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對中國傳統家庭道德基本內容以及公務員職業特征進行了理論分析,試圖建立一個公務員家庭道德建設體系的結構模型,并以此來建設、考核公務員的家庭道德。
關鍵詞:公務員 家庭道德 內容體系
1.引言
自1993年我國全面推行公務員制度以來,傳統的干部人事制度逐漸轉為公務員制度,其考核制度的建設日漸引起重視。2007年國務院公布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全面、系統地規范行政懲戒工作的專門行政法規《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2009年,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屆中央紀委三次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們黨的干部標準是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德’的核心就是黨性?!?/p>
2.作為家庭倫理分支的流變
2.1 周代至春秋——孝德的源起與家庭道德的建構
“經禮三百,曲禮三千”的周禮,以尊尊、親親、賢賢、男女有別的四項原則和立子立嫡、同姓不婚、廟祭之制的三種主要制度為核心。周禮“成了中國人進化漫漫長夜中出現的第一道明亮的精神曙光,是古代中國社會向文明道路邁進的一個重要標志?!奔爸链呵飼r代,以周禮為核心的家庭倫理道德面臨重構的困境,孔子因革損益建構出一套由“宗法”轉向人倫的新的家庭倫理道德。孔子強調“孝”不僅是物質上的供養,更重要的是感情上的愛護和尊敬。
2.2 明清早期——帶有啟蒙色彩的家庭道德
從明嘉靖初至清道光中,帶有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關系發軔于中國社會,從傳統文化中氤氳而化的明清早期啟蒙文化,孕育了中國式新家庭道德的歷史根芽,明清時代的啟蒙者突破了封建倫理綱常的桎梏,對封建“孝”道的絕對合理性進行辯駁,他們認為,傳統家庭倫理的孝道,以善事父母為特征,體現著人類天倫之愛的至情至性。
2.3晚清——傳統家庭道德的背離與回歸
1840年的鴉片戰爭夾雜著異域的政治、經濟、軍事、思想、文化急速地滲入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加速了中國傳統家庭倫理的解體。平等——太平天國將士們從西方基督教中尋找到的有力武器,在它的旗幟下,太平天國在中國歷史上首次沖破了綱常倫理之維,跨越種族、性別、家庭的種種界限,摒棄傳統社會的尊卑等級觀念,建立了一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烏托邦。雖然后來太平天國的領導者由于缺乏基于新的生產力和生產方式的經濟基礎所產生的民主主義思想,回歸到了封建家庭倫理道德的框架中,但這場變革如長戟刺穿了中國歷經千年形成的堅固桎梏,為“五四”時期波瀾壯闊的徹底顛覆帶來清透的曙光。
2.4五四——顛覆與重構的家庭道德
五四新文化運動對因襲而成的舊文化進行了旗幟鮮明的揚棄與超越,在它的沖擊下,封建綱常禮教逐步解體,新的倫理道德規范漸次建立,“五四”成為了中國傳統家庭倫理向近代轉型的重要界標。
新文化運動不但提倡自由戀愛和自主婚姻,還主張“離婚自由”,經過對封建男女關系、婚戀關系的批判,社交公開和婚戀自由開始成為人們的共識。婚姻以愛情為基礎得到了相當一部分人,尤其是知識青年的普遍認同,這構成了近代婚姻家庭倫理觀念的重要內容。
反對封建“節烈觀”,提倡男女平等,攻訐封建“孝道”也是新文化運動的批判焦點,魯迅的檄文《我之節烈觀》強音響徹,鼓舞女子具有自立的精神。1919年,“動輒便把中國日益深化之危機的全部責任都歸之于孝道”的胡適,發表了他的白話詩《我的兒子》及相關的通信。這些作品典型地反映出個體在面對穩定的傳統道德秩序時的激烈態度與反抗姿態。
馮友蘭先生曾提出“家族制度在過去就是中國的社會制度”。通過以上梳理,我們可以看出,傳統的社會倫理與家庭倫理高度密合成為一個內容充實而又豐富的倫理實體,其中的父子、夫妻、兄弟、男女地位等關系是傳統家庭倫理的核心內容。
3.公務員家庭道德建設體系的基本內容
傳統社會倫理與家庭倫理的同構性,源于宗法社會結構的單一同質特性。這種由宗法血緣關系推演、由親情擴展而成的農業社會的倫理,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必然需要重新整合。現代家庭道德既注重汲取傳統家庭道德的合理成分,又注重個體社會化的獨立人格和使個體具有高成就動機的價值標準。綜合公務員的職業特點,現將公務員家庭道德體系分列為三個指標,即婚姻道德、孝德和親子道德。這些指標的提煉依據主要在兩個方面:(1)文獻中選取。(2)現行法律依據。2001年,中共中央在《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提出:“要大力倡導以‘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為主要內容的家庭美德,鼓勵人們在家庭里做一個好成員?!边@是對家庭美德在原有歷史內涵上的新時期闡釋。
3.1 婚姻道德
婚姻道德是調節夫妻之間關系的行為準則,是家庭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分析表明,公務員生活作風問題,已經成為誘發嚴重腐敗的普遍原因。全國人大《婚姻法》起草專家小組負責人巫昌禎教授的一個調查顯示,在被查處的貪官中,包養情婦者占95%。雖然該調查可能由于樣本偏差、樣本量小等原因,統計的結果有所偏高,但生活作風問題是公職人員腐敗的共性,其誘發了公職人員對金錢的需求,從而產生腐敗的動機,當腐敗動機與權力相結合,必然產生嚴重的腐敗。因此,公務員的婚姻道德建設關系到防腐工作的成效。筆者認為公務員的婚姻道德建設應以社會主義婚姻法律與倫理思想為指導,以平等、文明、穩定發展為原則,重點構建符合相互尊敬、情感相愛、生活相愛的婚姻體系。
相互尊敬是婚姻道德的基本要求。它要求夫妻雙方彼此尊重,平等相待,容忍和協調雙方差異,支持對方的事業,不無理干涉對方的興趣、愛好、習慣等。
情感相愛指夫妻雙方在愛情基礎上形成的心靈溝通和感情默契。它要求夫妻主動進行情感溝通,避免產生隔閡。
生活相愛是婚姻具體生動的體現。它要求婚姻雙方在日常生活中彼此關懷照顧,體驗婚姻幸福,鞏固愛情成果。
3.2孝德
“孝”是一個人道德修養和道德品質的根本。公務員作為人民的典范只有懂得并踐履“孝”的要求,才能夠對人誠、對事敬、對國忠,我國自古就把忠孝看做干部選用的標準“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是以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惫珓諉T應該重點構建符合孝養父母,孝敬父母,孝順父母,尊敬長輩的孝德體系。
孝養父母,即為父母提供充足的物質生活條件,這是子女對父母應盡的道德義務。
孝敬父母,是建立在血緣基礎上的敬愛之情,具體體現在豐富父母生活的形式和內容,滿足父母的心理需要,與父母相處時態度和氣、顏色溫和,使父母心情舒暢,在精神上得到慰藉。
孝順父母,包括理解尊重父母的意志、思想和人格。對父母作出的正確選擇與決定,盡量支持并促其實現。當父母的選擇與決定不合社會規范時,要耐心勸說,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
尊敬長輩,是由敬愛自己的雙親,推廣到敬愛所有的長輩老人。亦即孟子所說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3親子道德
親子道德,指父母與子女在相處時所表現出的美德。對于公務員來說,親子道德不僅包括父母對孩子的養育和愛護,更重要的是運用正確的教育理念塑造子女的健康人格。近年來,隨著我國腐敗的蔓延和反腐敗的不斷深入,領導干部子女成為社會上一個比較特殊、敏感的群體。這個群體因為介入領導干部腐敗的風險最高,時常成為賄賂腐敗或權力尋租的樞紐和撬動權力堡壘的杠桿。因此公務員要運用正確的教育理念:給予子女廣闊的發展空間;平等、公正地評價子女;增加子女獨立處理家庭事務的機會,培養其家庭責任感;積極培養子女的社會責任感和愛國主義情感,使子女健康成長、全面發展,成為抵制不正之風的有力屏障。
4.結語
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大力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以增強誠信意識為重點,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發揮道德模范榜樣作用,引導人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家庭道德作為個體道德與社會倫理規范的媒介,是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核心和基礎。公務員作為行政行為的載體、行政活動的實施者,其家庭道德建設狀況直接影響到民眾心中的公務員形象,是取信于民的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說,在全面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歷史進程中,把公務員家庭道德建設納入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范疇,堅持“四德并舉”,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參考文獻:
[1]Chen Youfang. Chinese marriage custom and social ethics[M].SiChuan: Bashu Publishing House,2000
[2]Kong Zi,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M].Zhonghua Book Company,2006,P16
[3]Hu Shi and chinese renainssance[M].zhejiang:Jiang Su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1989,P174
[4]Feng YouLan, A Shot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M]. Bei 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1995,P24
[5]Ren Jianming. Strengthening the style construction of leading cadres is a pressing matter of the moment[J]. Friends of the leadership,2007(02)
[6]Fan Ye,Si Mabiao.Han Book Wei Biao biography[M]. Zhonghua Book Company,2007
[7]Hu JinTao.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on the Seven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Report[R].Bei Jing:People’s Publishing House,2007,P35
[8]Kong Zi,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M].Zhonghua Book Company,2006,P174
作者簡介:
劉君(1958- ),就職于吉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物流管理處,籍貫白城,中級政工師。