為0.000,所以以倉儲信息創造能力、倉儲信息傳播能力、倉儲信息反應能力為3個自變量,以物聯網技術應用能力為因變量的多元線性回歸方程有效。在信度分析中,我們還得出對倉儲信息能力影響最大的是倉儲信息反應能力。根據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當顯著值小于0.05時,該項假設成立。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上述三個假設中假設1,假設3成立,而假設2倉儲信息創造能力將影響倉儲企業物聯網技術的應用能力,該假設不成立。
三、結論與對策
根據上述實證分析結果我們得出如下研究結論:
(1)倉儲信息創造能力、倉儲信息反應能力將會影響物聯網技術的應用能力。其中影響最大的為倉儲信息反應能力,其次是倉儲信息創造能力。
(2)倉儲信息的傳播能力對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沒有影響,但是根據定性分析此項結果與我們實際有所出入,推斷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一是所調查的企業太少,導致最后結果不具有代表性;二是倉儲企業雖然對信息重視程度很高,但是缺乏對倉儲信息的傳播能力的理解;三是由于企業缺乏對物聯網技術的認識。到底是哪種原因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根據研究結論我們提出了如下討論問題:
1.倉儲企業如何建立和完善物聯網信息平臺;
2.倉儲企業如何結合市場響應,探索倉儲企業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模式;
3.倉儲企業如何強化倉儲產品及服務的競爭優勢。
根據上述研究結論和討論問題,我們提出如下幾點對策建議:
(1)建立和完善物聯網信息平臺
在政府及相關主體的協助下,倉儲企業應盡快構筑物聯網信息平臺。
(2)結合市場響應,探索倉儲企業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模式
積極面對物聯網時代嶄新的市場競爭環境,制定中長期發展目標,并提出市場知識導向和技術信息導向的物聯網技術應用模式,提高企業對市場信息的創造能力和傳播能力,促進物聯網技術的應用。
(3)為強化倉儲產品及服務的競爭優勢,提高企業對可共享市場信息的創造能力,并制定出企業產品競爭優勢強化方案,設定具體計劃和目標,提高企業對市場信息的創造能力和傳播能力。
參考文獻:
[1]吳曉釗,王繼祥.物聯網技術在物流業的應用現狀與發展前景[J].物流技術與應用,2011(2):53-59
[2]鄧亦濤.物聯網技術在供應鏈管理中的應用[J].物流科技,2010,9
[3]王繼祥.物聯網發展推動中國智慧物流變革[J].物流技術與應用,2010,15(6)
[4]鄭平標,侯海永.RFID技術在倉儲管理系統的應用[J].鐵道貨運,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