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在國家要求學生要進行體質健康測試,并把成績上報。而耐力跑是其中必考項目,耐力跑成績不及格體育成績就不及格。但現在的學生耐力跑缺乏興趣,有畏難情緒,因此,耐力跑的成績很不理想。本文通過傳統組、興趣組、考核組的教學方法進去對比,找出一個更加符合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耐力跑 教學方法 耐力素質
田徑運動對人體健康發育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應該用怎么樣的教學方法,才能提高中專學生的及格率呢?
1.文獻資料
1.1耐力跑的教學特點
耐力跑的特點是,既要求跑出一定的速度,持續時間較長,也是一項身體鍛煉效果明顯的運動,又是增強學生耐力素質的練習。經常進行耐久跑的練習,發展持久奔跑能力。使心臟收縮力增強,提高心臟供血能力,促進心臟、肺、血液循環系統的發展,提高有氧代謝能力,有助于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能磨煉人們勇敢頑強的意志。耐久跑能力的提高,首先必須具備較好的一般奔跑能力水平。為此,耐久跑教材的安排,應特別重視和加強一般耐力的內容。以改善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功能。
1.2中專生對耐力跑訓練的心態
學生每到上耐力課時,有三分之二的學生在那里唉聲嘆氣,手腳發軟,特別害怕耐力跑.產生這現象的原因有以下幾種:一、身體素質較差。現在的學生體育鍛煉時間減少,運動強度降低,在練習中怕苦、怕累的思想嚴重;目前大部分學生過著較舒適的生活.特別是現在的學生獨生子女偏多,嬌生慣養,意志和毅力欠堅強,克服困難,戰勝困難信心不足。二、認為太辛苦、體能不支。三、隨意性大。在中專里沒有升學的壓力,自覺性相對于高中生來說也是比較差的,因此有的學生在學校上課成績好與壞都無所謂,只是按自己的喜好去進行與參與。這樣就更加難提高學生耐力跑的及格率了。
2.研究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
以我校報關11401班、報關11402班、報關11403班為研究對象,并隨機分組。報關11401班為傳統組;報關11402班為興趣組;報關11403班為考核組。傳統組男生12人、女生28人;興趣組男生10人,女生29人;考核組男生8人,女生31人。對他們進行體質健康狀況調查,均為健康無疾病。
2.2研究時間
2011年9月與12月
2.3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數理統計法,實驗對比法,綜合分析法
3.結果與分析
將傳統組、興趣組、考核給進行比較。
3.1三種分組的組織形式
傳統組既是耐力課時,多采用中長跑這一單一形式來進行練習的方法。比如完成800米、1000米、1500米等各種中長跑。完成次數為每個月4次,要進行三個月的練習,最后一次課進行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考核。
興趣組既是學生通過參加各種興趣愛好的體育活動來達到提高耐力素質的訓練方法。比如通過跳繩、健美操、運球跑、耐力性游戲、自然地形跑等各種興趣活動來提高耐力的方法。完成次數為每個月4次,要進行三個月的練習,最后一次課進行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考核。
考核組既是學生每一次完成800米或1000米練習都算一次考核,只要成績合格兩次以后就不用再跑。完成次數為三個月中只要跑兩次及格就可以了
3.2三種形式的課堂效果
3.2.1傳統組的課堂效果
傳統組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練習,有利與糾正錯誤動作,對中長跑可以進行反復的練習,使學生能夠熟練地掌握和鞏固中長跑中的各種技術動作。達到鍛煉的目的。但是教學過程中內容單一往往會使學生覺得枯燥無味、練習過程太辛苦,產生厭煩的感覺,甚至使部分耐力素質較差的學生產生恐懼心理,從而影響學生的主動參與,練習的過程中速度很慢或是在走路,因此達不到練習的效果。
3.2.2興趣組的課堂效果
興趣組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來進行練習,大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參與的積極性,對上課過程沒有傳統組一樣的厭煩心理,上課過程中都能認真積極地去參加所要練習的內容。從而達到了提高耐力的作用及鍛煉身體的作用。但是他們對中長跑的技術動作比較生疏,錯誤動作得不到改正。
3.2.3考核組的課堂效果
考核組的教學方法學生都比較喜歡,因為這種方法的練習周期比較短。如果跑的好的話,只要跑兩次就可以了。所以,學生為了少跑幾次,他們都喜歡這種方式,而且他們為了達到兩次練習就通過考核,他們都會盡全力去跑,參與的積極性也比較高。同時,他們的精神也比較集中,教師所教的技術動作極其要求都能夠記住,并盡力地去完成。但是因為練習周期比較短,所以它達到不到鍛煉身體的作用。
3.3傳統組、興趣組、考核組三組成績進行對比
通過了三個月的時間的練習,三個小組進去女生800米及男生1000米的考試,考試成績的合格率如下表:
實驗證明,從上表可以看出利用考核組的教學方法更能提高中專生的及格率。
4.結論與建議
4.1結論
4.1.1利用考核組的教學方法更適合中專生耐力跑的及格率。
4.1.2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4.2建議
利用考核組的教學方法來提高耐力跑的及格率,利用興趣組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及耐力素質。只有兩者合一,才能更好地發展學生的身體機能。
參考文獻:
[1]萬華.新課標下的耐力教學探究[J].文理導航(中旬),2011,(9):73
[2]黃香利.淺析高中女生耐久跑教學[J].希望月報(上半月),2007,(2):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